【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珠型溶洞地层中预制桩群桩基础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溶地区桥梁工程领域中的桩基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串珠型溶洞地层中浅层溶洞间隔板可满足中小直径桩对持力层厚度要求时的一种预制桩群桩基础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我国交通强国战略规划,西南地区公路、铁路交通基础设施今后还有很大的建设空间,但上述地区地形复杂,因而相关工程桥梁建设比例很高。桥梁基础是确保桥梁工程安全稳定的重要部分,但西南地区广泛分布岩溶地貌,且常常出现多层串珠状溶洞。根据规范要求,桩端以下3倍桩径范围内应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穴分布;再加上嵌岩桩嵌入倾斜的完整和较完整岩的全断面深度不宜小于0.4桩径,这样持力层厚度至少要不小于3.4倍的桩径。桥梁桩基一般都在1.8米左右,这样浅层溶洞间隔板厚度很难满足规范要求,以致工程中大直径灌注桩桥梁单桩基础只能设计穿越多层溶洞直至达到可靠岩层,桩长有时可达七十到八十米,导致成桩工艺复杂且质量难以控制,材料使用量大,单桩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珠型溶洞地层中预制桩群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开挖基坑:在群桩基础确定的位置处,根据设计文件及构造要求等开挖承台基坑并清理平整基坑底部;S2:沉桩准备:包括施工自然条件,地质状况、及附近建筑及地下管线等相关资料调查;清除妨碍沉桩施工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对场地进行平整并做好排水工作;根据设计文件做好放线、定桩位、设标尺工作;根据设计文件准备好材料、机具,并接通水源、电源;根据设计文件确定合理的沉桩顺序;S3:钻孔及成孔质量检查:在步骤S2确定桩位处桩机就位,使用钻孔灌注桩钢护筒跟进法,钻至桩底设计标高处取土成孔并清孔,之后使用成孔质量检测仪检查成孔质量,特别的有在钻进过程中做好位置记录以便掌握溶洞准确位置;S4:加工预制桩:根据步骤S3中钻孔时所记录的溶洞顶板位置于施工地对预制桩进一步加工,具体为将一内直径略小于桩径的橡胶圈套于桩与溶洞顶板相对应位置处,其后将相同橡胶圈套于桩底上方一定距离处,随后对两个橡胶圈充气加压,本次加压为不完全加压,只为使橡胶圈内的充气压力对桩身形成环形箍力,使其两橡胶圈与桩身间不易滑动脱落,同时使橡胶圈产生膨胀与钢护筒内壁贴合但不对其产生较大压力;S5:沉桩:沉桩前再次清孔,并在钢护筒内下放预制桩时,利用初次加压后的橡胶圈在钢护筒内对桩身的限制作用,使的桩身在下放时保持一定的垂直度,在预制桩的桩底下放至孔底上方一定距离时,泵管从管桩中间孔洞伸入底部泵送早强型混凝土,填满底部孔洞后继续下放预制桩插入孔底,并上拔钢护筒至筒靴移出孔底,待孔底混凝土初凝后,继续上拔钢护筒,在钢护筒上拔至溶洞顶板上方露出上部橡胶圈后,充气管对位于该位置的橡胶圈进行第二次充气加压,使橡胶圈再次膨胀后阻隔桩孔与溶洞之间的通道并卡住管桩,随后泵管从上方伸入,泵送早强型混凝土进一步封堵桩孔,待凝固后再次上拔钢护筒,同时填充管桩与孔壁间的缝隙,直至钢护筒拔出,单桩施工完成;S6:重复上述步骤S1
‑
步骤S5直至群桩全部植入;S7:浇筑承台:根据设计文件及构造要求,使用浇灌填芯法在预制桩孔内加装锚固钢筋并制模浇筑承台,群桩基础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珠型溶洞地层中预制桩群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相应的地质勘察资料以及设计文件确定串珠型溶洞浅层溶洞的间隔板作为持力层,采用中小直径管桩群桩基础代替单根大直径灌注桩基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珠型溶洞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晖,李力,崔健,符颖丽,高月圆,胡洁,胡伟,刘运思,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