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视机背板侧端衔接位无极铆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63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视机背板侧端衔接位无极铆合模具,包括下模、冲座和定位座,下模用于放置背板,冲座设于下模的外侧且位于第一侧框的外侧壁位置,冲座包括滑动安装于下模的脱料板、滑动安装于脱料板的第一冲头以及驱动第一冲头的第一驱动装置,定位座滑动安装于下模且位于第一侧框的内侧壁位置,所述定位座设有与第一冲头相配合的第二冲头。通过脱料板和定位座相抵并使压合部和第一侧框相贴合并挤压成型,与此同时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相对冲压在第一侧框和压合部嵌合的同时成型铆压部,进一步提高了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之间的结合度,不需要在后续的工序进一步加工,有效提高了电视机背板的加工效率,同时成型后的衔接位光滑。光滑。光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视机背板侧端衔接位无极铆合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电视机背板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视机背板侧端衔接位无极铆合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电视机背板中一般都会有侧框,而侧框和侧框之间一般都会有衔接位,现有的衔接位一般首先在冲压模具中成型后再进行焊接,因此需要在两个工位进行加工,但是对于一些体积较大的电视机面板来说,在下一工序进行加工,容易存在侧框变形或衔接不紧密的问题,影响了电视机背板的刚性,同时加工时间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视机背板侧端衔接位无极铆合模具,旨在改进现有的冲压模具,实现电视机背板侧框之间的固定,且结构稳定。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电视机背板侧端衔接位无极铆合模具,包括:
[0005]下模,所述下模用于放置背板,所述背板的内周壁和下模的内周壁相贴合,所述背板的内周壁设有至少一组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所述第二侧框设有压合部,所述压合部和第一侧框的端部相贴合;
[0006]冲座,所述冲座设于下模的外侧且位于第一侧框的外侧壁位置,所述冲座包括滑动安装于下模的脱料板、滑动安装于脱料板的第一冲头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冲头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脱料板和第一冲头相对运动;
[0007]定位座,所述定位座滑动安装于下模且位于第一侧框的内侧壁位置,所述定位座设有与第一冲头相配合的第二冲头,所述下模设有驱动定位座和第二冲头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定位座和第二冲头相对运动。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在实际的加工中,第一侧框、第二侧框以及压合部已经在上模和下模的加工中成型,此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同时朝相靠近的位置移动,通过脱料板和定位座相抵并使压合部和第一侧框相贴合并挤压成型,与此同时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相对冲压在第一侧框和压合部嵌合的同时成型铆压部,进一步提高了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之间的结合度,不需要在后续的工序进一步加工,有效提高了电视机背板的加工效率,同时成型后的衔接位光滑,加工强度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开模示意图;
[0010]图2为冲座示意图;
[0011]图3为定位座示意图;
[0012]图4为产品示意图一;
[0013]图5为产品示意图二。
[0014]图中,1为下模,11为第一侧框,12为第二侧框,13为压合部,2为冲座,21为脱料板,22为第一冲头,23为第一驱动装置,31为定位座,32为第二冲头,33为第二驱动装置,41为第一顶簧,42为第二顶簧,5为避让槽,61为导向通道,62为铆合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17]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8]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视机背板侧端衔接位无极铆合模具,包括:
[0019]下模1,所述下模1用于放置背板,所述背板的内周壁和下模1的内周壁相贴合,所述背板的内周壁设有至少一组第一侧框11和第二侧框12,所述第二侧框12设有压合部13,所述压合部13和第一侧框11的端部相贴合;
[0020]冲座2,所述冲座2设于下模1的外侧且位于第一侧框11的外侧壁位置,所述冲座2包括滑动安装于下模1的脱料板21、滑动安装于脱料板21的第一冲头22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冲头22的第一驱动装置23,所述脱料板21和第一冲头22相对运动;
[0021]定位座31,所述定位座31滑动安装于下模1且位于第一侧框11的内侧壁位置,所述定位座31设有与第一冲头22相配合的第二冲头32,所述下模1设有驱动定位座31和第二冲头32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33,所述定位座31和第二冲头32相对运动。
[0022]在实际的加工中,第一侧框11、第二侧框12以及压合部13已经在上模和下模1的加工中成型,此时,第一驱动装置23和第二驱动装置33同时朝相靠近的位置移动,通过脱料板21和定位座31相抵并使压合部13和第一侧框11相贴合并挤压成型,与此同时第一冲头22和第二冲头32相对冲压在第一侧框11和压合部13嵌合的同时成型铆压部,进一步提高了第一侧框11和第二侧框12之间的结合度,不需要在后续的工序进一步加工,有效提高了电视机背板的加工效率,同时成型后的衔接位光滑,加工强度更稳定。
[0023]具体地,所述下模1设有第一导轨,所述脱料板21和第一冲头22分别设有与第一导轨相配合的第一前滑块和第一后滑块,所述脱料板21和第一冲头22之间设有第一顶簧41。其中脱料板21和第一冲头22的相对运动主要是方便退料,避免模具出现与电视机背板取料
时出现干涉,影响了产品质量。
[0024]更具体地,所述下模1设有第二导轨,所述定位座31和第二冲头32分别设有与第二导轨相配合的第二前滑块和第二后滑块,所述定位座31和第二冲头32之间设有第二顶簧42。实现了定位座31和第二冲头32的退料,因为定位座31和脱料板21采用冲压成型的工艺,迫使压合部13和第一侧框11形变,因此不可避免出现定位座31和第二冲头32嵌入的问题。
[0025]其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未图示,其结构为常规结构,因此未图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属于常规技术手段。
[002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脱料板的下部设有凹设的避让槽5,其中避让槽5用于避让第一侧框11的折弯边框。
[0027]进一步地,所述脱料板设有导向通道61,所述第一冲头22滑动安装于导向通道,通过导向通道的设置除了可以保证第一冲头22的滑动稳定,精确伸入定位座31。
[0028]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31设有铆合通道62,所述第二冲头32滑动安装于铆合通道,且第二冲头32的端部与铆合通道围成成型槽。即第二冲头32不能伸出铆合通道,第一冲头22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视机背板侧端衔接位无极铆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所述下模用于放置背板,所述背板的内周壁和下模的内周壁相贴合,所述背板的内周壁设有至少一组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所述第二侧框设有压合部,所述压合部和第一侧框的端部相贴合;冲座,所述冲座设于下模的外侧且位于第一侧框的外侧壁位置,所述冲座包括滑动安装于下模的脱料板、滑动安装于脱料板的第一冲头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冲头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脱料板和第一冲头相对运动;定位座,所述定位座滑动安装于下模且位于第一侧框的内侧壁位置,所述定位座设有与第一冲头相配合的第二冲头,所述下模设有驱动定位座和第二冲头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定位座和第二冲头相对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背板侧端衔接位无极铆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设有第一导轨,所述脱料板和第一冲头分别设有与第一导轨相配合的第一前滑块和第一后滑块,所述脱料板和第一冲头之间设有第一顶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视机背板侧端衔接位无极铆合模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波高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兴海盛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