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域控制器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44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域控制器和汽车,所述集成域控制器包括多个板卡和用于固定所述板卡的箱体;所述板卡包括内置空腔的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电路板,所述外壳包括底壳和盖在底壳上的顶板,所述底壳的表面为斜面,所述顶板的表面为平面;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层隔板,多层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内部分隔成若干固定仓;所述隔板的表面形成与所述底壳表面相适配的斜面,且涂设有导热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防止导热膏在集成结构内的堆积,提高散热效率。提高散热效率。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域控制器和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集成域控制器,特别的,涉及一种集成域控制器和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软件定义汽车发展,域控制器集成化已然成为了一种趋势,作为汽车的控制核心,域控制器集成化结构自身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驾驶,一个稳定可靠的域集成化结构成为确保汽车行驶过程中域控制器稳定运行的关键,市场现有的集成域控制器在板卡在集成安装过程中,外壳上的导热膏会堆积在内部集成结构,从而影响导热路径,影响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车辆集成域控制器使用的一种集成域控制器和汽车,能够防止导热膏在集成结构内的堆积,提高散热效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域控制器,包括多个板卡和用于固定所述板卡的箱体;所述板卡包括内置空腔的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电路板,所述外壳包括底壳和盖在底壳上的顶板,所述底壳的表面为斜面,所述顶板的表面为平面;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层隔板,多层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内部分隔成若干固定仓;所述隔板的表面形成与所述底壳表面相适配的斜面,且涂设有导热膏。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板卡的底壳设置成斜面,并在箱体隔板的表面形成与底壳表面相适配的斜面,在板卡插入固定仓一段距离位置前,板卡斜面与隔板斜面始终保持较大距离,导热膏不会因为板卡外壳与固定仓上下内侧壁的间隙过小而在插入过程一开始就受到挤压,从而堆积在集成结构内部,而是在板卡快到达指定安装位置前的一小段距离时,板卡外壳与固定仓上下内侧壁的的间隙才开始变小,并且在到达后达到最小间隙,导热膏才受挤压展平贴合在板卡外壳表面与隔板间,避免了导热膏的堆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壳主要包括底板,从所述底板非相邻的两侧边沿垂直延伸而出的两个侧板,从所述侧板的一端垂直延伸出的后板,以及与所述后板相对置的一侧形成的前端面。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固定仓的内壁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的导向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的外侧壁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片,所述顶板在四角边沿处分别设置有第二弹片。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工作状态时的集成域控制器第一弹片与固定仓左右内壁紧密接触,限制板卡X轴方向的自由度,第二弹片与固定仓的上内壁紧密接触,限制板卡Z轴方向的自由度,当汽车行驶过程中,板卡相对于固定仓振动,第一弹片便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吸收板卡振动产生的动能,限制板卡左右移动,第二弹片便发生弹性形变吸收振动产生的动能,
限制板卡上下移动,保护结构,维持集成结构稳定,并且总是使板卡的斜面与固定仓的斜面通过导热膏紧密贴合,形成缓冲结构吸收集成结构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结构振动产生的动能,防止板卡与自身集成结构发生碰撞,可以确保集成域控制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自身的结构稳定,防止板卡相对集成散热结构发生振动后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提高散热效率。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壳内形成若干凸台,所述凸台的表面涂设有导热膏,所述电路板的一面与凸台紧贴。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膏传导到凸台,凸台通过导热膏传导到隔板,以实现高效的热传导。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内形成有供冷却液流通的流道。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还包括限位拉手,所述前端面的一端形成两个相对置的连接片,两个所述连接片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限位拉手的一端设置有柱体,所述柱体中间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柱体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片之间,一插柱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所述前端面和所述柱体转动连接;所述插柱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支臂抵触所述前端面和柱体。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无外力施加在限位拉手之上时,扭簧将限位拉手从外壳的前端面撑开,限位拉手呈旋出的状态。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拉手在所述柱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固定仓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适配的拉手限位槽。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相适配的限位凸起和拉手限位槽能够实现板卡与固定仓Y轴方向自由度的限制。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端面的另一端形成一可收容弹簧的空槽,一固定盖固定连接于所述空槽外侧,一旋转垫片和一按钮压在所述弹簧的端部和固定盖之间,所述固定盖上形成有可供所述按钮露出的开口,所述旋转垫片一边沿处形成凸起挡片,所述限位拉手的另一端形成凸出板,所述凸起挡片可滑动于所述凸出板的两侧。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推动限位拉手使其从旋出状态变为复位状态时,限位拉手的凸起挡片可经过固定盖侧边,拨动可旋转垫片的挡片的靠近转臂的一端,使可旋转垫片旋转,从而凸起挡片从挡片一侧滑至挡片的另一侧,被挡片卡固限位。当需要旋出限位拉手时,按压按钮,推动旋转垫片旋转到挡片无法卡固限位凸起挡片的位置,则限位拉手在扭簧的作用下可弹出,呈旋出的状态,此时方便工作人员对板卡进行插拔操作。
[0019]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集成域控制器。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板卡的底壳设置成斜面,并在箱体隔板的表面形成与底壳表面相适配的斜面,在板卡插入固定仓一段距离位置前,板卡斜面与隔板斜面始终保持较大距离,导热膏不会因为板卡外壳与固定仓上下内侧壁的间隙过小而在插入过程一开始就受到挤压,从而堆积在集成结构内部,而是在板卡快到达指定安装位置前的一小段距离时,板卡外壳与固定仓上下内侧壁的的间隙才开始变小,并且在到达后达到最小间隙,导热膏才受挤压展平贴合在板卡外壳表面与隔板间,避免了导热膏的堆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集成域控制器的侧视剖视图。
[0022]图2为板卡的爆炸图。
[0023]图3为板卡的侧视爆炸图。
[0024]图4为箱体的侧视剖视图。
[0025]图5为集成域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集成域控制器的俯视剖视图。
[0028]图8为图7中A部的放大图。
[0029]附图序号说明:板卡100、电路板110、底壳120、底板121、侧板122、后板123、前端面124、导向槽125、第一弹片126、顶板130、第二弹片131、限位拉手140、限位凸起141、柱体142、凸出板143、凸台150、连接片160、插柱161、扭簧162、空槽170、固定盖171、空槽170、固定盖171、弹簧172、旋转垫片173、按钮174、凸起挡片175、箱体200、隔板210、固定仓220、导向轨230、拉手限位槽240、导热膏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板卡和用于固定所述板卡的箱体;所述板卡包括内置空腔的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电路板,所述外壳包括底壳和盖在底壳上的顶板,所述底壳的表面为斜面,所述顶板的表面为平面;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层隔板,多层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内部分隔成若干固定仓;所述隔板的表面形成与所述底壳表面相适配的斜面,且涂设有导热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主要包括底板,从所述底板非相邻的两侧边沿垂直延伸而出的两个侧板,从所述侧板的一端垂直延伸出的后板,以及与所述后板相对置的一侧形成的前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固定仓的内壁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的导向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外侧壁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片,所述顶板在四角边沿处分别设置有第二弹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内形成若干凸台,所述凸台的表面涂设有导热膏,所述电路板的一面与凸台紧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委陈华朱伟黄泽强黄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