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134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圈,包括圆环形隔圈,所述圆环形隔圈外环壁边缘处设置有对接部,所述圆环形隔圈侧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刻度槽,所述圆环形隔圈内环壁边缘处设置有滚子对接部,所述圆环形隔圈内环壁与滚子对接部相对侧设置有第一折弯部,所述圆环形隔圈内环壁沿圆环形隔圈径向开设有油封槽,所述圆环形隔圈内环壁与油封槽相对侧设置有第二折弯部。该隔圈,通过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刻度槽,在隔圈生产加工时,能够通过刻度槽对隔圈轴心进行快速定位,并且通过设置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并且折弯面为弧形,在长时间使用时不会损伤滚子,达到了增加使用寿命的目的。达到了增加使用寿命的目的。达到了增加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圈


[0001]本技术涉及隔圈
,具体是一种隔圈。

技术介绍

[0002]隔圈是一种环形零件,主要应用在轴承中,其功能为保持两个轴承套圈或者轴承垫圈之间规定的轴向距离的环形圈,其上通常设置有油封槽,填充油封防止泥沙、灰尘、水气等侵入轴承和防止轴承中润滑油漏出从而影响轴承性能,传统隔圈生产制造中,通常为人工将隔圈预制件放置车床进行车削钻孔,定位不准时,会导致隔圈内环壁和外环壁不同轴,在后续轴承装配使用时会影响使用寿命,并且隔圈内环壁与滚子接触侧为尖角,由于隔圈与滚子和轴承套圈之间为挤压安装,在轴承长时间使用后,滚子位置发生偏移,隔圈内部尖角会导致滚子表面破损,故而提出了一种隔圈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隔圈,包括圆环形隔圈,所述圆环形隔圈外环壁边缘处设置有对接部,所述圆环形隔圈侧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刻度槽,所述圆环形隔圈内环壁边缘处设置有滚子对接部,所述圆环形隔圈内环壁与滚子对接部相对侧设置有第一折弯部,所述圆环形隔圈内环壁沿圆环形隔圈径向开设有油封槽,所述圆环形隔圈内环壁与油封槽相对侧设置有第二折弯部。
[000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接部与圆环形隔圈外环壁呈倾斜设置,且对接部与圆环形隔圈外环壁相对侧夹角大于90
°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若干所述刻度槽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与圆环形隔圈轴心处呈环形阵列分布。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折弯部折弯面为弧形。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折弯部折弯面为弧形。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该隔圈,通过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刻度槽,在隔圈生产加工时,能够通过刻度槽对隔圈轴心进行快速定位,并且通过设置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并且折弯面为弧形,在长时间使用时不会损伤滚子,达到了增加使用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一种隔圈的正面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C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14]图3为一种隔圈的平面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5]图4为图3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16]图5为图3中B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17]图中:1、圆环形隔圈;2、第一对接部;3、滚子对接部;4、第一折弯部;5、第二折弯部;6、油封槽;7、刻度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隔圈,包括圆环形隔圈1,所述圆环形隔圈1外环壁边缘处设置有对接部2,对接部2为环形且轴心与圆环形隔圈1轴心重合,所述对接部2与外环壁呈倾斜角度设置,所述圆环形隔圈1侧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刻度槽7,所述圆环形隔圈1内环壁边缘处设置有滚子对接部3,滚子对接部3为环形且轴心与圆环形隔圈1轴心重合,所述圆环形隔圈1内环壁与滚子对接部3相对侧设置有第一折弯部4,第一折弯部4为环形且轴心与圆环形隔圈1轴心重合,所述圆环形隔圈1内环壁沿圆环形隔圈1径向开设有油封槽6,所述圆环形隔圈1内环壁与油封槽6相对侧设置有第二折弯部5。
[001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接部2与圆环形隔圈1外环壁呈倾斜设置,且对接部2与圆环形隔圈1外环壁相对侧夹角大于90
°
,在轴承(未示出)转动时,滚子机构(未示出)与圆环形隔圈1接触侧不易在外部应力下造成机械损伤。
[002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若干所述刻度槽7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与圆环形隔圈1轴心处呈环形阵列分布,在圆环形隔圈1加工时方便对轴心进行定位。
[002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折弯部4折弯面为弧形,滚子(未示出)位置发生偏移与第一折弯部4接触时,由于第一折弯部4折弯面为弧形从而减少滚子(未示出)损伤。
[002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折弯部5折弯面为弧形,滚子(未示出)位置发生偏移与第二折弯部5接触时,由于第二折弯部5折弯面为弧形从而减少滚子(未示出)损伤。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圆环形隔圈1加工时,通过观察刻度槽7与圆环形隔圈1内环壁与外环壁之间刻度,从而得知圆环形隔圈1内环壁和外环壁是否同轴,并且在轴承(未示出)长时间使用时,滚子(未示出)在外部应力作用下位置发生变化,滚子(未示出)与第一折弯部4和第二折弯部5接触面为弧形,不会造成滚子(未示出)表面损伤。
[0024]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均属于同一技术构思,各实施例的描述各有侧重,在个别实施例中描述未详尽之处,可参考其他实施例中的描述。
[002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圈,包括圆环形隔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形隔圈(1)外环壁边缘处设置有对接部(2),所述圆环形隔圈(1)侧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刻度槽(7),所述圆环形隔圈(1)内环壁边缘处设置有滚子对接部(3),所述圆环形隔圈(1)内环壁与滚子对接部(3)相对侧设置有第一折弯部(4),所述圆环形隔圈(1)内环壁沿圆环形隔圈(1)径向开设有油封槽(6),所述圆环形隔圈(1)内环壁与油封槽(6)相对侧设置有第二折弯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华张海鹏郑武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诚德汽车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