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拆装的滑块和具有其的直线导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00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滑块和具有其的直线导轨,滑块包括:滑块本体、第一返向器组以及第二返向器组;滑块本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第一返向器组包括第一内返向器和第一外返向器,第一外返向器上设有第一插销;第二返向器组包括第二内返向器和第二外返向器,第二外返向器上设有第二插销;其中,第一插销穿过第一内返向器后与第一插孔配合插接以将第一返向器组与滑块本体的一端固定;第二插销穿过第二内返向器后与第二插孔配合插接以将第二返向器组与滑块本体的另一端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滑块采用插入式设计,使得滑块拆装更加便捷,一方面可以提高产线组装效率,另一方面,减少了装配时所需的零部件,有利于节约成本。有利于节约成本。有利于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拆装的滑块和具有其的直线导轨


[0001]本技术涉及直线导轨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滑块和具有其的直线导轨。

技术介绍

[0002]直线导轨主要由高精度的导轨和滑块组成,滑块内设有滚珠与导轨之间相互滚动摩擦,工作时滚珠不断在滑块内循环滚动。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直线导轨已经成为机械领域中跟轴承类似的基础部件,是机床、自动化设备和机电产品中不可缺少的基础零部件。
[0003]滑块结构一般包括滑块本体和设置在滑块本体两端的返向器,目前,大多厂家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将返向器固定在滑块本体上。但是,这种方式在对滑块进行维修或检查时,不便于拆卸返向器,需要暴力拆卸,不利于降低滑块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滑块结构不方便拆装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滑块和具有其的直线导轨,通过滑块本体与返向器组之间插接,便于工作人员拆卸、组装。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拆装的滑块,包括:滑块本体、第一返向器组以及第二返向器组;所述滑块本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第一返向器组包括第一内返向器和第一外返向器,所述第一外返向器上设有第一插销;所述第二返向器组包括第二内返向器和第二外返向器,所述第二外返向器上设有第二插销;其中,所述第一插销穿过第一内返向器后与所述第一插孔配合插接以将所述第一返向器组与所述滑块本体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插销穿过第二内返向器后与所述第二插孔配合插接以将所述第二返向器组与所述滑块本体的另一端固定。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持架组,所述保持架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返向器组插接,所述保持架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返向器组插接;并且,所述保持架组嵌设在所述滑块本体内。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返向器上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一插销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内返向器上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二插销穿过的第二通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保持架组包括:上保持架和下保持架,所述第一内返向器上开设有第一上通道和第一下通道,所述第二内返向器上开设有第二上通道和第二下通道,所述上保持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通道、第二上通道连接,所述下保持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下通道、第二下通道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返向器上设有第一上返向部和第一下返向部,所述第二外返向器上设有第二上返向部和第二下返向部,所述第一上返向部与所述第一上通道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下返向部与所述第一下通道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上返向部与所述第二上通道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下返向部与所述第二下通道配合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返向器上开设有第一端面润滑孔和第一油路,所述第一端面润滑孔和第一油路相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返向器上还开设有第一侧面润滑孔,所述第一侧面润滑孔与所述第一油路相连通。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销包括第一水平部和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水平部和第一倾斜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和第一倾斜部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75
°

[0013]进一步的,所述滑块本体开设有直线球道。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直线导轨,包括:滑轨以及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内返向器与外返向器之间采用插入式设计,滑块本体与返向器组之间采用插入式设计,使得滑块在安装时更加快捷,在拆装时也更加方便,不会损坏返向器组或滑块,一方面,可以提高产线组装效率,另一方面,减少了装配时所需的零部件,有利于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滑块(隐藏滑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滑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外返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外返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内返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内返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的直线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技术的直线导轨的剖视图。
[0025]图9是本技术的密封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滑块本体;2、第一返向器组;3、第二返向器组;4、保持架组;11、第一插孔;12、第二插孔;13、直线球道;21、第一内返向器;22、第一外返向器;23、第一插销;31、第二内返向器;32、第二外返向器;33、第二插销;211、第一通孔;311、第二通孔;41、上保持架;42、下保持架;212、第一上通道;213、第一下通道;312、第二上通道;313、第二下通道;221、第一上返向部;222、第一下返向部;321、第二上返向部;322、第二下返向部;214、第一端面润滑孔;215、第一油路;216、第一侧面润滑孔;231、第一水平部;232、第一倾斜部;100、滑轨;200、滑块;300、密封端盖;301、密封唇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
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便于拆装的滑块,包括:滑块本体1、第一返向器组2以及第二返向器组3,滑块本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第一返向器组2包括第一内返向器21和第一外返向器22,第一外返向器22上设有第一插销23,第二返向器组3包括第二内返向器31和第二外返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滑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块本体(1)、第一返向器组(2)以及第二返向器组(3);所述滑块本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第一返向器组(2)包括第一内返向器(21)和第一外返向器(22),所述第一外返向器(22)上设有第一插销(23);所述第二返向器组(3)包括第二内返向器(31)和第二外返向器(32),所述第二外返向器(32)上设有第二插销(33);其中,所述第一插销(23)穿过第一内返向器(21)后与所述第一插孔(11)配合插接以将所述第一返向器组(2)与所述滑块本体(1)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插销(33)穿过第二内返向器(31)后与所述第二插孔(12)配合插接以将所述第二返向器组(3)与所述滑块本体(1)的另一端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架组(4),所述保持架组(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返向器组(2)插接,所述保持架组(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返向器组(3)插接;并且,所述保持架组(4)嵌设在所述滑块本体(1)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返向器(21)上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一插销(23)穿过的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二内返向器(31)上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二插销(33)穿过的第二通孔(31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组(4)包括:上保持架(41)和下保持架(42),所述第一内返向器(21)上开设有第一上通道(212)和第一下通道(213),所述第二内返向器(31)上开设有第二上通道(312)和第二下通道(313),所述上保持架(4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通道(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永宁徐培春杨泽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