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664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基座;驱动组件;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件和第二输送件,第二输送件位于第一输送件的下方且与第一输送件相连,第一传动件与第一输送件相连,第二传动件与第二输送件相连,输送组件带动第一传动件沿基座的长度方向运动,且同步带动第二传动件沿与第一传动件相反的方向运动;承载组件,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第一承载件设置于第一传动件,第二承载件设置于第二传动件。由此,可以使第二承载件相对第一承载件同步反向运动,从而使输送装置实现双向输送的功能,提高输送效率,并且结构更加简单可靠。并且结构更加简单可靠。并且结构更加简单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制造业得到飞速发展,制造业核心为自动化,自动化可以代替人工作业很大程度提高制造业产能,自动化稳定决定产品功能完整性。在实际生产中,自动化是由设备实现,不同设备可实现不同功能的自动化,设备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产品需要输送搬运,以将产品从一个工站搬送至另一个工站。
[0003]在相关技术中,多通过人工方式,但是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搬运过程人工操作会有安全风险。另外,也可以通过自动输送搬运机构,但是自动输送搬运机构的运动较为单一,速度慢且搬运周期长,无法满足设备不停地生产工作,即循环式的输送搬运需求。还有,一些自动输送机构为双向输送,但是结构较为臃肿复杂,运动可靠性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可以实现双向输送,输送效率更高,结构更加简单可靠。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输送装置,包括:基座;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于基座;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均设置于基座上且沿基座的长度方向可移动,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中的一个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输送组件,输送组件设置于基座且包括第一输送件和第二输送件,第二输送件位于第一输送件的下方且与第一输送件相连,第一传动件与第一输送件相连,第二传动件与第二输送件相连,输送组件带动第一传动件沿基座的长度方向运动,且同步带动第二传动件沿与第一传动件相反的方向运动;承载组件,承载组件用于承载产品,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第一承载件设置于第一传动件,第二承载件设置于第二传动件。
[0006]由此,通过在基座上设置驱动组件、传动组件、输送组件和承载组件,驱动组件不仅可以通过第一传动件带动第一承载件线性往复运动,而且可以通过第二传动件带动第二承载件相对第一承载件同步反向运动,从而可以使输送装置实现双向输送的功能,提高输送效率,并且结构更加简单可靠。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第二传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升降件,第二承载件设置于第一升降件,输送装置还包括:升降组件,升降组件设置于基座升降组件包括导轨件和第二升降件,导轨件内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高于第二导轨且位于第二导轨在基座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二升降件的一端与第二承载件相连,另一端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中可滑动,当第二升降件处于第一导轨时,第二承载件与第一承载件高度相同,第二升降件处于第二导轨时,第二承载件低于第一承载件。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高度差为h,第二承载件和第
二传动件的厚度之和为d,d和h满足关系式:h>d。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在基座的长度方向水平延伸设置。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导轨件内还设置有第三导轨,第三导轨的一端与第一导轨相连,另一端向下倾斜延伸设置且与第二导轨相连。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输送组件包括带轮组和同步带,带轮组包括两个带轮,两个带轮在基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同步带可转动地绕设在两个带轮的外侧,同步带上侧的部分构成第一输送件,同步带下侧的部分构成第二输送件。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设置于同步带的上侧,第一传动件与第一固定块相连,第二固定块设置于同步带的下侧,第二传动件与第二固定块相连。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带轮组为多个,多个带轮组在基座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第二传动件设置于导轨件的上方,第二承载件设置于第二传动件上方,第二传动件上开设有避让口,第二升降件穿设避让口且与第二承载件相连。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第一升降件为升降杆,升降杆为多个,多个升降杆在第二传动件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多个升降杆与第二承载件相连且相对第二传动件可上下升降设置。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基座和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传动件和升降组件的示意图;
[0022]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升降组件的示意图;
[0023]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输送组件的示意图;
[0024]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承载件或第二承载件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00、输送装置;
[0027]10、基座;11、底板;12、固定立板;121、第二滑轨;122、第二挡板;13、支撑板;131、第一滑轨;132、第一挡板;
[0028]20、驱动组件;21、电机;22、联轴器;23、直线模组;24、转接板;
[0029]30、传动组件;31、第一传动件;32、第二传动件;321、避让口;322、第一升降件;323、直线轴承;
[0030]40、输送组件;41、带轮组;411、带轮;4111、轮轴;4112、挡块;42、同步带;421、第一输送件;422、第二输送件;43、第一固定块;44、第二固定块;441、锁紧块;442、带卡板;45、调整固定块;
[0031]50、承载组件;51、第一承载件;52、第二承载件;521、固定板;522、座体;523、限位块;524、吸盘;525、接近传感器;
[0032]60、升降组件;61、导轨件;611、第一导轨;612、第二导轨;613、第三导轨;614、第一弧形过渡段;615、第二弧形过渡段;62、第二升降件;621、随动板;622、随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34]下面参考图1

图7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输送装置100。
[0035]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输送装置100可以主要包括:基座10、驱动组件20、传动组件30、输送组件40和承载组件50。其中,驱动组件20、传动组件30和输送组件40均设置于基座10上,承载组件50设置于传动组件30上,这样可以实现输送装置100的整体结构,保证输送装置100的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便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驱动组件(20),所述驱动组件(20)设置于所述基座(10);传动组件(30),所述传动组件(30)包括第一传动件(31)和第二传动件(32),所述第一传动件(31)和所述第二传动件(32)均设置于所述基座(10)上且沿基座(1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一传动件(31)和所述第二传动件(32)中的一个与所述驱动组件(20)传动连接;输送组件(40),所述输送组件(40)设置于所述基座(10)且包括第一输送件(421)和第二输送件(422),所述第二输送件(422)位于所述第一输送件(421)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输送件(421)相连,所述第一传动件(31)与所述第一输送件(421)相连,所述第二传动件(32)与所述第二输送件(422)相连,所述输送组件(40)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31)沿所述基座(10)的长度方向运动,且同步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32)沿与第一传动件(31)相反的方向运动;承载组件(50),所述承载组件(50)用于承载产品,所述承载组件(50)包括第一承载件(51)和第二承载件(52),所述第一承载件(51)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件(31),所述第二承载件(52)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件(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32)上设置有第一升降件(322),所述第二承载件(52)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件(322),所述输送装置(100)还包括:升降组件(60),所述升降组件(60)设置于所述基座(10)所述升降组件(60)包括导轨件(61)和第二升降件(62),所述导轨件(61)内设置有第一导轨(611)和第二导轨(612),所述第一导轨(611)高于所述第二导轨(612)且位于所述第二导轨(612)在基座(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升降件(6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承载件(52)相连,另一端在所述第一导轨(611)和所述第二导轨(612)中可滑动,当所述第二升降件(62)处于所述第一导轨(611)时,所述第二承载件(52)与所述第一承载件(51)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升降件(62)处于所述第二导轨(612)时,所述第二承载件(52)低于所述第一承载件(51)。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可可
申请(专利权)人: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