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6293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2
本申请公开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属于气体混合技术领域。所公开的气体混合装置包括筒体和折流板,所述筒体具有容纳腔,所述折流板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相连通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筒体开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可用于输送第一气体,所述第二进气口可用于输送第二气体,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均相连通,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筒体的内周面相切且相同。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涉及的气体混合装置存在气体混合不均匀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混合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气体混合
,具体涉及一种气体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提出,使用清洁能源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这促使了氢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天然气掺氢是由化石能源向氢能过渡,并且加速氢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可行的方案,因为这既缓解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又能够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为氢能源规模化应用提供技术储备。
[0003]传统的天然气掺氢混合装置所采用的混合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将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和输送氢气的管道均安装在储罐上,以使天然气和氢气在储罐内实现混合;第二种,将输送氢气的管道直接连通到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内,以使天然气和氢气在天然气的管道内实现混合。但由于天然气和氢气的密度不同,这导致以上两种混合方式均会存在天然气和氢气混合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影响掺氢天然气的燃烧。当然,该问题同样存在于其他气体的混合过程中。
[0004]综上,相关技术涉及的气体混合装置存在气体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公开一种气体混合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涉及的气体混合装置存在气体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包括筒体和折流板,所述筒体具有容纳腔,所述折流板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相连通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
[0008]所述筒体开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可用于输送第一气体,所述第二进气口可用于输送第二气体,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均相连通,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筒体的内周面相切且相同。
[0009]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申请中,由于筒体开设的第一进气口可用于输送第一气体,第二进气口可用于输送第二气体,且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的延伸方向均与筒体的内周面相切且相同,因此,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进入第一内腔后,可以沿着筒体的内壁朝相反方向旋转,以形成对冲,从而加快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的混合,初次混合后的气体在流向第二内腔,即朝出气口的方向流动时,会经过折流板,此时,混合气体以一定速度通过折流板时由于惯性作用会在折流板的弯折板面上碰撞形成紊流,以使气体进一步混合均匀。因此,本申请公开的气体混合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涉及的气体混合装置存在气体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气体混合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折流板、第一支撑架、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导流叶轮和第二支撑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导流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00

筒体、110

容纳腔、111

第一内腔、112

第二内腔、120

第二进气口、130

出气口、140

上封头、150

下封头;
[0017]200

折流板、210

折流通道;
[0018]300

第一输送管;
[0019]400

第二输送管;
[0020]510

第一支撑架、520

支撑杆、530

第三支撑架;
[0021]600

导流叶轮、610

导流叶片、620

叶轮轴;
[0022]700

第二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气体混合装置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5]请参考图1

图4,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体混合装置,所公开的气体混合装置包括筒体100和折流板200。
[0026]本申请所公开的气体混合装置可以用于混合天然气和氢气,当然也可以混合其他类型的气体。具体地,筒体100是气体混合装置的外壳,筒体100具有容纳腔110,容纳腔110用于容纳混合气体,即天然气和氢气可以在容纳腔110内实现混合。
[0027]折流板200具有弯折的板面,且折流板200可以将容纳腔110分隔为相连通的第一内腔111和第二内腔112,筒体100开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120和出气口130,第一进气口可用于输送第一气体,例如氢气,第二进气口120可用于输送第二气体,例如天然气,第一内腔111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120均相连通,即进入第一进气口的气体和进入第二进气口120的气体均可进入第一内腔111。
[0028]由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120的延伸方向均与筒体100的内周面相切且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120的延伸方向相同,因此,从第一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和从第二进气口120进入的气体可以沿着筒体100的内壁表面朝相反方向做旋转运动,即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在筒体100内形成对流,并进行碰撞,从而加快氢气和天然气之间的混合,由于第二内腔112与出气口130相连通,因此,初步混合后的气体在朝出气口130的方向流动时,会经过折流板200,混合气体在折流板200的弯折的板面上碰撞形成紊流,以使氢气和天然气进一步
混合均匀,最后混合均匀的气体可以通过出气口130流出筒体100,以为后端燃烧设备(如燃气发电机组、燃气锅炉设备)稳定供气。
[0029]可选地,筒体100上设置有上封头140和下封头150,上封头140和下封头150用于封堵容纳腔110,且上封头140和下封头150的形状可以是球形,以使筒体100更容易承受混合气体的压力,出气口130可以开设在上封头140上,以使混合气体更容易流向出气口130。
[0030]本申请中,由于筒体100开设的第一进气口可用于输送第一气体,第二进气口120可用于输送第二气体,且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120的延伸方向均与筒体100的内周面相切且相同,因此,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进入第一内腔111后,可以沿着筒体100的内壁朝相反方向旋转,以形成对冲,从而加快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的混合,初次混合后的气体在流向第二内腔112,即朝出气口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00)和折流板(200),所述筒体(100)具有容纳腔(110),所述折流板(200)将所述容纳腔(110)分隔为相连通的第一内腔(111)和第二内腔(112);所述筒体(100)开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120)和出气口(130),所述第一进气口可用于输送第一气体,所述第二进气口(120)可用于输送第二气体,所述第一内腔(111)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120)均相连通,所述第二内腔(112)与所述出气口(130)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120)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筒体(100)的内周面相切且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120)所处的高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混合装置还包括第一输送管(300)和第二输送管(400),所述第一输送管(300)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400)与所述第二进气口(120)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输送管(300)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输送管(400)的横截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20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折流板(200)沿垂直于所述筒体(100)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筒体(100)内,且相邻的所述折流板(200)之间以及所述折流板(200)与所述筒体(100)的内壁之间均形成折流通道(210)。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兵姜文政熊伟柳建军付元垒
申请(专利权)人:杰瑞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