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代低强度丝织品文物的清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5986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代低强度丝织品文物的清洗方法,涉及一种丝织品文物的保护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包括下列步骤:①分别取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液和1%的微生物发酵清洗液备用;②将丝织品文物置于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液完全浸泡2小时;③再移至1%的微生物发酵清洗液中完全浸泡8小时;④用双蒸水清洗泡洗数次,直至丝织品文物pH达到中性即6.0~6.5;⑤在自然条件下阴干。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清洗古代丝织品文物上的大部分污染物;处理后的古代丝织品文物色泽更加鲜亮;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丝织品文物不掉色;不会对丝织品本身造成损害;可广泛用于各种丝织品文物的清洗,尤其是古代低强度丝织品的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丝织品文物的保护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古代低强度丝织品文 物的清洗方法。
技术介绍
丝织品文物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极其 珍贵的史料,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由于丝织品材质的原 因,能够保存至今的丝织品文物数量极其有限,有些丝织品文物是稀世珍宝、价 值连城。丝织品文物由于地下复杂的墓葬环境和出土后的保存条件等原因,往往其上 面有许多复杂的污染物,影响丝织品文物的色泽,甚至对丝织品文物质地造成损害,影响其价值;而且由于丝织品文物质地是天然蚕丝,在地下由于各种物理、 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长期作用,强度较低,这给丝织品文物污染物的清洗带来了 极大的难度。总之,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丝织品文物保护问题很多,如不及时解决,势必 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古代低强度 丝织品文物的清洗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丝织品文物的清洗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分别取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液和1%的微生物发酵清洗液备用,其4它是双蒸水;② 将丝织品文物置于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液完全浸泡2小时;③ 转移至1%的微生物发酵清洗液中,完全浸泡8小时;④ 用双蒸水清洗泡洗数次,直至丝织品文物pH达到中性即6. 0 6. 5;⑤ 在自然条件下阴干。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1、 能够清洗古代丝织品文物上的大部分污染物;2、 处理后的古代丝织品文物色泽更加鲜亮;3、 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丝织品文物不掉色;4、 不会对丝织品本身造成损害;可广泛用于各种丝织品文物的清洗,尤其是古代低强度丝织品的清洗。 附图说明图1是湖北省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丝织品残片清洗前后对比显微照片; 图2是湖北省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出土丝织品文物(5-幡)清洗前照片; 图3是湖北省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出土丝织品文物(5-幡)清洗后照片。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 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液 (1)组分 按重量百分比, 烷基多苷(0812) 1%; 羧甲基纤维素钠 0.5%;双蒸水 88.5%。(2)制备方法 将上述组分在陶瓷或塑料容器中搅拌混匀即得。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液用于清洗泥沙等结合松散污染物。 2、微生物发酵清洗液5(1) 组分 按重量百分比,培养基脱脂乳12%,葡萄糖5%,蒸馏水83%, p服.2;菌种德氏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乳酸链球菌,其接种量分别为培养基的5%。(2) 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 将培养基置于高压灭菌锅12rc温热灭菌,冷却并验证无杂菌污染;② 将德氏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酸链球菌分别按培养基重量5%的接种量 接种培养基;③ 在37t:静置培养48小时即得乳酸菌发酵液,再置于4。C冰箱保存,备用;④ 在具体清洗时,再加入乳酸菌发酵液重量0. 5%垸基多苷(0812)和0. 5%羧 甲基纤维素钠搅拌混匀即得用于丝织品文物精细清洗的微生物发酵清洗液。微生物发酵清洗液用于丝织品文物精细清洗。 二、实验1、 湖北省荆州谢家桥一号墓丝织品残片清洗试验如图l,经过本专利技术清洗后丝织品残片污渍在100倍显微条件下,无明显污 渍,色泽更加鲜亮,丝织品的组织结构和经纬密度没有明显改变,具有更好的丝 绸质感。2、 湖北省荆州谢家桥一号墓出土丝织品文物5-幡的清洗 如图2,丝织品色泽偏暗,刺绣花纹难辨,覆盖有各种复杂的污渍。 如图3,丝织品色泽明亮,剌绣花纹清晰,石青剌绣也明显可辨,没有明显的污渍残留,具有更好的丝绸质感。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①分别取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液和1%的微生物发酵清洗液备用;②将丝织品文物置于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液完全浸泡2小时;③将丝织品文物转移至1%的微生物发酵清洗液中,完全浸泡8小时;④用双蒸水清洗泡洗数次,直至丝织品文物pH达到中性即6.0~6.5;⑤在自然条件下阴干。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液的 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烷基多苷(0812) 1%;羧甲基纤维素钠 0.5%;双蒸水 88.5°/0。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液的制备方法将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分在陶瓷或塑料容器中搅拌混匀即得。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生物发酵清洗液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培养基脱脂乳12%,葡萄糖5%,蒸馏水83%, pH6.2;菌种德氏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乳酸链球菌,其接种量分别为培养基的5%。5、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生物发酵清洗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 将培养基置于高压灭菌锅12rc温热灭菌,冷却并验证无杂菌污染;② 将德氏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酸链球菌分别按培养基重量5%的接种量 接种培养基;③ 在37'C静置培养48小时即得乳酸菌发酵液,再置于4'C冰箱保存,备用;④在具体清洗时,再加入乳酸菌发酵液重量0. 5%垸基多苷和0. 5%羧甲基纤 维素钠搅拌混匀即得用于丝织品文物精细清洗的微生物发酵清洗液。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涉及一种丝织品文物的保护方法。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下列步骤①分别取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液和1%的微生物发酵清洗液备用;②将丝织品文物置于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液完全浸泡2小时;③再移至1%的微生物发酵清洗液中完全浸泡8小时;④用双蒸水清洗泡洗数次,直至丝织品文物pH达到中性即6.0~6.5;⑤在自然条件下阴干。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清洗古代丝织品文物上的大部分污染物;处理后的古代丝织品文物色泽更加鲜亮;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丝织品文物不掉色;不会对丝织品本身造成损害;可广泛用于各种丝织品文物的清洗,尤其是古代低强度丝织品的清洗。文档编号D06L1/02GK101481870SQ20091006060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0日专利技术者吴顺清, 扬 张, 邱祖明, 陈光利 申请人: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古代低强度丝织品文物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①分别取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液和1%的微生物发酵清洗液备用; ②将丝织品文物置于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液完全浸泡2小时; ③将丝织品文物转移至1%的微 生物发酵清洗液中,完全浸泡8小时; ④用双蒸水清洗泡洗数次,直至丝织品文物pH达到中性即6.0~6.5; ⑤在自然条件下阴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利邱祖明吴顺清张扬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文物保护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