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线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597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线绕线装置,包括壳体和电源线本体,所述壳体内后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板,所述壳体内前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所述第一转板与第二转板相对侧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绕线辊,所述电源线本体贯穿壳体两端侧壁并绕设在绕线辊上,所述第一转板前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内侧壁并延伸至壳体外部的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其不仅能够对绕设在绕线辊上的电源线本体进行压持,避免绕设在绕线辊上的电源线本体出现松散的现象,而且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对绕线辊进行固定,进而能够对电源线本体延伸至壳体外的长度进行固定。长度进行固定。长度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线绕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绕线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线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通常电流传输的方式是点对点传输。电源线按照用途可以分为AC交流电源线及DC直流电源线,通常AC电源线是通过电压较高的交流电的线材,这类线材由于电压较高需要统一标准获得安全认证方可以正式生产,在电源线日常使用过程中存在电源线过长的现象,通常会使用到绕线装置对电源线进行收放线。
[0003]如申请号为:CN201720391295.9,申请名称为:一种电源线绕线装置的申请文件,包括插线板,所述插线板通过电源线与绕线装置连接,所述绕线装置通过电源线与插头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第一进线口、第一绕线盘、固定轴、外壳、第二绕线盘、第二进线口
……
但该申请文件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绕线盘容易发生转动,难以对电源线的长度进行固定,若存在对电源线的碰撞时,绕线盘容易发生转动对电源线进行放线的现象,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电源线绕线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源线绕线装置,其不仅能够对绕设在绕线辊上的电源线本体进行压持,避免绕设在绕线辊上的电源线本体出现松散的现象,而且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对绕线辊进行固定,进而能够对电源线本体延伸至壳体外的长度进行固定。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源线绕线装置,包括壳体和电源线本体,所述壳体内后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板,所述壳体内前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所述第一转板与第二转板相对侧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绕线辊,所述电源线本体贯穿壳体两端侧壁并绕设在绕线辊上,所述第一转板前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内侧壁并延伸至壳体外部的转动杆,所述壳体内顶部设有与电源线本体上端相抵避免电源线本体发生松散现象的压持机构,所述第一转板弧形侧壁上呈环形整列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壳体上设有延伸至相应卡槽内对绕线辊进行固定的限位机构。
[0007]优选地,所述转动杆位于壳体前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动把手。
[0008]优选地,所述压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顶部上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竖直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固定筒内顶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固定筒下方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端安装有延伸至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之间并与电源线本体上端相抵的压轮。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下端开设有U形槽,所述压轮转动连接在U形槽两端内侧壁之间。
[0010]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内侧壁上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靠近
第一转板的一端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延伸至相应卡槽内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滑槽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板上端开设有驱动槽,所述壳体上端贯穿螺纹连接有延伸至驱动槽内的螺纹杆。
[0011]优选地,所述驱动槽靠近第一转板的一端内侧壁为倾斜设置。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0013]1、在对电源线本体进行收卷的过程中,多个第一弹簧能够推动滑块竖直向下移动,进而能够使连接板推动压轮对绕设在绕线辊上的电源线本体进行压持,避免绕设在绕线辊上的电源线本体出现松散的现象。
[0014]2、旋拧螺纹杆使其在螺纹啮合作用下竖直向下移动,进而使螺纹杆与驱动槽内侧壁倾斜面相抵,随着螺纹杆逐渐向下移动能够使限位板逐渐向第一转板移动并进入到与其相对的卡槽内对第一转板进行限位,进而能够避免绕线辊发生转动,进而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对绕线辊进行固定,进而能够对电源线本体延伸至壳体外的长度进行固定。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其不仅能够对绕设在绕线辊上的电源线本体进行压持,避免绕设在绕线辊上的电源线本体出现松散的现象,而且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对绕线辊进行固定,进而能够对电源线本体延伸至壳体外的长度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源线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源线绕线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源线绕线装置的外部结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壳体;2、第一转板;3、第二转板;4、绕线辊;5、卡槽;6、转动杆;7、电源线本体;8、固定筒;9、滑块;10、连接板;11、压轮;12、第一弹簧;13、限位板;14、驱动槽;15、第二弹簧;16、滑槽;17、螺纹杆;18、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参照图1

图4,一种电源线绕线装置,包括壳体1和电源线本体7,壳体1两端侧壁均开设有穿线孔,电源线本体7穿过两个穿线孔,壳体1内后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板2,壳体1内前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3,在第一转板2与第二转板3的共同作用下能够避免电源线本体7发生从绕线辊4上滑脱的现象,第一转板2与第二转板3半径相同,第一转板2与第二转板3相对侧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绕线辊4,绕线辊4、第一转板2和第二转板3和转动杆6为同一轴心转动,绕线辊4半径小于第一转板2和第二转板3,电源线本体7贯穿壳体1两端侧壁并绕设在绕线辊4上,第一转板2前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1内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外部的转动杆6,转动杆6位于壳体1前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动把手,摇动把手便于转动转动杆6,转动杆6上设有保护套;
[0023]壳体1内顶部设有与电源线本体7上端相抵避免电源线本体7发生松散现象的压持
机构,压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顶部上的固定筒8,固定筒8内竖直滑动连接有滑块9,滑块9为矩形且固定筒8内侧壁相抵,滑块9与固定筒8内顶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为推力弹簧,能够推动压轮11对电源线本体7进行压持,滑块9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固定筒8下方的连接板10,连接板10下端安装有延伸至第一转板2和第二转板3之间并与电源线本体7上端相抵的压轮11,压轮11前后侧壁分别与第一转板2和第二转板3相对侧壁相抵;
[0024]连接板10下端开设有U形槽,压轮11转动连接在U形槽两端内侧壁之间,U形槽两端内侧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压轮11套设在固定杆上并与其转动连接;
[0025]第一转板2弧形侧壁上呈环形整列设有多个卡槽5,卡槽5为矩形,限位板13为矩形且与卡槽5相适配,避免转板2发生晃动现象,壳体1上设有延伸至相应卡槽5内对绕线辊4进行固定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侧壁上的安装块18,安装块18靠近第一转板2的一端侧壁开设有滑槽16,滑槽16内侧壁光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线绕线装置,包括壳体(1)和电源线本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后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板(2),所述壳体(1)内前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3),所述第一转板(2)与第二转板(3)相对侧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绕线辊(4),所述电源线本体(7)贯穿壳体(1)两端侧壁并绕设在绕线辊(4)上,所述第一转板(2)前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1)内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外部的转动杆(6),所述壳体(1)内顶部设有与电源线本体(7)上端相抵避免电源线本体(7)发生松散现象的压持机构,所述第一转板(2)弧形侧壁上呈环形整列设有多个卡槽(5),所述壳体(1)上设有延伸至相应卡槽(5)内对绕线辊(4)进行固定的限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线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6)位于壳体(1)前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动把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线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顶部上的固定筒(8),所述固定筒(8)内竖直滑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与固定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跃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深安讯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