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片及线性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515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弹簧片及线性振动马达,弹簧片包括第一直段、中间段和第二直段,第一直段的一端能够连接于马达壳体的内侧壁,另一端和中间段的一端呈第一钝角连接,中间段的另一端和第二直段的一端呈第二钝角连接,第二直段的另一端能够连接于动子组件的外侧壁,第一钝角的开口和第二钝角的开口的朝向相背。线性振动马达包括马达壳体、定子组件和动子组件,定子组件和动子组件均设置于马达壳体,还包括上述的弹簧片,动子组件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弹簧片,弹簧片的第一直段的一端连接于马达壳体的内侧壁,第二直段的另一端连接于动子组件的外侧壁。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小内部空间的占用,提高振动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簧片及线性振动马达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弹簧片及线性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手机、手表等电子产品都需要使用马达来给产品提供振感,使用户有更好的产品体验。线性振动马达大多采用由弹簧、质量块和线圈组成的振子系统。当激励频率与振子系统频率一致时,产生最大振感,同时通过共振效应来提高效率。
[0003]目前,现有的一些线性振动马达的内部采用V型弹簧,例如中国专利CN217883191U,V型弹簧在制造时需要进行较大的折弯,在制作工艺上有一定难度,且V型弹簧占用马达内部空间比较多,浪费产品的空间利用率,而且,V型弹簧的弹性系数较小,容易产生大幅摆动,造成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不稳定。
[0004]因此,亟需一种弹簧片及线性振动马达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弹簧片及线性振动马达,用于简化弹簧的制作工艺,减小马达内部空间的占用,并且提高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稳定性。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弹簧片,包括第一直段、中间段和第二直段,所述第一直段的一端能够连接于马达壳体的内侧壁,另一端和所述中间段的一端呈第一钝角连接,所述中间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段的一端呈第二钝角连接,所述第二直段的另一端能够连接于动子组件的外侧壁,所述第一钝角的开口和所述第二钝角的开口的朝向相背。
[0008]作为上述弹簧片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段包括第三直段、第四直段和第五直段,所述第三直段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直段呈所述第一钝角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四直段的一端呈第三钝角连接,所述第一钝角的开口和所述第三钝角的开口的朝向相背,所述第四直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直段的一端呈第四钝角连接,所述第五直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段呈所述第二钝角连接,所述第四钝角的开口和所述第二钝角的开口的朝向相背。
[0009]作为上述弹簧片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直段、所述第四直段之间连接有第一弧段;
[0010]所述第四直段和所述第五直段之间连接有第二弧段。
[0011]作为上述弹簧片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直段和所述中间段之间连接有第三弧段;
[0012]所述第二直段和所述中间段之间连接有第四弧段。
[0013]作为上述弹簧片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段的相对两边均向中心凹陷形成减宽凹槽。
[0014]作为上述弹簧片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5]线性振动马达,包括马达壳体、定子组件和动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动子组
件均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还包括上述的弹簧片,所述动子组件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第一直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马达壳体的内侧壁,第二直段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动子组件的外侧壁。
[0016]作为上述线性振动马达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弹簧片连接组件,所述弹簧片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焊接片和第二焊接片,所述第一直段通过所述第一焊接片焊接于所述马达壳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二直段通过所述第二焊接片焊接于所述动子组件的外侧壁。
[0017]作为上述线性振动马达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片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焊接于所述第一直段的背离所述第一焊接片的一侧,所述第二垫片焊接于所述第二直段的背离所述第二焊接片的一侧。
[0018]作为上述线性振动马达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子组件包括质量块,所述质量块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端部均为弹簧片配合部,所述弹簧片配合部包括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焊接凹陷部、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及垫片避让凹陷部,所述焊接凹陷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质量块的中部凹陷,其内焊接有所述第二焊接片,所述第一表面背离所述焊接凹陷部的一端朝向靠近所述质量块的中部倾斜延伸,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一端,所述第二表面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朝向靠近所述质量块的中部倾斜延伸,且该端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三表面的一端,所述第三表面的另一端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垫片避让凹陷部相对于所述第三表面朝向所述质量块的中部凹陷。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弹簧片,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段、中间段和第二直段,第一直段和中间段的一端呈第一钝角连接,中间段的另一端和第二直段呈第二钝角连接,第一钝角的开口和第二钝角的开口的朝向相背,使得弹簧片呈类S型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由于第一直段、中间段和第二直段之前的夹角均呈钝角,因此,弹簧片在制造时的折弯角度较小,制作工艺得到了简化,而且弹簧片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够减小马达内部空间的占用,该弹簧片在应用于线性振动马达时,第一直段能够连接于马达壳体的内侧壁,第二直段连接于动子组件的外侧壁,弹簧片在动子组件运动方向上的弹性系数较现有技术中的V型弹簧高,从而提高了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稳定性。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其包括上述的弹簧片,由于弹簧片的设置,该线性振动马达的内部空间利用率得到了提高,且振动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性振动马达的分解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性振动马达隐去盖板后的俯视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簧片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簧片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簧片的第三视角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质量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性振动马达中的弹簧片的等效应力分布图。
[0030]图中:
[0031]1、弹簧片;11、第一直段;12、中间段;121、第三直段;122、第四直段;123、第五直段;124、第一弧段;125、第二弧段;126、减宽凹槽;13、第二直段;14、第三弧段;15、第四弧段;
[0032]21、底壳;211、容置槽;22、盖板;
[0033]3、动子组件;31、质量块;3111、焊接凹陷部;3112、第一表面;3113、第二表面;3114、第三表面;3115、垫片避让凹陷部;32、永磁体;321、磁极;322、无磁块;
[0034]4、定子组件;41、柔性电路板;42、上线圈;43、上极片;44、下线圈;45、下极片;
[0035]51、第一焊接片;52、第二焊接片;53、第一垫片;54、第二垫片;55、缓冲块。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弹簧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段(11)、中间段(12)和第二直段(13),所述第一直段(11)的一端能够连接于马达壳体的内侧壁,另一端和所述中间段(12)的一端呈第一钝角连接,所述中间段(1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段(13)的一端呈第二钝角连接,所述第二直段(13)的另一端能够连接于动子组件(3)的外侧壁,所述第一钝角的开口和所述第二钝角的开口的朝向相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12)包括第三直段(121)、第四直段(122)和第五直段(123),所述第三直段(12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直段(11)呈所述第一钝角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四直段(122)的一端呈第三钝角连接,所述第一钝角的开口和所述第三钝角的开口的朝向相背,所述第四直段(12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直段(123)的一端呈第四钝角连接,所述第五直段(12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段(13)呈所述第二钝角连接,所述第四钝角的开口和所述第二钝角的开口的朝向相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直段(121)、所述第四直段(122)之间连接有第一弧段(124);所述第四直段(122)和所述第五直段(123)之间连接有第二弧段(1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段(11)和所述中间段(12)之间连接有第三弧段(14);所述第二直段(13)和所述中间段(12)之间连接有第四弧段(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12)的相对两边均向中心凹陷形成减宽凹槽(126)。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弹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1)为一体成型结构。7.线性振动马达,包括马达壳体、定子组件(4)和动子组件(3),所述定子组件(4)和所述动子组件(3)均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弹簧片(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