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切割与抽吸作用的取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525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切割与抽吸作用的取栓装置,包括切割段、编织段和抽吸部件,所述抽吸部件包括抽吸导管和旋转头,所述抽吸导管的头端穿过所述切割段,并与所述编织段固定在一起;所述抽吸导管内部贯穿设置有旋转丝,所述抽吸导管上设置有抽吸口,所述旋转头位于抽吸口处并与所述旋转丝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切割与抽吸作用的取栓装置,与血管内壁贴合更加紧密,刮取血栓更彻底,减少支架置入次数,防止细小血栓脱落,降低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切割与抽吸作用的取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切割与抽吸作用的取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在肢体(通常在小腿或大腿)或骨盆深静脉的血液凝结,一种以下肢疼痛、肿胀、发热或蓝绿色痰为非特异性标志的常见临床疾病。近年来DVT发病率迅速增加,全球每年约有千分之一的人会受到影响,其中40

70%的患者会出现血栓后综合症(PTS)。此外,DVT还是导致肺栓塞(PE)最主要的原因,90%的PE患者血栓来自于深静脉血栓(DVT),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0003]目前DVT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局部溶栓和机械取栓,但某些患者对抗凝或溶栓治疗存在禁忌,此时机械取栓治疗成为主要选择。机械取栓主要包括抽吸式取栓和支架取栓两种,抽吸式取栓对亚急性和慢性血栓治疗效果欠佳,同时抽吸过程中存在导管阻塞,以及细小血栓脱落的问题。支架取栓虽然可用于亚急性或慢性血栓,血栓脱落风险小,但支架取栓效率低,将大块血栓取出体外存在一定困难,取栓不彻底通常需要多次置入取栓。
[0004]由上可见,现有取栓装置存在如下缺点:
[0005]1、现有支架式取栓装置取栓时支架发生收缩,无法紧贴血管内壁,对血管内壁上的血栓清除不彻底,需要多次置入取栓,增加了血栓脱落和感染的风险;
[0006]2、现有支架式取栓装置无法将大块或陈旧性血栓完全切割,因此将大块或陈旧性血栓取出体外存在一定困难;
[0007]3、现有抽吸式取栓装置对亚急性和慢性血栓治疗效果欠佳,同时抽吸过程中存在导管阻塞,以及细小血栓脱落的问题。
[0008]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仍需对现有取栓方式进行研究,进一步改善取栓效果,降低治疗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切割与抽吸作用的取栓装置,与血管内壁贴合更加紧密,刮取血栓更彻底,减少支架置入次数,防止细小血栓脱落,降低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0010]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切割与抽吸作用的取栓装置,其中,包括切割段、编织段和抽吸部件,所述抽吸部件包括抽吸导管和旋转头,所述抽吸导管的头端穿过所述切割段,并与所述编织段固定在一起;所述抽吸导管内部贯穿设置有旋转丝,所述抽吸导管上设置有抽吸口,所述旋转头位于抽吸口处并与所述旋转丝相连。
[0011]进一步地,所述切割段包括切割杆、剥离杆和拉胀单元,所述切割杆与所述剥离杆相连,所述拉胀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剥离杆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多个限位环和限位杆,或者另
一端的肋筋上直接添加限位孔进行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限位环和限位杆沿拉胀单元的周向依次排布。
[001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和限位杆的数目分别为6个。
[0014]进一步地,所述切割杆的数目为3根,每根切割杆末端连接两根剥离杆,两根剥离杆呈倒V形。
[0015]进一步地,所述拉胀单元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环形支撑件,每个环形支撑件包括多个拼接子单元,所述拼接子单元为内凹型、旋转型或对称型构件。
[0016]进一步地,所述编织段由多根编织丝编织而成,多根编织丝分别穿过限位环或切割段末端的拉胀单元后相互交织组成菱形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直径逐渐缩小呈锥形,并通过Tip头将所有编织丝固定在一起。
[0017]进一步地,每根编织线从切割段外表面穿过拉胀单元末端的限位环或限位杆后从内表面向下折回,使编织线中点位于限位环或限位杆处。
[0018]进一步地,所述抽吸口的数量为两个,一个位于切割段内,另一个位于编织段内。
[0019]进一步地,所述编织段的形状为锥形、球形、圆盘形或者直段加锥形的组合形。
[0020]本专利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切割与抽吸作用的取栓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0021]1、取栓装置切割段采用独特的拉胀结构设计,通过拉胀效应提高取栓装置的贴壁能力,改善取栓效果,减少置入次数,降低血栓脱落和患者感染的风险;
[0022]2、取栓装置切割段的切割杆和剥离杆设计,实现对大块或陈旧性血栓的初步处理,使其成为小块游离血栓以便进入取栓装置内部进行二次粉碎处理,改善血栓清除效果;
[0023]3、取栓装置抽吸部件中的抽吸口和旋转头设计,旋转头将抽吸口处的血栓粉碎,实现对血栓块的二次处理,最后通过负压抽吸出体外完成血栓清除,有效降低抽吸口和抽吸导管内部阻塞,提高抽吸效率;
[0024]4、支架式和抽吸式取栓装置结合设计,同时实现了切割与抽吸功能,提高了对大块或陈旧血栓的清除效率;
[0025]5、取栓装置末端编织滤网设计,有效过滤细小血栓,降低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编织段与切割段的连接设计适用于多种规格支架和不同材料的连接,生产制造方便,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切割与抽吸作用的取栓装置整体结构(带外管)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切割与抽吸作用的取栓装置整体结构(带外管)斜视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切割与抽吸作用的取栓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取栓装置的切割段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取栓装置的抽吸口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取栓装置俯视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取栓装置穿丝示意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拉胀单元采用的不同拼接子单元结构示意图;
[0034]图9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直段加锥形的编织段结构示意图;
[003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取栓装置的编织段连接示意图;
[0036]图1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双抽吸口的取栓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38]请参见图1

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切割与抽吸作用的取栓装置,主要包括切割段1、编织段2和抽吸部件3这三个部分。切割段1主要对血管内壁上附着的血栓起切割作用,使血栓与血管壁分离;编织段2主要起过滤作用,防止细小血栓逃离造成肺栓塞;抽吸部件3主要将切割下的血栓打碎并将通过负压抽吸排出体外,完成血栓清除。
[0039]请继续参见图3和图4,本专利技术的切割段1通过激光切割制成,由切割杆101、剥离杆102、拉胀单元103、限位环104与限位杆105构成,切割杆101与剥离杆102相连,剥离杆102与拉胀单元103相连,在切割段末端分别有6个限位环104和限位杆105沿周向依次排布。
[0040]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切割段1采用NiTi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经过激光切割制成。切割段1头端具有三根均匀分布的切割杆101,可以将血管腔内的大块或陈旧性血栓分割为小块。每个切割杆101末端连接两个剥离杆102,剥离杆102间有一定角度,呈倒V形,剥离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切割与抽吸作用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割段(1)、编织段(2)和抽吸部件(3),所述抽吸部件(3)包括抽吸导管(301)和旋转头(303),所述抽吸导管(301)的头端穿过所述切割段(1),并与所述编织段(2)固定在一起;所述抽吸导管(301)内部贯穿设置有旋转丝,所述抽吸导管(301)上设置有抽吸口(302),所述旋转头(303)位于抽吸口(302)处并与所述旋转丝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切割与抽吸作用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段(1)包括切割杆(101)、剥离杆(102)和拉胀单元(103),所述切割杆(101)与所述剥离杆(102)相连,所述拉胀单元(103)的一端与所述剥离杆(102)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多个限位环(104)和限位杆(105),或者另一端的肋筋上直接添加限位孔进行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切割与抽吸作用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限位环(104)和限位杆(105)沿拉胀单元(103)的周向依次排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切割与抽吸作用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104)和限位杆(105)的数目分别为6个。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切割与抽吸作用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杆(101)的数目为3根,每根切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浩李斯刘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恩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