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抽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334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栓抽吸装置。该血栓抽吸装置包括:血栓收集支架、抽吸导管、血流封堵结构以及控制组件;血栓收集支架为能够膨胀和收缩的支架结构;血流封堵结构设置于抽吸导管远端,血流封堵结构能够径向膨胀和收缩并用于封堵抽吸导管和血管壁之间的血流通道;控制组件与血栓收集支架相连且与血流封堵结构配合,控制组件能够收容呈收缩状态的血栓收集支架,还能够将血栓收集支架释放至抽吸导管远端侧并能够控制血流封堵结构膨胀和收缩。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血栓收集支架能够将血栓剥离并聚拢至抽吸导管的抽吸口处,有利于降低血栓抽吸难度,同时通过血流封堵结构封堵抽吸导管和血管壁之间的血流通道,既可增大抽吸力,又可降低失血量。失血量。失血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栓抽吸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血栓抽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健康人群中,促凝(凝血)、抗凝和纤溶之间存在内在的平衡。许多遗传性、获得性及环境因素可使平衡向利于凝血的方向倾斜,从而导致静脉(如,深静脉血栓[DVT])、动脉(如,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或心房病理性血栓形成。血栓可阻塞血栓形成部位的血流,或脱落和堵塞远端血管(如,肺栓塞、栓塞性中风)。
[0003]目前,临床上经常使用血栓抽术对血栓进行清除,即运用导管置于血栓处,利用负压抽吸对血栓进行清除,实现血管的再通。血栓抽吸术在血栓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临床中,血栓抽吸术在进行抽吸时患者失血量较大,且一些顽固性的血栓难以抽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栓抽吸装置,能够降低血栓抽吸难度,且提高血栓抽出率,从而减少术中失血量。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栓抽吸装置,包括:血栓收集支架,其为能够膨胀和收缩的支架结构;
[0006]抽吸导管;
[0007]血流封堵结构,其设置于所述抽吸导管远端,所述血流封堵结构能够径向膨胀和收缩并用于封堵所述抽吸导管和血管壁之间的血流通道;以及
[0008]控制组件,其与所述血栓收集支架相连且与所述血流封堵结构配合,所述控制组件能够收容呈收缩状态的所述血栓收集支架,还能够将所述血栓收集支架释放至所述抽吸导管远端侧并能够控制所述血流封堵结构膨胀和收缩。
[0009]另外,所述血栓抽吸装置还包括:近端与所述抽吸导管远端相连的血栓引导支架。
[0010]另外,所述血流封堵结构包括:环绕所述抽吸导管远端外周壁密封设置的球囊;其中,所述球囊预制为呈收缩状态时能够包覆所述血栓引导支架并使所述血栓引导支架呈收缩状态且所述球囊膨胀时能够回撤并释放所述血栓引导支架至膨胀状态;
[0011]可选地,所述球囊呈圆角矩形或者球形;
[0012]可选地,所述球囊为顺应性球囊。
[0013]另外,所述血流封堵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抽吸导管远端外周壁的覆膜支架,所述覆膜支架能够径向膨胀和收缩;
[0014]所述覆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覆膜;所述覆膜包覆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
[0015]另外,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布置的支杆,所述支杆的近端与所述抽吸导管外周壁相连,所述支杆的远端与所述血栓引导支架近端一体相连或者与所述抽吸导管外周壁相连;所述支杆能够径向膨胀和收缩,所述多个支杆分别与所述覆膜固定相连;
[0016]可选地,所述覆膜支架呈球形或者梭形。
[0017]另外,所述血流封堵结构包括:活动套设于所述抽吸导管远端的可折叠膜套,所述可折叠膜套两端开口,且所述可折叠膜套远端与所述抽吸导管远端相连,所述可折叠膜套近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所述控制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可折叠膜套沿轴向相对所述抽吸导管移动,以控制所述可折叠膜套径向膨胀或者收缩。
[0018]另外,所述血栓收集支架包括:收集段和多个连杆;所述收集段近端与所述多个连杆的远端相连,所述收集段远端和所述多个连杆的近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远端相连,所述多个连杆围绕所述收集段的中心呈周向间隔分布;
[0019]可选地,所述收集段呈圆盘形。
[0020]另外,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内管以及输送鞘,所述内管远端穿设于所述血栓收集支架内,且所述血栓收集支架远端和近端均与所述内管相连,所述内管近端穿设于所述输送鞘,所述输送鞘用于收容呈收缩状态的所述血栓收集支架并能够相对所述输送鞘轴向移动以释放所述血栓收集支架;
[0021]可选地,所述血栓抽吸装置还包括远端小近端大的锥形头,所述锥形头近端与所述内管远端相连。
[0022]另外,所述血栓收集支架采用编织丝一体编织成型或者激光雕刻制成。
[0023]另外,所述血栓引导支架呈远端大近端小的锥形或者喇叭形;
[0024]可选地,所述血栓引导支架与所述抽吸导管同轴设置。
[002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血栓抽吸装置,通过血栓收集支架能够将血栓聚拢至抽吸导管的抽吸口处,有利于降低血栓抽吸难度,同时通过血流封堵结构封堵抽吸导管和血管壁之间的血流通道,既有利于集中抽吸力,又可降低失血量。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可以理解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血栓抽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血栓抽吸装置的血栓收集支架的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b为图2a中的血栓收集支架的膨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血栓引导支架和矩形球囊的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b为图3a中的血栓引导支架和矩形球囊的膨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血栓引导支架和球形球囊的膨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血栓引导支架和覆膜支架的膨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膜套的输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b为图5a中的可折叠膜套的膨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5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血栓引导支架和可折叠膜套的膨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6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血栓抽吸装置的在血管中的输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6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血栓抽吸装置的血栓引导支架和血栓封堵组件释放至膨胀状态以及血栓收集支架越过血栓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6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血栓抽吸装置的血栓收集支架释放至血栓远端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6d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血栓抽吸装置的血栓收集支架回撤后将血栓聚集至抽吸导管的抽吸口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6e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血栓抽吸装置的抽吸血栓时的血流流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004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栓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血栓收集支架,其为能够膨胀和收缩的支架结构;抽吸导管;血流封堵结构,其设置于所述抽吸导管远端,所述血流封堵结构能够径向膨胀和收缩并用于封堵所述抽吸导管和血管壁之间的血流通道;以及控制组件,其与所述血栓收集支架相连且与所述血流封堵结构配合,所述控制组件能够收容呈收缩状态的所述血栓收集支架,还能够将所述血栓收集支架释放至所述抽吸导管远端侧并能够控制所述血流封堵结构膨胀和收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栓抽吸装置还包括:近端与所述抽吸导管远端相连的血栓引导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栓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封堵结构包括:环绕所述抽吸导管远端外周壁密封设置的球囊;其中,所述球囊预制为呈收缩状态时能够包覆所述血栓引导支架并使所述血栓引导支架呈收缩状态且所述球囊膨胀时能够回撤并释放所述血栓引导支架至膨胀状态;可选地,所述球囊呈圆角矩形或者球形;可选地,所述球囊为顺应性球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栓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封堵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抽吸导管远端外周壁的覆膜支架,所述覆膜支架能够径向膨胀和收缩;所述覆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覆膜;所述覆膜包覆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栓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布置的支杆,所述支杆的近端与所述抽吸导管外周壁相连,所述支杆的远端与所述血栓引导支架近端一体相连或者与所述抽吸导管外周壁相连;所述支杆能够径向膨胀和收缩,所述多个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刘斌刘载淳夏顺黄定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腾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