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栓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416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取栓支架,包括网管支架、推送杆,网管支架的近端与推送杆固定连接,所述网管支架的内部设置筒形高分子内膜,所述筒形高分子内膜的长度与所述网管支架的有效长度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网管支架内部设置筒形高分子内膜,增加与血栓的接触面积并给予血栓一定的挤压力,防止血栓逃逸,提高取栓效率;同时,取栓支架自膨展开后,筒形高分子内膜形成血流通道,缓解远端血管的缺血状态。缓解远端血管的缺血状态。缓解远端血管的缺血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栓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栓支架,用于去除血管内梗阻的外科器械。

技术介绍

[0002]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一种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其诊治方式一直是医务人员探究的热点。缺血性卒中一旦发生,必须在有效时间内开展治疗,可以通过血栓栓塞的药理学消除和血栓栓塞的机械消除完成。
[0003]针对急性脑血管血栓,患者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时,可以通过取栓支架进行治疗,机械性地消除堵塞在颅内血管中的血栓以达到血流重建的治疗目的。血栓分为红血栓和白血栓,红血栓由大量红细胞及少量纤维蛋白和白细胞组成,与原发的脑血管血栓相近,质地相对较软;而白血栓由大量纤维蛋白及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组成,与脑血管中栓塞的心源性血栓相近,质地相对较硬。实验证明,采用同一规格的取栓装置对不同组织学结构血栓栓塞的血管行机械疏通后,富含纤维蛋白的白血栓在取栓再通率、平均再通时间等观测指标方面均差于红血栓。白血栓由于富含大量纤维蛋白,质地较硬,现有取栓支架的网丝难以嵌入,血栓易脱落,取栓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新的取栓支架,在网管支架内部设置筒形高分子内膜,增加与血栓的接触面积并给予血栓一定的挤压力,防止血栓逃逸,提高取栓效率;同时,取栓支架自膨展开后,筒形高分子内膜形成血流通道,缓解远端血管的缺血状态。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取栓支架,包括网管支架、推送杆,网管支架的近端与推送杆固定连接,所述网管支架的内部设置筒形高分子内膜,所述筒形高分子内膜的长度与所述网管支架的有效长度一致。
[0007]进一步的,所述筒形高分子内膜的两端设有扩口段,所述扩口段的端部与所述网管支架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扩口段的端部与所述网管支架粘接、热合或缝合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筒形高分子内膜中穿装多根固定丝,所述固定丝与所述网管支架的两端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筒形高分子内膜与所述固定丝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丝的数量为3~5根。
[0012]进一步的,所述筒形高分子内膜由片材卷绕而成。
[0013]进一步的,所述筒形高分子内膜为PTFE、PET、PA材料。
[0014]进一步的,所述筒形高分子内膜的壁厚为0.01mm~0.1mm。
[0015]进一步的,所述网管支架上设置显影涂层。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在网管支架内部设置筒形高分子内膜,增加与血栓的接触面积并给予血栓一定的挤压力,防止血栓逃逸,提高取栓效率;同时,取栓支架自膨展开后,筒形高分子内膜形成血流通道,血流缓慢灌注,缓解远端血管的缺血状态。
[0018]2、本专利技术中在筒形高分子内膜的两端设置扩口段,扩口段与网管支架固定连接,保持筒形高分子内膜与网管支架之间位置相对不变,另外隔绝血流对血栓的冲刷,增强对血栓的捕获。
[0019]3、本专利技术中多根固定丝从网管支架的远端汇聚到近端,筒形高分子内膜与固定丝连接,固定丝与设置扩口段相比,筒形高分子内膜没有完全封闭血栓,因此可以在联合抽吸技术取栓时,血栓能被抽吸出体外,而不是筒形高分子内膜被抽吸变形,同时固定丝也可以兜住筒形高分子内膜,防止筒形高分子内膜部分或全部脱落人体内的风险。
[0020]4、本专利技术中筒形高分子内膜采用轻薄高强度材料制成,方便取栓支架输送到血管中血栓所处指定位置,展开后给予血栓一定挤压力,避免血栓逃逸。
[0021]5、本专利技术中网管支架上设置显影涂层,显影涂层附着于网管支架上,涂覆方式不限于喷涂、电镀等,显影涂层具有显影功能,方便医生观察取栓支架位置和状态。
附图说明
[0022]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筒形高分子内膜压缩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血管内血栓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微导管到达血栓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取栓支架带动血栓取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一:
[0030]参见图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取栓支架,包括网管支架1、推送杆2,网管支架1的近端与推送杆2固定连接,网管支架1的内部设置筒形高分子内膜3,筒形高分子内膜3的长度与网管支架1的有效长度一致。网管支架1的有效长度是指圆周方向均有网丝的部分的长度。
[0031]在本实施例中,网管支架1由多个网孔单元相互连接而成的自膨胀管网结构,大网格单螺旋、双螺旋、非螺旋花纹均可,网孔面积4~18mm2。网管支架1可以通过激光切割、CNC机械加工、化学蚀刻等方式进行处理以达到自膨结构一体成型的目的。
[0032]优选的,网管支架1可以采用镍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镍钛合金制成的网管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还能够在37℃快速恢复到未压缩状态,对血栓进行固定,防止血栓逃逸。网管支架1也可以采用TPU高分子材料制成。
[0033]推送杆2是常规部件,用于输送取栓支架到达病变部位,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固定血栓。
[0034]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筒形高分子内膜3与网管支架1的连接可以是在筒形高分子内膜3的两端设有扩口段31,扩口段31的端部与网管支架1固定连接。具体的,扩口段31的开口较小的一端与筒形高分子内膜3固定连接,扩口段31的开口较大的一端与网管支架1固定连接。
[003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筒形高分子内膜3的两端设置扩口段31,扩口段31与网管支架1固定连接,保持筒形高分子内膜3与网管支架1之间位置相对不变,另外隔绝血流对血栓的冲刷,增强对血栓的捕获。
[0036]在本实施例中,扩口段31的端部与网管支架1粘接、热合或缝合固定连接。
[0037]实施例二:
[0038]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筒形高分子内膜3中穿装多根固定丝4,固定丝4与网管支架1的两端固定连接。多根固定丝4从网管支架1的远端汇聚到近端(靠近推送杆的一端),筒形高分子内膜3与固定丝4连接。
[0039]在本实施例中,筒形高分子内膜3与固定丝4固定连接。筒形高分子内膜3的内壁与固定丝4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焊接或缝合打结等。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筒形高分子内膜3与固定丝4的相对位置也可以不固定。固定丝4与设置扩口段31相比,筒形高分子内膜3没有完全封闭血栓,因此可以在联合抽吸技术取栓时,血栓能被抽吸出体外,而不是筒形高分子内膜3被抽吸变形,同时固定丝4也可以兜住筒形高分子内膜3,防止筒形高分子内膜3部分或全部脱落人体内的风险。
[0040]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丝4的数量为3~5根。本实施例选择使用3根固定丝,如图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栓支架,包括网管支架(1)、推送杆(2),网管支架(1)的近端与推送杆(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支架(1)的内部设置筒形高分子内膜(3),所述筒形高分子内膜(3)的长度与所述网管支架(1)的有效长度一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高分子内膜(3)的两端设有扩口段(31),所述扩口段(31)的端部与所述网管支架(1)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段(31)的端部与所述网管支架(1)粘接、热合或缝合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高分子内膜(3)中穿装多根固定丝(4),所述固定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剑吕纬岩王健吕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久事神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