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回撤过程中血栓逃逸的取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344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回撤过程中血栓逃逸的取栓装置,包括具有若干网孔的取栓网和推送管,取栓网具有径向收缩的收缩状态和径向扩张的扩张状态,推送管的远端与取栓网的近端连接,推送管用于将取栓网推送至血管内、将取栓网回撤以取栓以及将带有血栓的取栓网回撤至鞘管内,鞘管一部分穿设在血管内,另一部分外露于血管,取栓装置还包括能够相对推送管移动的作用管,作用管被配置为沿近端向远端方向移动且相对推送管移动预设位移时,驱使取栓网沿径向收缩,作用管上设有防止取栓网过度收缩的支撑块,在取栓网取栓结束之后且在取栓网完全回撤至鞘管内之前,取栓网至少存在整体处于收缩状态的阶段,因而可有效防止血栓逃逸。因而可有效防止血栓逃逸。因而可有效防止血栓逃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回撤过程中血栓逃逸的取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回撤过程中血栓逃逸的取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利用取栓网取栓的取栓装置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机械取栓式医疗器械,取栓网也称为取栓支架,通常为自动膨胀型,具有径向收缩的收缩状态和径向扩张的扩张状态,在将取栓网放入血管后,取栓网会自动径向扩张,以实现将血管内的血栓捕获于其内,最后通过回撤取栓网至鞘管内即可将带有血栓的取栓网取出。
[0003]CN107137125A公开了一种取栓装置,在取栓时,将取栓支架容置于导管中,取栓支架在导管中呈压缩状态,将导管放进血管中的血栓处,导管进入血栓并且导管的远端到达血栓末端后,导管退出血栓,导引装置的支撑力使取栓支架保持在血栓处固定不动从而退出后退中的导管,并随着退出导管而膨胀,当取栓支架呈膨胀状态时,嵌入血栓内并将血栓压实固定,导引装置拉动取栓支架,使取栓支架退出血管。可见,CN107137125A以及现有技术的取栓装置,均是在取栓网即取栓支架处于膨胀的扩张状态下回撤出血管的,但是在实际中,血栓并非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血栓网内,会出现取栓网某处聚集大量血栓导致该处的径向尺寸较大的情况,那么将其回撤出血管的过程中势必会与鞘管内壁间发生刮蹭,如此会造成部分血栓被挤出取栓网而形成血栓逃逸,从而导致取栓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止回撤过程中血栓逃逸的取栓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在撤出取栓网的过程中部分血栓被挤出取栓网而形成血栓逃逸,从而导致取栓效果不理想的技术缺陷。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回撤过程中血栓逃逸的取栓装置,包括具有若干网孔的取栓网和推送管,取栓网具有径向收缩的收缩状态和径向扩张的扩张状态,推送管的远端与取栓网的近端固定连接,推送管用于将取栓网推送至血管内、将取栓网回撤以取栓以及将带有血栓的取栓网回撤至鞘管内,鞘管的一部分穿设在血管内,鞘管的另一部分外露于血管,取栓装置还包括能够相对推送管移动的作用管,作用管被配置为沿近端向远端方向移动且相对推送管移动预设位移时,驱使取栓网沿径向收缩,作用管上设有防止取栓网过度收缩的支撑块,在取栓网取栓结束之后且在取栓网完全回撤至鞘管内之前,取栓网至少存在整体处于收缩状态的阶段。
[0006]进一步地,所述作用管沿近端向远端方向移动且相对推送管移动预设位移后,支撑块移动至与取栓网的远端抵接并至少部分撑开该取栓网的远端。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的外表面形成用于支撑取栓网的支撑面,支撑块的远端面形成用于抵接取栓网远端并带动该取栓网远端同步移动的作用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的轴向长度大于取栓网的网孔的孔径。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为凸出于作用管外表面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环形面形成支撑面,环形凸台的远端的端面形成作用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的环形面上设有凸出的支撑肋。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肋设有至少两条,至少两条支撑肋环形均布在支撑块的环形面上,相邻的两条支撑肋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血栓的容纳空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推送管和作用管均为中空管,作用管至少部分滑动设置于推送管内,作用管贯穿取栓网的远端设置,支撑块位于取栓网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取栓装置还包括允许作用管相对推送管移动预设位移的限位机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同轴设置且能相对锁定的限位筒和限位拉杆,限位筒与推送管固定连接,限位拉杆与作用管固定连接,限位拉杆相对限位筒移动预设位移后,作用管相对推送管移动相同的预设位移。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取栓网取栓结束之后且在取栓网完全回撤至鞘管内之前,将取栓网配置为至少存在整体处于收缩状态的阶段,使得取栓网整体收缩的过程中,会将取栓网内的血栓进行径向挤压使其发生轴向位移,最终使得取栓网内血栓的分布相对均匀,不会出现取栓网某处聚集大量血栓导致该处的径向尺寸较大,进而也不会出现取栓网与鞘管内壁间发生刮蹭造成血栓被挤出形成血栓逃逸,而且还在取栓网内增加了防止取栓网过度收缩的支撑块,以确保取栓网在径向收缩状态时还具有一定的血栓收纳空间,如此避免血栓收纳空间过小而导致取栓网内的血栓被挤出,进而造成血栓逃逸,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防止血栓逃逸,取栓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0016]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专利技术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
[0017]图1是本实施例一的取栓网处于扩张状态且位于取栓管外的取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中作用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施例一的取栓网处于收缩状态且位于取栓管外的取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施例一的取栓网处于收缩状态且位于取栓管内的取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实施例二中支撑块的剖视图。
[0024]图8是本实施例三中作用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实施例三中处于扩张状态的取栓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实施例三中处于收缩状态的取栓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中:1为取栓管,2为推送管,3为作用管,4为取栓网,5为支撑块,6为限位筒,7为限位拉杆,8为限位拉柄,9为支撑肋,10为作用块,11为滑块。
[0028]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0030]本专利技术所指的“近端”和“远端”应当被理解为从主治医生的方向观察,“近端”是指靠近主治医生的一端,即对应于参考附图所指的“左端”,所指的“远端”是指远离主治医生的一端,即对应于参考附图所指的“右端”。
[0031]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取栓装置通过鞘管介入血管以取栓,鞘管的一部分穿设在血管内,鞘管的另一部分外露于血管。该取栓装置的结构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取栓管1、推送管2、作用管3、取栓网4和限位机构,取栓管1具有容纳推送管2和取栓网4的管腔,推送管2和作用管3均为中空管,以便于推送导丝穿过,作用管3至少部分滑动设置于推送管2内,取栓网4为自膨网且具有若干网孔,因而取栓网4具有径向收缩的收缩状态和径向扩张的扩张状态,该取栓网4的近端为敞口端,远端为收拢端,当取栓网4位于血管内且相对血管由远端向近端方向移动时,能够切割血管内的血栓使得血栓与血管分离并收集分离后的血栓,取栓网4的近端与推送管2的远端固定连接,如此推送管2能够将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回撤过程中血栓逃逸的取栓装置,包括具有若干网孔的取栓网(4)和推送管(2),取栓网(4)具有径向收缩的收缩状态和径向扩张的扩张状态,推送管(2)的远端与取栓网(4)的近端固定连接,推送管(2)用于将取栓网(4)推送至血管内、将取栓网(4)回撤以取栓以及将带有血栓的取栓网(4)回撤至鞘管内,鞘管的一部分穿设在血管内,鞘管的另一部分外露于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装置还包括能够相对推送管(2)移动的作用管(3),作用管(3)被配置为沿近端向远端方向移动且相对推送管(2)移动预设位移时,驱使取栓网(4)沿径向收缩,作用管(3)上设有防止取栓网(4)过度收缩的支撑块(5),在取栓网(4)取栓结束之后且在取栓网(4)完全回撤至鞘管内之前,取栓网(4)至少存在整体处于收缩状态的阶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管(3)沿近端向远端方向移动且相对推送管(2)移动预设位移后,支撑块(5)移动至与取栓网(4)的远端抵接并至少部分撑开该取栓网(4)的远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5)的外表面形成用于支撑取栓网(4)的支撑面,支撑块(5)的远端面形成用于抵接取栓网(4)远端并带动该取栓网(4)远端同步移动的作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洪娟黄嘉平柯长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亿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