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卒中手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73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脑卒中手术装置,包括取栓支架,所述取栓支架包括血管扩张件和第一取栓件,所述第一取栓件内部设置有第二取栓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取栓件和第二取栓件,既能够对血栓块起到固定作用,避免血栓块在回收过程中出现脱落现象,又能够对破碎的血栓块起到较好的收集作用,避免破碎的血栓块逸出取栓支架而进入人体血流形成新的血栓块和堵塞;通过设置血管扩张件,一方面血管扩张件能够起到扩张血管和支撑的作用,适用于不同血管的管径,另一方面血管扩张件能够阻挡血栓块脱离取栓支架后进一步进入血管更深处,从而提高血栓块收集效果,还能够对贴靠在血管壁处的血栓块进行刮取,进而提高取栓效果。高取栓效果。高取栓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卒中手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脑卒中手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械取栓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血管再通治疗方法,机械取栓通过微导管技术,将支架取栓装置沿下肢动脉通过体内动脉通道到达颅内动脉,然后导管前段的取栓装置主动“抓捕”堵住血管的血栓,恢复血管通畅。虽然机械取栓手术时间短,相关并发症少,但目前临床上大多数采用的取栓支架为单层结构的机械取栓支架,其在靠近或贴靠在血管壁上进行取栓时,因血栓易破碎或逸出收集网,易导致其出现血栓残留的现象,因此,如何提高血栓的收集的效率、避免破碎血栓导致新的阻塞仍是从人体取出血栓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3]为此,提出一种脑卒中手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效果极好的脑卒中手术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脑卒中手术装置,包括回收导管、取栓支架和输送管,取栓支架配合贯穿设置于回收导管内,输送管配合贯穿于取栓支架内,所述取栓支架包括依次设置的血管扩张件和第一取栓件,所述输送管内部设有互不连通的负压吸附气流腔和输气腔,所述输气腔的前端设有出气连接头,所述出气连接头与血管扩张件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输气腔的后端设有充气连接头,所述第一取栓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输送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取栓件由多个依次连接的自膨胀式网管结构连接组成,所述第一取栓件内部设置有第二取栓件,所述第二取栓件包括多个向外辐射的自膨胀式支撑架、覆膜和辅助收集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输送管固定连接,所述覆膜围设于支撑架的另一端构成圆柱形结构,所述覆膜上设有通孔,所述辅助收集件设置于覆膜的外侧壁上,所述负压吸附气流腔靠近支撑架的位置开设有多个负压吸口,所述负压吸附气流腔的后端设有负压连接头。
[0006]优选的,所述血管扩张件为充气囊。
[0007]优选的,所述充气连接头与外部充气源配合连接,所述负压连接头与外部负压源相配合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取栓件的网孔面积为1.0

3mm2,所述第一取栓件的半径为0.5

3mm。
[0009]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网孔面积为0.01

2mm2,所述支撑架的长度为0.1

2mm。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呈“几”字型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辅助收集件包括多个斜根部和圆弧端部,所述覆膜的外侧壁均匀布设多个斜根部,所述覆膜与斜根部之间存在θ夹角,所述斜根部远离覆膜的一端与圆弧端部
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θ夹角为30

60
°

[0013]优选的,所述斜根部的长度为0.5

1.5mm。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取栓件的内侧壁与圆弧端部相外切。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取栓件和第二取栓件,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既能够对血栓块起到固定作用,可有效避免血栓块在回收过程中出现脱落现象,又能够对破碎的血栓块起到较好的收集作用,避免破碎的血栓块逸出取栓支架而进入人体血流形成新的血栓块和堵塞,操作可靠方便,安全性高,大大提高了取栓手术效率,以便缩短手术时间;通过设置血管扩张件,一方面血管扩张件能够起到扩张血管和支撑的作用,适用于不同血管的管径,实用性强,另一方面血管扩张件能够阻挡血栓块脱离取栓支架后进一步进入血管更深处,从而提高血栓块收集效果,还能够对贴靠在血管壁处的血栓块进行刮取,进而提高取栓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脑卒中手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取栓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输送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脑卒中手术装置取栓前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脑卒中手术装置取栓时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回收导管1、显影结构2、充气囊3、第一取栓件4、输送管5、支撑架6、覆膜7、辅助收集件8、负压吸口9、输气腔10、出气连接头11、负压吸附气流腔12、负压连接头13、斜根部14、圆弧端部15、血管16、第二取栓件17、血栓块18。
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参考附图1

5,一种脑卒中手术装置,包括回收导管1、取栓支架和输送管5,取栓支架配合贯穿设置于回收导管1内,输送管5配合贯穿于取栓支架内,所述取栓支架包括依次设置的血管16扩张件和第一取栓件4,所述输送管5内部设有互不连通的负压吸附气流腔12和输气腔10,所述输气腔10的前端设有出气连接头11,所述出气连接头11与血管16扩张件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输气腔10的后端设有充气连接头,所述第一取栓件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输送管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取栓件4由多个依次连接的自膨胀式网管结构连接组成,所述第一取栓件4内部设置有第二取栓件17,所述第二取栓件17包括多个向外辐射的自膨胀式支撑架6、覆膜7和辅助收集件8,所述支撑架6的一端与输送管5固定连接,所述覆膜7围设于支撑架6的另一端构成圆柱形结构,所述覆膜7上设有通孔,所述辅助收集件8设置于覆膜7的外侧壁上,所述负压吸附气流腔12靠近支撑架6的位置开设有多个负压吸口9,所述负压吸附气流腔12的后端设有负压连接头13。
[0020]在本实施例中,取栓支架由血管16扩张件、第一取栓件4和第二取栓件17组成,其中,血管16扩张件为充气囊3,呈球形结构,当需要对充气囊3进行充气时,利用充气连接头与外部充气源配合连接,启动充气源,此处的充气源可为微型充气泵,在此不再限定,利用充气源通过输气腔10向充气囊3充气,使充气囊3膨胀,直至适应于实际的血管16的管径,该充气囊3在膨胀后,能够起到扩张血管16和支撑的作用;另外,在后续取栓过程中,能够阻挡血栓块18脱离取栓支架后进一步进入血管16更深处,同时,在拉回输送管5的过程中,还能够对贴靠在血管16壁处的血栓块18进行刮取,进而提高取栓效果。
[00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取栓件4由多个依次连接的自膨胀式网管结构连接组成,第一取栓件4的网孔面积为1.0

3mm2,所述第一取栓件4的半径为0.5

3mm,其中,第一取栓件4在回收导管1内被压缩时,整体体积较小,当需要取栓时,推动取栓支架使其贯穿并伸出至回收导管1外,第一取栓件4失去回收导管1的径向力约束,膨胀至体积较大的柱状结构,能够较好的固定血栓块18;同时在第一取栓件4内部设置第二取栓件17,第二取栓件17由多个向外辐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卒中手术装置,包括回收导管、取栓支架和输送管,取栓支架配合贯穿设置于回收导管内,输送管配合贯穿于取栓支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支架包括依次设置的血管扩张件和第一取栓件,所述输送管内部设有互不连通的负压吸附气流腔和输气腔,所述输气腔的前端设有出气连接头,所述出气连接头与血管扩张件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输气腔的后端设有充气连接头,所述第一取栓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输送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取栓件由多个依次连接的自膨胀式网管结构连接组成,所述第一取栓件内部设置有第二取栓件,所述第二取栓件包括多个向外辐射的自膨胀式支撑架、覆膜和辅助收集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输送管固定连接,所述覆膜围设于支撑架的另一端构成圆柱形结构,所述覆膜上设有通孔,所述辅助收集件设置于覆膜的外侧壁上,所述负压吸附气流腔靠近支撑架的位置开设有多个负压吸口,所述负压吸附气流腔的后端设有负压连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扩张件为充气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连接头与外部充气源配合连接,所述负压连接头与外部负压源相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重庆市急救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