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耀琪专利>正文

太阳能高温相变储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105 阅读:4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太阳能高温相变储热器,解决已有装置稳定性差,产能效率低,使用不方便,适用不的问题。储热器(1)的壳体(17)与耐高温筒(19)之间有隔热层(18),耐高温筒(19)内均布有导热网格(11)或泡沫金属,耐高温筒内均布有输出热管(20)或输入热管(10)或/和输热管(5),所述导热网格是导热丝或导热片构成的有空隙的立体结构,或者由导热材料加工成的有空隙的结构,导热网格或泡沫金属的空隙内填充有储热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利用太阳能的装置有关,尤其与利用太阳能高温储热的装 置有关。 ,
技术介绍
己有的太阳能高温储热材料利用高温相变储热,材料储热时为液 相,放热后转为为固相,体积收縮大,使储能容器易发生热松脱和热斑 斑现象,稳定性差,导热效率低,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容器稳定性高,热导率高,成本低,使 用方便的太阳能高温相变储热器。 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太阳能高温相变储热器,储热器1的壳体17与耐高温筒19之间有隔热层18,耐高温筒19内均布有导热网格11或泡沫金属,耐高 温筒内均布有输出热管20或输入热管10或/和输热管5,所述导热网格 是导热丝或导热片构成的有空隙的立体结构,或者由导热材料加工成的 有空隙的结构,导热网格或泡沬金属的空隙内填充有储热材料。耐高温筒内有输热管5延伸出壳体17与换热器2连接,换热器2 的壳体17内有换热腔30和集热腔22,集热腔22的上端有集热束21, 下端有开口 23,换热腔通过输热管5与耐高温筒连接,换热器2和集热 器3位于支架4上。耐高温筒内有输热管10延伸出壳体与集热器3连接,集热器3为 金属反射片或反射镜或真空吸热管,集热器3位于支架4上。所述的支架为若干个,每个支架4与集热器3和换热器2達接,所 有换热器2通过输热管5与一或多个并联或串联的个储热器1连接。所有换热器2—路通过输热管5、低温导热介质调节箱25、耐热泵 6、第1三通开关与储热器1连接,另一路通过输热管5、.高温导热介质调节箱26、第2三通开关与储热器1连接,第l、 2三通开关与用热器 84和储热器1连接,用热器与温差发器7连接。本专利技术在储热器中安装金属导热网格或泡沫金属,将储热材料融化 填充到导热网格或泡沫金属中,用输热循环管向储热器中传输热能。金 属导热网格可以是用导热丝、导热片互相连接制造的网格。也可以是用 导热材料机械加工或铸造而成的带空隙的结构。泡沫金属用发泡工艺制 造,如泡沫铜。网格的孔隙率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根据热场设计在三 维空间非线性分布。可避免体积收縮产生的弊端。将温差发电器与用热器联合使用,弥补单独使用成本高的不足。在使用储热器中储存的热能时,使用单独的输热管路。输热管路可 以是有动力的输送流态导热介质的管网,也'可以是无动力的热管。当储热器置于室内时,材料温差发电器可与储热器直接联结,将热 量释放在室内。当储热器置于室外,或者需要分布在多个地点供热时,材料温差发 电器与其联结,将热量释放到需要的地点。用热器可以是直燃式制冷装置,或者吸收式制冷空调.,这样就能向 需要的地点提供冷气。 -本专利技术稳定性高,热导率高、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适用范围广,既可满足一般家庭使用,也可组网成为满足社区使用的热 电联供装置。特别适用于处于边远无电地区的军队、农牧民使用。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之三。 图4为的联网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储热器1的壳体17与耐高温筒19之间有隔热层18,耐高温筒19 内均布导热网格11。导热网格11是导热丝或导热片编织成的有空隙的 立体结构或者用导热材料机械加工或铸造而的有空隙的结构体。空隙 内填充有储热材料。储热材料可从下表中的材料中任意选其一,融化后 填充入导热网格11的空隙。耐高温筒内均布有输出热管20和输入热管10,输入热管与输热管5连接。表1高温太阳能相变储热材料的介质热物性如下表所示:<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实施例2:如图4所示,若干换热器2连接输热管5、耐热泵6、低温导热介 质调节箱25与储热器1连接,换热器2另一路通过输热管5和高^U介 质调节箱26与储热器1连接,储热器1与用热器84或温差发电器7连 接。实施例3:储热器l的结构与实施例l相同,但直接通过输热管5、泵81、阀 83与用热器84连接,用热器与温差发电器7连接,温差'发电器经充电 器9与用电器8连接。实施例4:支架4上有双向驱动装置41和两轴承44。连杆两端支承于轴承44。 三通转接件与转轴转动配合,转轴与双向驱动装置41传动连接。集热 器3通过连接件48装于安装盘上。支架4通过联结件48与集热器3连接,支架4与换热器2连接, 换热器2通过输热管5和耐热泵6与储热器1连接。换热器2的壳体17 与腔壁29之间有隔热层28。换热腔30和集热腔22内有导热棒32,焦 热腔22^开口 23和焦热束21。权利要求1、太阳能高温相变储热器,其特征在于储热器(1)的壳体(17)与耐高温筒(19)之间有隔热层(18),耐高温筒(19)内均布有导热网格(11)或泡沫金属,耐高温筒内均布有输出热管(20)或输入热管(10)或/和输热管(5),所述导热网格是导热丝或导热片构成的有空隙的立体结构,或者由导热材料加工成的有空隙的结构,导热网格或泡沫金属的空隙内填充有储热材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器,其特征在于耐高温筒内有输热 管(5)延伸出壳体(17)与换热器(2)连接,换热器(2)的壳体(17) 内有换热腔(30)和集热腔(22),集热腔(22)的上端有集热束(21), 下端有开口 (23),换热腔通过输热管(5)与耐高温筒连接,换热器(2) 和集热器(3)位于支架(4)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器,其特征在于耐高温筒内有输入 热管(10)延伸出壳体与集热器(3)连接,集热器(3)为金属片反射 片或反射镜或真空吸热管,集热器(3)位于支架(4)上。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储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为 若干个,每个支架(4)与集热器(3)和换热器(2)连接,所有换热 器(2)通过输热管(5)与一或多个并联或串联的个储热器(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热器,其特征在于所有换热器(2) —路 通过输热管(5)、低温导热介质调节箱(25)、耐热泵(6)、第1三通 开关与储热器(1)连接,另一路通过输热管(5)、高温导热介质调节 箱(26)、第2三通开关与储热器(1)连接,第1、 2三通开关与用热 器(84)和储热器(1)连接,用热器与温差发器(7)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太阳能高温相变储热器,解决已有装置稳定性差,产能效率低,使用不方便,适用不的问题。储热器(1)的壳体(17)与耐高温筒(19)之间有隔热层(18),耐高温筒(19)内均布有导热网格(11)或泡沫金属,耐高温筒内均布有输出热管(20)或输入热管(10)或/和输热管(5),所述导热网格是导热丝或导热片构成的有空隙的立体结构,或者由导热材料加工成的有空隙的结构,导热网格或泡沫金属的空隙内填充有储热材料。文档编号H02N11/00GK101592455SQ20091005978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6日专利技术者吴耀琪 申请人:吴耀琪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太阳能高温相变储热器,其特征在于储热器(1)的壳体(17)与耐高温筒(19)之间有隔热层(18),耐高温筒(19)内均布有导热网格(11)或泡沫金属,耐高温筒内均布有输出热管(20)或输入热管(10)或/和输热管(5),所述导热网格是导热丝或导热片构成的有空隙的立体结构,或者由导热材料加工成的有空隙的结构,导热网格或泡沫金属的空隙内填充有储热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耀琪
申请(专利权)人:吴耀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