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耀琪专利>正文

太阳能点聚焦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249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太阳能点聚焦换热装置,解决已有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工质受限的问题。换热器(17)通过联接件(15)与机架(13)固连,方位角转轴(23)的一端与双向驱动器(19)的输出轴连接,双向驱动器(19)位于安装座(32)上,安装座(32)与机架(13)固连,方位角转轴(23)的另一端与位于仰角转轴(24)的连接件(28)上的轴承(25)配合,仰角转轴(24)与机座(13)上的轴承(25)配合,换热器(17)的壳体内腔隔层(20)将其分隔为集热腔(1)和换热腔(4),换热腔(4)内有导热管(3)穿过隔层(20)进入集热腔(1),换热腔(4)有工质输入管(10)和工质输出管(9),集热腔(1)有透射口(12),太阳能聚热器(14)位于方位角转轴(23)上的安装板(26)上。

Solar energy point focusing heat exchange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olar point focusing heat exchange devic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complicated structure, high cost and limited working medium of existing devices. The heat exchanger (17) through a connecting piece (15) and the frame (13) fixed azimuth axis (23) with one end of the two-way drive (19) of the output shaft, two-way drive (19) is located in the mount (32), mount (32) and the frame (13) fixed azimuth axis (23),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haft is located in elevation (24) connecting piece (28) on the bearing (25) with the elevation axis (24) and the base (13) on the bearing (25) with heat exchanger (17)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asing layer (20) of the divided into a heat collecting chamber (1) and a heat exchange chamber (4), a heat exchange chamber (4) in the heat pipe (3) through the interlayer (20) into a heat collecting chamber (1), a heat exchange chamber (4) working medium input tube (10) and the working fluid transport The heat collecting cavity (1)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port (12), and a solar energy heat collector (14) is positioned on the mounting plate (26) on the azimuth rotating shaft (23). (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利用太阳能的装置有关,尤其与太阳能点聚焦间接换热装 置有关。
技术介绍
已有的太阳能点聚焦换热器的外壳夹层有冷空气通道经内壳夹层 在焦热腔入口焦点位置处换热后从集热腔出口流出。流道形状复杂,制 造成本高,因换热工质要经过焦点位置,必须能透光,只能用空气作为 工质。由于换热区域集中在焦点位置处的高温区,高温区表面积很小, 高温区既是焦热腔也是换热腔,两者重合,换热效率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换热 效率高的太阳能点聚焦换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太阳能聚热器14与方位角转轴23连接,换热器17通过联接件15与机架13固连,方位角转轴23的一端与双向驱动器19的输出 轴连接,双向驱动器19位于安装座32上,安装座32与机架13固连, 方位角转轴23的另一端与位于仰角转轴24的连接件28上的轴承25配 合,仰角转轴24与机座13上的轴承25配合,换热器17的壳体内腔隔 层20将其分隔为集热腔1和换热腔4,换热腔4内有导热管3穿过隔层 20进入集热腔1,换热腔4有工质输入管10和工质输出管9,集热腔l 有透射口 12,太阳能聚热器14位于方位角转轴23上的安装板26上, 太阳能聚热器14的反射镜面的焦点位于集热腔1内。导热管3位于集热腔1的端头有集热头2,位于换热腔的管体上有 换热翅片或针5,集热头2为圆锥体,其正对喇叭形透射口 12的底面为 曲面21,曲面21上有若干集热针22成束布置,太阳能聚热器14的反 射镜面的焦点位于集热针束内。集热器17的壳体由外壳8、隔热层7和内壳6组成,内壳6为陶瓷结构,工质输入管IO在换热腔底端径向布置,有动力装置ll,工质 输出管9在换热腔上端轴向布置。太阳能点聚焦换热装置组成阵列,所有的工质输出管9与同一集热 管18连接。双向驱动器19的壳体33内有第一电机30通过第一减速器31与传 动轴34传动连接,传动轴34通过联轴器37与与方位角转轴23连接, 壳体33放置于安装座32上,安装座32的底盘上有第二电机38通过第 二减速器39与竖向移动装置传动连接,竖向移动装置的竖向移动件42 与壳体33接触。方位传感器35有两个检测板,第一检测板安装在方位角转轴23上, 第二检测板安装在仰角转轴24上,第一检测板的输出经信号控制器36 与第一电机30连接,第二检测板的输出经信号控制器36与第二电机38 连接。所说的竖向移动装置为蜗轮蜗杆传动装置或螺旋传动机构。所说的螺旋传动机构的竖向移动件42为螺杆与安装座32上的固 连的螺套螺纹配合,螺杆42通过滑键与第一伞齿轮41轴向滑动和周向 转动配合,第一伞齿41与第二减速器39输出轴上的第二伞齿轮啮合, 第一伞齿轮41可转动地连接于安装座32上。双向驱动器19的壳体33内有第一电机30通过第一减速器31与 传动轴34传动连接,传动轴34与方位角转轴23连接,壳体33放置于 安装座32上,安装座32有水平转盘与竖向螺杆螺纹连接,竖向螺杆的 上端与壳体33的底板接触。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集热控和换热腔分别设置,集热头 位于集热腔便于收集焦点所在高温区的热量并立即传给换热腔的工质。 由于换热工质不进入焦点区域,可采用多种材料组成的液态,液一固态, 气一固态,固一液一气态混合工质,工质不受透光的限制,传热效率高。集热控利用幅热和传导换热,换热效率高。焦点位于立体空间结构 的集热针束内,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不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机架结构图。图3为换热器结构图。图4为双向驱动器结构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阵列装置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机座13的横梁上有安装座32,双向驱动器19靠自重放置于安装座 32的凹槽内。双向驱动器19的一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方位角转轴23 连接,机座13上有轴承25与仰角转轴24配合,仰角转轴24上的连接 件28上的轴承25与方位角转轴23配合。方位角转轴23上有联接件26 与太阳能聚热器14连接。换热器17的壳体由外壳8、隔热层7、陶瓷结构内壳6组成。其内 腔有隔层20将其分隔为集热腔1和换热腔4。导热管3的主体上有换热 翅片5位于换热腔内,其一端穿过隔层20位于集热腔1内,其端部有 集热头2。集热头2为锥体,其底面为曲面21,固连有成束的集热针22 形成集热空间。太阳能聚热器14的反射镜面的焦点位于集热腔内的集 热针束内。集热腔内层有反光涂层,反光涂层为涂料层或粘结在集热腔 内的反光材料层。集热腔1有透射口12。换热腔4有工质输入管IO和 工质输出管9。工质输入管10上有动力装置11。工质输出管9与集热 管18连接。若干集热装置组成阵列。集热头2和焦热针束由高效导热材料(金属、合金或者其它配方材料) 制作,与焦点接触部分制作成曲面形状,或者多曲面形状,以最大程度地 与焦点处的热源接触。换热翅片5可以为片状,也可以为针状。最好制作成三维曲面或者曲 线形状,以扩大换热面积。隔热层7由耐高温矿物绵制作,也可以是其它耐高温隔热材料。工质可以是气态,也可以是液态,或者固体微粒态。以及它们的混合、 化合状态。动力装置ll可以是风扇,也可以是泵透射口可以直接棵露,也可以安装透明材料,以起到防止集热腔受外 部污染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太阳能点聚焦间接换热是这样实现的太阳能点聚焦 集热装置汇聚的能量经过透射口 12,集热焦点位于集热头2上的集热针 束构成的空间中,集热头位于集热腔l中。集热腔设计为小孔结构,使得 焦点部分的辐射热尽量不向外部反射。这样,就使得热能经热传导和热幅 射作用通过导热管3传输到换热腔4中。输热工质通过工质输入管10和动力装置11,输入换热腔,与换热翅片充分接触获取热能,经工质输出管9将热能传输到热负载中。双向驱动器由如下件构成19、双向驱动器壳体;30、转动电机;31、转动减速器;32、安装 座;33、壳体;34、转动轴;35、方位传感器;36、信号控制器;37、 联轴器;38、移动电机;39、移动减速器;41、圆锥齿轮对;42、移 动机构。转动电机30、转动减速器31、信号控制器36安装在双向驱动 器壳体19上,双向驱动器19位于安装座32的凹槽中。方位传感器有两个检测板,左右平衡检测板安装在转动轴23 上,前后平衡检测板安装在转动轴24上。移动电机38、移动减速器39、移动机构42安装在安装座32 上。圆锥齿轮对一个与移动减速器输出轴联接, 一个安装在移动机 构上。移动机构42可以是电动螺旋机构,也可以是蜗轮齿条机构,也可以是手动螺旋机构。图4所示的是电动螺旋机构。这时圆锥齿轮之一安装在螺杆上, 以滑键的方式联结,使得螺杆在做轴向移动时,圆锥齿轮保持在与 另一齿轮配合的位置。当移动机构为蜗轮齿条机构时,移动电机驱动蜗轮使得齿条上 下移动。当移动机构为手动机构时,称动机构为螺旋机构,在螺杆上安 装转盘,转动转盘即驱动螺杆上下运动。转盘上有刻度,指示移动 的位置。方位传感器的工作方式是这样的 本系统为双轴跟踪,主要工作原理为不平衡光的检测和控制两部分在第一、二检测板的平面板的两边安装一定数量的光敏电阻,并将 第一、二检测板互相垂直分别安装于方位角转轴23和仰角转轴24上。 第一检测板测经度偏差,第二检测板测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太阳能点聚焦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器(17)通过联接件(15)与机架(13)固连,方位角转轴(23)的一端与双向驱动器(19)的输出轴连接,双向驱动器(19)位于安装座(32)上,安装座(32)与机架(13)固连,方位角转轴(23)的另一端与位于仰角转轴(24)的连接件(28)上的第一轴承(25)配合,仰角转轴(24)与机座(13)上的第二轴承(25)配合,换热器(17)的壳体内腔隔层(20)将其分隔为集热腔(1)和换热腔(4),换热腔(4)内有导热管(3)穿过隔层(20)进入集热腔(1),换热腔(4)有工质输入管(10)和工质输出管(9),集热腔(1)有透射口(12),太阳能聚热器(14)位于方位角转轴(23)上的安装板(26)上,太阳能聚热器(14)的反射镜面的焦点位于集热腔(1)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耀琪
申请(专利权)人:吴耀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