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4632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及方法,该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包括:主船体,其在中部形成有容纳空间,并且所述主船体设置有将所述容纳空间与外部连通的上敞口和前敞口;垃圾筐,其被配置为可由所述上敞口升降进出容纳空间,垃圾筐设置有沥水孔和与前敞口对应的垃圾收集口;以及,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主船体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垃圾筐升降至设定高度。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控制垃圾筐在不同的工作过程中升降调节高度,而相应提升主船体的行驶速度、单次垃圾清运量、可收集清运垃圾的种类等,进而有效提升垃圾清运效率。有效提升垃圾清运效率。有效提升垃圾清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面垃圾收集
,具体涉及一种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内河或景区湖泊等环境下水面经常出现垃圾杂物,包括会大量繁殖的藻类、掉落的树叶、被人扔入的水瓶、塑料袋等杂物,为保持卫生与美观,就会安排人员定期打捞,一般采用人工驾驶木船使用捞网打捞的方式。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城市中景区湖泊数量显著增多、水质治理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相应出现了专门针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清洁的设备。此类设备一般包括主船体,在主船体上设置垃圾收集筐,在主船体行驶于水面的过程中使得水面垃圾自动流入垃圾收集筐内。进一步的,还有一些设备会为主船体配备两条牵引船,在收集垃圾时,两条牵引船位于主船体的前部且通过漂浮带与主船体连接,在两条漂浮带之间围设形成半包围圈,该半包围圈能够带动内部的水面垃圾向主船体汇聚,从而加快垃圾清运速度,也能够尽可能地防止遗漏。
[0003]然而此类设备在应用时还存在垃圾清运效率较低、针对不同的漂浮垃圾清运能力较差等问题,难以满足城市对于内河或景区湖泊等水域垃圾清运日渐增长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及方法。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包括:主船体,其在中部形成有容纳空间,并且所述主船体设置有将所述容纳空间与外部连通的上敞口和前敞口;垃圾筐,其被配置为可由所述上敞口升降进出容纳空间,垃圾筐设置有沥水孔和与所述前敞口对应的垃圾收集口;以及,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主船体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垃圾筐升降至设定高度。
[0006]应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专利技术人经过分析研究与实验发现目前此类水面垃圾清运设备之所以垃圾清运效率较低,主要是由于下述两方面原因造成的:1、受城市内河或景区湖泊面积的限制,此类设备的宽度尺寸难以设计较大,而高度尺寸受水上桥洞的影响也无法设计较大,最终影响垃圾收集筐的尺寸,最终造成单次垃圾清运量无法提升,针对同一片水域需要往返多次清运,使得垃圾清运效率较低;2、在未进行垃圾收集清运工作时,主船体的行驶速度较慢、往返时间较长,使得垃圾清运效率降低,在垃圾筐内收集满垃圾后的返程过程中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0007]应用本专利技术时,通过设置驱动机构来驱动垃圾筐升降至设定高度,这样在未进行垃圾收集清运工作时就可以将垃圾筐抬升至脱离水面,减小垃圾筐浸入水下的部分与水之间的阻力,尤其是在垃圾筐内收集满垃圾的返程过程中,可有效减少水的阻力,加快主船体的行驶速度,减少工作往返时间,从而可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清运次数,提升垃圾清运效率。另外,由于垃圾筐可升降,就能够在设计时将垃圾筐的高度尺寸设计的较大,当需要通过低
矮桥洞时就控制垃圾筐下降避让即可,从而可提高单次垃圾清运量,对于同一片水域而言可减少清运次数,进而提升垃圾清运效率。
[0008]不同种类的漂浮垃圾浸入水面的深度不同,应用本专利技术时由于可控制垃圾筐升降,可根据垃圾浸入水面的深度来调节垃圾筐的高度,这样针对不同的垃圾可适应性的调节垃圾筐的高度,使其能够胜任更多种类垃圾的清运工作,提升该清运装置的应用范围。
[0009]可选的,所述设定高度至少包括第一设定高度和第二设定高度,所述垃圾筐位于所述第一设定高度时脱离水面,所述垃圾筐位于所述第二设定高度时至少部分浸入水下。
[0010]可选的,所述主船体为双体结构,所述主船体包括左侧船体和右侧船体,所述左侧船体和右侧船体通过横向连杆固定连接在一起;至少部分所述横向连杆位于所述主船体的底部,所述垃圾筐的底部与位于所述主船体底部的横向连杆接触时浸入水下最深,所述垃圾筐浸入水下的最大深度值为H,H≥20cm。垃圾筐浸入水下深度越深,其可适配收集垃圾的种类越多,其收集水面垃圾的效率也越高(此处原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
[0011]可选的,所述垃圾筐包括内部收集筐和外部支撑架,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外部支撑架连接并通过驱动外部支撑架升降而带动垃圾筐整体升降。设置外部支撑架,便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垃圾筐进行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外部支撑架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支撑横梁、侧挡梁和后挡梁,所述支撑横梁位于内部收集筐的下方,所述侧挡梁位于内部收集筐的左右两侧,所述后挡梁位于内部收集筐的后方。通过设置支撑横梁、侧挡梁和后挡梁可对内部收集筐形成有效的围挡,避免内部收集筐发生较大晃动。
[0013]可选的,所述内部收集筐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外部支撑架上。将两者设计为可拆卸连接,这样在完成收集垃圾返回靠岸时,可方便地将内部收集筐取下到岸上,便于对收集的垃圾进行转运处理,也便于对内部收集筐进行清洁处理。
[0014]可选的,所述外部支撑架包括位于所述内部收集筐下方的支撑横梁,所述内部收集筐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便于两者进行水平滑移的滑动结构。先将垃圾筐升高,再将内部收集筐与支撑横梁拆开,之后通过推拉内部收集筐即可将两者完全分离,并将内部收集筐移动至岸上,设置的滑动结构可使得上述操作更加便捷,同时避免损坏垃圾筐。
[0015]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和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与垃圾筐连接并用于将动力传递至垃圾筐,以驱动垃圾筐升降至设定高度。
[0016]可选的,所述动力源为绞盘,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滑轮组与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绞盘及垃圾筐连接。选用绞盘、轮滑组与钢丝绳的方案可通过轮滑组改变力的传递方向,从而在控制垃圾筐升降的过程中,传动结构的动作不会在容纳空间以外的位置产生占位,减少空间的占用对于其它船体部件的设置尤为有利。
[0017]可选地,所述滑轮组包括设置在主船体上的定滑轮和固定设置在垃圾筐上的动滑轮,所述钢丝绳由所述绞盘伸出并依次穿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并且所述钢丝绳的末端定位于所述主船体上。
[0018]可选的,所述动力源为线性顶升设备,所述传动结构为刚性连接件,所述刚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线性顶升设备及垃圾筐连接。
[0019]可选的,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滑轨,所述垃圾筐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滑轨相适配的滚轴。通过设置限位滑轨和滚轴可限制垃圾筐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减
少限位结构的自身磨损,延长其使用时长。
[0020]可选的,所述水面垃圾清运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源停止工作的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的检测单元;所述设定高度包括上限位高度和下限位高度,所述垃圾筐升降至所述上限位高度和下限位高度时均能够触发所述检测单元向控制单元发出信号,所述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信号时控制动力源停止工作。通过设置控制单元和检测单元,可控制垃圾筐在升降至上限位高度和下限位高度时就被检测到,控制单元就会控制动力源停止工作,防止垃圾筐过度升降造成动力源或传动结构的损坏。
[0021]可选的,所述水面垃圾清运装置还包括两条牵引船,两条所述牵引船均通过漂浮带与主船体连接,所述前敞口和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船体(1),其在中部形成有容纳空间(10),并且所述主船体(1)设置有将所述容纳空间(10)与外部连通的上敞口(11)和前敞口(12);垃圾筐(2),其被配置为可由所述上敞口(11)升降进出容纳空间(10),所述垃圾筐(2)设置有沥水孔和与所述前敞口(12)对应的垃圾收集口(200);以及,驱动机构(3),其设置于所述主船体(1)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垃圾筐(2)升降至设定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高度至少包括第一设定高度和第二设定高度,所述垃圾筐(2)位于所述第一设定高度时脱离水面,所述垃圾筐(2)位于所述第二设定高度时部分浸入水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1)为双体结构,所述主船体(1)包括左侧船体(14)和右侧船体(15),所述左侧船体(14)和右侧船体(15)通过横向连杆(16)固定连接在一起;至少部分所述横向连杆(16)位于所述主船体(1)的底部,所述垃圾筐(2)的底部与位于所述主船体(1)底部的横向连杆(16)接触时浸入水下最深,所述垃圾筐(2)浸入水下的最大深度值为H,H≥20c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筐(2)包括内部收集筐(20)和外部支撑架(21),所述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与外部支撑架(21)连接并通过驱动外部支撑架(21)升降而带动垃圾筐(2)整体升降,并且所述内部收集筐(20)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外部支撑架(21)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支撑架(21)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支撑横梁、侧挡梁和后挡梁,所述支撑横梁位于内部收集筐(20)的下方,所述侧挡梁位于内部收集筐(20)的左右两侧,所述后挡梁位于内部收集筐(20)的后方。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支撑架(21)包括位于所述内部收集筐(20)下方的支撑横梁,所述内部收集筐(20)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便于两者进行水平滑移的滑动结构。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动力源和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与垃圾筐(2)连接并用于将动力传递至垃圾筐(2),以驱动垃圾筐(2)升降至设定高度。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为绞盘(30),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滑轮组(31)与钢丝绳(32),所述钢丝绳(32)连接在绞盘(30)与垃圾筐(2)之间。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31)包括设置在主船体(1)上的定滑轮和固定设置在垃圾筐(2)上的动滑轮,所述钢丝绳(32)由所述绞盘(30)伸出并依次穿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并且所述钢丝绳(32)的末端定位于所述主船体(1)上。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10)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滑轨(13),所述垃圾筐(2)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滑轨(13)相适配的滚轴(210)。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垃圾清运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源停止工作的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的检测单元(4);
所述设定高度包括上限位高度和下限位高度,所述垃圾筐(2)升降至所述上限位高度和下限位高度时均能够触发所述检测单元(4)向控制单元发出信号,所述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信号时控制动力源停止工作。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垃圾清运装置还包括两条牵引船(5),两条所述牵引船(5)均通过漂浮带(6)与主船体(1)连接,所述前敞口(12)和垃圾收集口(200)的尺寸均被配置为能够供所述牵引船(5)和漂浮带(6)进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峰杜成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鲲云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