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沫灭火剂消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446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泡沫灭火剂消泡装置,包括上定位罩、电机和吸沫罩,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上定位罩的顶部中间,所述上定位罩的下方设置有回流罩,该回流罩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且所述回流罩的顶部与所述上定位罩连通,所述上定位罩的底部外沿周向设置有固定翼片,所述吸沫罩设置于所述回流罩的下方,且与所述回流罩连通;所述吸沫罩的顶部设置有导沫管,所述导沫管插入所述回流罩内部。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导沫管内设置压缩导料结构,可在泡沫沿导沫管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挤压泡沫,消除泡沫中的较大气泡,减小了泡沫体积,使得泡沫进入回流罩后更加细密,从而提高分散部分散泡沫的效率,避免泡沫瞬时发泡量过大而导致泡沫溢出。溢出。溢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沫灭火剂消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消泡器
,具体涉及一种泡沫灭火剂消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消泡器主要用于消除易起泡液体在灌装、转移过程中液体顶部产生的泡沫。在灌装过程中,若液体顶部产生的泡沫较多,泡沫会经灌装口溢出,造成工作现场污染、物料浪费等。常规的消泡器通常由电机、吸入结构和回流结构组成,其中吸入结构用于吸入泡沫,而后进入回流结构,并且在回流结构中与电机带动的扇叶接触,通过扇叶将泡沫甩出至回流结构的内壁上,在甩出和碰撞的过程中,分解泡沫。但是在发泡倍数较高的物料灌装时(如泡沫灭火剂),由于产生的泡沫较多,且泡沫中气泡的大小分布不均匀,导致灌装过程中的瞬时泡沫量较大,常规的消泡器在消泡过程中往往难以快速消除泡沫,导致容器的上层容易出现泡沫残留,因此依然存在泡沫溢出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泡沫灭火剂消泡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可对泡沫进行压缩,消除泡沫中的大型气泡,进而提高消泡效率,减少容器中的泡沫残留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泡沫灭火剂消泡装置,包括上定位罩、电机和吸沫罩,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上定位罩的顶部中间,所述上定位罩的下方设置有回流罩,该回流罩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且所述回流罩的顶部与所述上定位罩连通,所述上定位罩的底部外沿周向设置有固定翼片,所述吸沫罩设置于所述回流罩的下方,且与所述回流罩连通;
[0006]所述吸沫罩的顶部设置有导沫管,所述导沫管插入所述回流罩内部;
[0007]所述回流罩的内侧设置有分散部,该分散部的中心处设置有连接所述电机的转轴;
[0008]所述导沫管的内侧设置有压缩导沫结构,所述压缩导沫结构套在所述转轴外侧。
[0009]作为优选,所述压缩导沫结构为压缩绞龙,该压缩绞龙的螺距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所述压缩绞龙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导沫管长度的3/4。
[0010]作为优选,所述压缩绞龙的层数不小于3层,且该压缩绞龙最顶端一层的螺距不大于最下端一层螺距的1/2。
[0011]作为优选,所述压缩绞龙的外沿与所述导沫管的内壁间距不大于5mm。
[0012]作为优选,所述分散部由套管和分散叶片组成,所述分散叶片至少设置有6片,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套管的外侧周向,所述分散叶片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导沫管的半径。
[0013]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叶片的底部边沿与所述导沫管的顶部间距不大于5mm,且所述分散叶片的端部延伸出所述导沫管的外沿不小于50mm,该分散叶片的端部与所述回流罩的内壁间距不大于100mm。
[0014]作为优选,所述导沫管的外壁通过不锈钢条与所述回流罩的内壁焊接配合,所述不锈钢条设置有多根,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导沫管的周向表面。
[0015]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导沫管内设置压缩导料结构,可在泡沫沿导沫管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挤压泡沫,消除泡沫中的较大气泡,减小了泡沫体积,使得泡沫进入回流罩后更加细密,从而提高分散部分散泡沫的效率,避免泡沫瞬时发泡量过大而导致泡沫溢出。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分散部和吸沫罩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中A

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3]1、吸沫罩;2、回流罩;3、固定翼片;4、上定位罩;5、电机;6、导沫管;7、分散部;8、转轴;9、压缩绞龙。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5]参见图1

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泡沫灭火剂消泡装置,包括上定位罩4、电机5和吸沫罩1,所述电机5安装于所述上定位罩4的顶部中间,所述上定位罩4的下方设置有回流罩2,该回流罩2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且所述回流罩2的顶部与所述上定位罩4连通,所述上定位罩4的底部外沿周向设置有固定翼片3,所述吸沫罩1设置于所述回流罩2的下方,且与所述回流罩2连通,吸沫罩1为倒扣的漏斗形结构;
[0026]所述吸沫罩1的顶部设置有导沫管6,导沫管6的长度为150mm

200mm,所述导沫管6插入所述回流罩2内部;导沫管6、吸沫罩1、回流罩2和上定位罩4均为不锈钢材料,压缩绞龙9与分散部7也均为不锈钢材料,以保证在长时间使用时的耐腐蚀性;
[0027]所述回流罩2的内侧设置有分散部7,该分散部7的中心处设置有连接所述电机5的转轴8,该转轴8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5的电机5轴;所述分散部7由套管和分散叶片组成,所述分散叶片至少设置有6片,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套管的外侧周向,所述分散叶片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导沫管6的半径;所述分散叶片的底部边沿与所述导沫管6的顶部间距不大于5mm,且所述分散叶片的端部延伸出所述导沫管6的外沿不小于50mm,该分散叶片的端部与所述回
流罩2的内壁间距不大于100mm;压缩绞龙9将导沫管6内的泡沫向上输送至分散部7后,经首先与分散叶片接触,并沿分散叶片向外侧“甩出”在甩出过程中,气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分解大部分,剩余的气泡继续向分散叶片的外侧运动,直至与回流罩2的内壁接触,通过与回流罩2的内壁碰撞而消除,并最终形成液态的产品,最终经回流罩2的底部回流至吸沫罩1的上方,并进入容器内,该部分内容为现有技术,其具体原理为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赘述;
[0028]所述导沫管6的内侧设置有压缩导沫结构,所述压缩导沫结构套在所述转轴8外侧;所述压缩导沫结构为压缩绞龙9,该压缩绞龙9的螺距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所述压缩绞龙9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导沫管6长度的3/4,压缩绞龙9的长度优选为与导沫管6的长度一致,以便于使得压缩绞龙9的运动距离足够长;所述压缩绞龙9的层数不小于3层,即3圈,且该压缩绞龙9最顶端一层的螺距不大于最下端一层螺距的1/2;可将压缩绞龙9的圈数设置为5圈,且顶层的螺距为底层螺距的1/3,如此设置后,在泡沫经吸沫罩1进入导沫管6后,可在压缩绞龙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沫灭火剂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位罩(4)、电机(5)和吸沫罩(1),所述电机(5)安装于所述上定位罩(4)的顶部中间,所述上定位罩(4)的下方设置有回流罩(2),该回流罩(2)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且所述回流罩(2)的顶部与所述上定位罩(4)连通,所述上定位罩(4)的底部外沿周向设置有固定翼片(3),所述吸沫罩(1)设置于所述回流罩(2)的下方,且与所述回流罩(2)连通;所述吸沫罩(1)的顶部设置有导沫管(6),所述导沫管(6)插入所述回流罩(2)内部;所述回流罩(2)的内侧设置有分散部(7),该分散部(7)的中心处设置有连接所述电机(5)的转轴(8);所述导沫管(6)的内侧设置有压缩导沫结构,所述压缩导沫结构套在所述转轴(8)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泡沫灭火剂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导沫结构为压缩绞龙(9),该压缩绞龙(9)的螺距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所述压缩绞龙(9)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导沫管(6)长度的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泡沫灭火剂消泡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峰王辉强韩彩凤李洙青代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浪潮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