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394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筒体、环保处理组件、用于加入絮凝剂的加药组件和用于清理絮状物沉淀的清污组件;所述的筒体上部设有进水管;所述的筒体底面设有出水管;所述的环保处理组件固定在筒体上;所述的加药组件固定在筒体顶面;所述的清污组件固定在筒体底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环保处理组件根据处理筒设置为闭环的圆周设置,节省空间利用,方便各区域之间的沟通,缩小装置体积,使得本装置更方便使用;处理筒侧面设置固定夹,通过固定夹将装置安装在箱壁处,方便装置的工作,处理筒通过盖板与密封圈进行密封安装,方便对装置检修的同时,避免各处理空间串联流通。间串联流通。间串联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商业发展的需要,养殖水生生物的养殖水箱得到广泛的使用,这种水箱因为体积原因不能连通活水,因此不能保证水体的洁净以及含氧量,需要借助净化处理装置对该水体进行净化处理。
[0003]现有技术中,净化装置通常是一个可以实现水体流动的装置,这种装置通过虹吸原理或者小型水泵在水箱中形成流动闭环,通过水体的流动保证含氧量,但是现有装置所形成的水流很小,能溶解的氧气有限,同时水体因为生物长期生存的原因导致内部含有很多杂质和好氧真菌,这些是小型处理装置无法解决的,因此水箱中的水还是需要定期清理更换,耗费时间且浪费水资源,并且该处理装置只能满足少量小型生物的养殖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中的至少一种而提供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可以实现对水箱中养殖污水的洁净处理,并对该水体内好氧生物进行处理,保证含氧量,并能持续使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筒体、环保处理组件、用于加入絮凝剂的加药组件和用于清理絮状物沉淀的清污组件;
[0007]所述的筒体上部设有进水管;所述的筒体底面设有出水管;所述的环保处理组件固定在筒体上;所述的加药组件固定在筒体顶面;所述的清污组件固定在筒体底面;
[0008]所述的环保处理组件包括加药池,以及两两接触的缺氧处理池、厌氧池和泥膜共生好氧池;所述的加药池位于筒体正中央;所述的缺氧处理池、厌氧池和泥膜共生好氧池位于加药池外表面和筒体内表面之间;所述的进水管通入加料池中;所述的出水管与泥膜共生好氧池连通;所述的加药池由第一隔板围成,第一隔板上设有3块延伸至筒体内表面的挡板;两两相邻的隔板和筒体围成的三块区域分别为缺氧处理池、厌氧池和泥膜共生好氧池。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加药组件包括加药斗;所述的加药斗位于筒体顶面,与加药池相连通;所述的加药池与缺氧处理池接触的一侧的底部设有与缺氧处理池连通的第一连通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清污组件包括清污侧板;所述的清污侧板位于筒体底面,与设置在加药池底部的清污口滑动连接,清污侧板的表面设有橡胶垫;所述的清污口上设有与清污侧板滑动连接滑轨。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筒体和加药斗之间设有嵌入筒体的盖板;所述的筒体和盖板之间设有密封圈。具体来说,盖板靠近筒体一侧设有限位条,限位条与筒体相适配,嵌入筒体中。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加药斗包括用于存储药剂的储料箱、用投放药剂的投放管道和用于控制投放管道开口大小的控制插板;所述的投放管道一端与加料斗相连,另一端与加药池相连通;所述的控制插板设置在投放管道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缺氧处理池与厌氧池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二隔板的上部设有溢流孔;所述缺氧处理池和厌氧池的内侧设置有负压处理管。
[0014]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池与泥膜共生好氧池交界处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的第二隔板的底部设有溢流孔。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泥膜共生好氧池的内壁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与设置在筒体外侧壁上的空压机相连通。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筒体侧面设有便于固定装置的固定夹。固定夹位于筒体上部。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水管位于筒体外侧的部分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控流球阀。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用于水箱养殖系统的水体更新系统,通过将水箱中弱氧含量的水吸入处理筒内,首先需要处理的污水直接通入加药池中,通过加药斗向其中加入中和药剂,使污水中小颗粒的杂质形成絮状物沉淀,初处理的水再通过第一连通口进入缺氧处理池,再经过厌氧池,进行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处理,最后通入泥膜共生好氧池进行溶解氧气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水体中富含氧气,并经过出水管回输到水箱中。
[0020](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环保处理组件根据处理筒设置为闭环的圆周设置,节省空间利用,方便各区域之间的沟通,缩小装置体积,使得本装置更方便使用;处理筒侧面设置固定夹,通过固定夹将装置安装在箱壁处,方便装置的工作,处理筒通过盖板与密封圈进行密封安装,方便对装置检修的同时,避免各处理空间串联流通。
[0021](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设置加药斗根据水体情况进行加药调节,而絮状物沉淀通过清污侧板进行清理,从而在对水体进行净化曝气的同时去除水体内小颗粒的污染,保持水体的洁净,避免水体中大量好氧微生物的繁衍影响水体环境。
[0022](4)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在缺氧处理池与厌氧池中设置负压处理管,通过在空间内形成负压以去除水体中溶解的空气,使得好氧微生物难以生存,从而清除水体中过多的好氧微生物,而在泥膜共生好氧池中对水体进行曝气,增加水体的溶氧量,使得经过本装置回流的水体中富含充裕的氧气,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1中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0024]图2为实施例1中环保处理组件的示意图;
[0025]图3为实施例1中缺氧处理池及加药清污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实施例1中泥膜共生好氧池及加药清污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实施例1中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的剖面图;
[0028]图中标号所示:1

处理筒;2

出水管;3

进水软管;4

环保处理组件;401

加药池;4011

第一隔板;4012

第一连通口;402

缺氧处理池;4021

第二隔板;403

厌氧池;404

泥膜共生好氧池;4041

曝气管;4042

空压机;5

加药组件;501

加药斗;5011

储料箱;5012

投放管道;5013

控制插板;502

清污侧板;6

盖板;7

限位条;8

固定夹;9

控流球阀;10


质连接管;11

滑轨;12

溢流孔;13

负压处理管;14

第三隔板;15

清污组件;1501清污口;1502

清污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筒体(1)、环保处理组件(4)、用于加入絮凝剂的加药组件(5)和用于清理絮状物沉淀的清污组件(15);所述的筒体(1)上部设有进水管;所述的筒体(1)底面设有出水管(2);所述的环保处理组件(4)固定在筒体(1)上;所述的加药组件(5)固定在筒体(1)顶面;所述的清污组件(15)固定在筒体(1)底面;所述的环保处理组件(4)包括加药池(401),以及两两接触的缺氧处理池(402)、厌氧池(403)和泥膜共生好氧池(404);所述的加药池(401)位于筒体(1)正中央;所述的缺氧处理池(402)、厌氧池(403)和泥膜共生好氧池(404)位于加药池(401)外表面和筒体(1)内表面之间;所述的进水管通入加料池中;所述的出水管(2)与泥膜共生好氧池(40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药组件(5)包括加药斗(501);所述的加药斗(501)位于筒体(1)顶面,与加药池(401)相连通;所述的加药池(401)与缺氧处理池(402)接触的一侧的底部设有与缺氧处理池(402)连通的第一连通口(40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污组件(15)包括清污侧板(1502);所述的清污侧板(1502)位于筒体(1)底面,与设置在加药池(401)底部的清污口(1501)滑动连接;所述的清污口(1501)上设有与清污侧板(1502)滑动连接滑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东苏姜欣彤王思奇陈铭雷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