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管菌群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367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呼吸管菌群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包括:呼吸管弹性护套,用于套设并密封于呼吸管外壁;真空检测盒,真空检测盒内部真空并分隔成若干相互隔离的真空检测室,每个真空检测室内均设置有气体成分检测试纸;以及中间连接件,连接于呼吸管弹性护套和真空检测盒之间;中间连接件内设置有活动针筒组件,活动针筒组件可伸入至呼吸管弹性护套和真空检测盒内以将二者连通;真空检测盒与中间连接件密封连接并可转动。所述检测方法基于检测装置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与呼吸管配套使用,无需外接检测设备,可辅助医护人员判断呼吸管内菌群滋生情况,进而为更换呼吸管提供依据。进而为更换呼吸管提供依据。进而为更换呼吸管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呼吸管菌群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具体是一种呼吸管菌群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医学领域,呼吸管是氧气机、呼吸机等医学设备常用的输气管路,其大多用于为患者输送氧气以辅助治疗。
[0003]在医院使用时,呼吸管因长期与病人呼吸系统相连,且部分医学设备并无较好的消毒杀菌功能,使得呼吸管在长久使用后,其内管壁会滋生部分有害细菌,如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鲍曼不动杆菌、阴沟唐杆菌等,而当这些细菌达到一定量而被患者吸入后,基于患者本身疾病或者免疫力低下问题,极易造成腹膜炎、脑膜炎、骨髓炎、菌血症和肺炎等,特别是婴幼儿和老年人更容易引发疾病。
[0004]目前,医院为解决该问题,多是通过医护人员凭自身经验来更换呼吸管,但该方式却存在:1、无法获悉呼吸管内是否存在细菌危害,从而导致呼吸管更换并无依据,无法更好的指导医护人员作业,且也会增加更换呼吸管的成本和时间;2、因无法直接观察呼吸管内细菌滋生情况,从而导致医护人员在自身判断上差异巨大,导致呼吸管更换时其内细菌已经产生或产生时间过久,同样极易引发相应疾病,从而失去更换呼吸管的作用和意义,且对病患造成的危害也无法避免。
[0005]基于此,如何在呼吸管使用过程中准确的检测管内细菌繁衍情况,从而辅助医护人员判断是否更换呼吸管,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管菌群检测装置,该呼吸管菌群检测装置能与呼吸管配套使用,无需外接检测设备,可辅助医护人员判断呼吸管内菌群滋生情况,进而为更换呼吸管提供依据。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基于该呼吸管菌群检测装置,提供了一种呼吸管菌群检测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呼吸管菌群检测装置,包括:呼吸管弹性护套,用于套设并密封于呼吸管外壁;真空检测盒,所述真空检测盒内部真空并分隔成若干相互隔离的真空检测室,每个所述真空检测室内均设置有气体成分检测试纸;以及,中间连接件,连接于呼吸管弹性护套和真空检测盒之间;其中,所述中间连接件内设置有活动针筒组件,活动针筒组件可伸入至呼吸管弹性护套和真空检测盒内以将二者连通;所述真空检测盒与中间连接件密封连接并可转动,以将任意真空检测室转动至与所述活动针筒组件连通。
[0008]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中间连接件中部设置有活动内腔,活动内腔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呼吸管弹性护套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贯穿中间连接件并朝向真空检测盒;所述活动针筒组件位于活动内腔并可在活动内腔内平移,并伸出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将呼吸管弹性护套和真空检测盒相互连通。
[0009]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活动针筒组件包括第一针筒和第二针筒,第一针筒可平移并通过第一通孔伸出至呼吸管弹性护套内部,所述第二针筒可平移并通过第二通孔伸出至真空检测盒内部。
[0010]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针筒和第二针筒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活动内腔顶部贯穿中间连接件并位于贯穿口位置密封设置有密封弹性封片;所述滑块伸入至贯穿口位置。
[0011]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中间连接件外壁位于第二通孔的孔口位置设置有弹性硅胶,弹性硅胶中部形成与第二通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弹性硅胶朝向真空检测盒的一侧形成与真空检测盒外壁相同弧度的弧形面。
[0012]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中间连接件设置弹性硅胶的侧壁外还设置有活动夹持件,活动夹持件包括上下两组,所述弹性硅胶设置于两组活动夹持件之间;所述真空检测盒夹持于两组活动夹持件之间并挤压弹性硅胶,形成真空检测盒在两组活动夹持件之间圆周转动的转动密封结构。
[0013]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夹持件包括连接柱、设置于连接柱周向的夹爪,夹爪端部弯折并朝向另外一组所述活动夹持件;所述中间连接件设置弹性硅胶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L形安装槽,L形安装槽的一端贯穿至相邻侧壁形成退位缺口;所述连接柱和夹爪位于所述L形安装槽内,且所述连接柱一端贯穿所述中间连接件并部分伸出,所述连接柱另一端连接有抵接于L形安装槽内壁的弹性件,所述连接柱可挤压弹性件并转动以将夹爪通过L形安装槽进入至退位缺口,进而错开真空检测盒解除夹持。
[0014]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每组所述活动夹持件均间隔设置两个,两组所述活动夹持件均两两相对设置以将所述真空检测盒稳固夹持。
[0015]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真空检测盒包括底盘及压紧于底盘上的透明盒盖;所述透明盒盖内中部设置有定位螺纹柱,且透明盒盖内侧沿定位螺纹柱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将透明盒盖内侧隔离成若干所述真空检测室,每个所述真空检测室的透明盒盖侧壁均设置有侧孔,侧孔覆盖有隔离膜;所述底盘顶部铺设有软胶垫,软胶垫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内均安装有所述气体成分检测试纸,所述底盘和软胶垫中部均设置有竖直孔;所述透明盒盖通过定位螺纹柱贯穿竖直孔后通过螺母压紧至软胶垫上,且压紧时每个所述真空检测室内均单独对应有一个所述气体成分检测试纸。
[0016]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螺纹柱端部设置有沉头孔,所述定位螺纹柱另一端圆周对应每个所述真空检测室均设置有抽气孔,抽气孔沿定位螺纹柱内部延伸至所述沉头孔的侧壁,所述沉头孔还设置有堵头以将所有抽气孔封闭。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利用呼吸管弹性护套可与呼吸管配套连接,进而可以将呼吸管、中间连接件及真空检测盒连通,从而当呼吸管内存在病菌时,气体成分检测试纸可以检测出病菌繁衍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成分,进而通过气体成分检测试纸变色来进行显示,为医护人员更换呼吸管提供依据,从而辅助医护人员更换呼吸管,确保呼吸管内的清洁,且本专利技术装卸方便,且可重复使用,成本较低。
[0018]本专利技术还基于以上呼吸管菌群检测装置,提供了一种呼吸管菌群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呼吸管弹性护套、真空检测盒及中间连接件整体连接,将呼吸管弹性护套整体
套设密封于呼吸管的检测段;S2、当检测时,将第一针筒伸出至呼吸管弹性护套内部,并刺穿所述呼吸管,确保呼吸管与第一针筒连通;S3、转动透明盒盖,使得其任意真空检测室的隔离膜对应第二通孔,将第二针筒伸出至第二通孔,并刺穿所述隔离膜,确保第二针筒与对应真空检测室连通;S4、确保呼吸管、第一针筒、活动内腔、第二针筒及对应真空检测室保持连通,观察对应真空检测室内气体成分检测试纸在一定时间内的颜色变化,判定呼吸管内壁的菌群情况;S5、完成检测后,基于判定结果执行:若气体成分检测试纸无显色反应,则将第二针筒退出对应真空检测室,将透明盒盖再次转动至下一个真空检测室的隔离膜与第二通孔对应,等待进行下一次检测;或,若气体成分检测试纸存在显色反应,则更换呼吸管,并将第一针筒退出呼吸管弹性护套,将呼吸管弹性护套、真空检测盒及中间连接件整体回收即可。
[0019]本方法基于该呼吸管菌群检测装置,可以快速的实现呼吸管内空气成分检测,进而通过检测结果辅助医护人员判断呼吸管内病菌滋生情况,为医护人员更换呼吸管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呼吸管菌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吸管弹性护套,用于套设并密封于呼吸管外壁;真空检测盒,所述真空检测盒内部真空并分隔成若干相互隔离的真空检测室,每个所述真空检测室内均设置有气体成分检测试纸;以及,中间连接件,连接于呼吸管弹性护套和真空检测盒之间;其中,所述中间连接件内设置有活动针筒组件,活动针筒组件可伸入至呼吸管弹性护套和真空检测盒内以将二者连通;所述真空检测盒与中间连接件密封连接并可转动,以将任意真空检测室转动至与所述活动针筒组件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管菌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中部设置有活动内腔,活动内腔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呼吸管弹性护套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贯穿中间连接件并朝向真空检测盒;所述活动针筒组件位于活动内腔并可在活动内腔内平移,并伸出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将呼吸管弹性护套和真空检测盒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管菌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针筒组件包括第一针筒和第二针筒,第一针筒可平移并通过第一通孔伸出至呼吸管弹性护套内部,所述第二针筒可平移并通过第二通孔伸出至真空检测盒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管菌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筒和第二针筒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活动内腔顶部贯穿中间连接件并位于贯穿口位置密封设置有密封弹性封片;所述滑块伸入至贯穿口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管菌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外壁位于第二通孔的孔口位置设置有弹性硅胶,弹性硅胶中部形成与第二通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弹性硅胶朝向真空检测盒的一侧形成与真空检测盒外壁相同弧度的弧形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吸管菌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设置弹性硅胶的侧壁外还设置有活动夹持件,活动夹持件包括上下两组,所述弹性硅胶设置于两组活动夹持件之间;所述真空检测盒夹持于两组活动夹持件之间并挤压弹性硅胶,形成真空检测盒在两组活动夹持件之间圆周转动的转动密封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管菌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夹持件包括连接柱、设置于连接柱周向的夹爪,夹爪端部弯折并朝向另外一组所述活动夹持件;所述中间连接件设置弹性硅胶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L形安装槽,L形安装槽的一端贯穿至相邻侧壁形成退位缺口;所述连接柱和夹爪位于所述L形安装槽内,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永军杨子琪王政捷孙伊人徐琦玥童琪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