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生防菌发酵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60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生防菌发酵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内具有发酵腔,所述发酵腔用于制备生防菌制剂;透气部,所述透气部连接在所述袋体的上端,并用于连通所述发酵腔和外部氧气;其中,所述袋体内设置有分隔层,所述发酵腔被所述分隔层分为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存放有干剂;所述第二腔体内存放有水剂。当需要制备生防菌制剂时,只需打破分隔层使干剂与水剂相接触,即可进行发酵作业,操作简单,能够实现现用现配,有效地解决了生防菌制剂因存储时间过长而造成的生防菌活性降低的问题。性降低的问题。性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生防菌发酵袋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生防菌发酵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类化学试剂所制成的农药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使得植物病害以及虫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保障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以及病原菌抗药性的形成等负面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生防菌是指从植物根际或内生菌群中筛选分离出能够抑制靶标病原体的菌类,其具有开发成生物防治剂的潜力,通过刺激宿主植物生长、诱导宿主防御、抵抗病原菌、抢占生态位、竞争营养等方式使植物达到高产。生防菌不仅仅能够解决化学试剂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化学药剂残留等诸多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还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其通过改变土著微生物丰度、趋化效应和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等促进植物自身免疫反应,增强植物抵抗病原菌的能力,达到降低植株发病率,提高产量的目的。因此,生防菌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但是,目前生防制剂的生产、运输、贮存都有着较为严苛的条件。现在市面上的生防菌制剂还只能在工厂中的无菌车间内进行生产;此外,还需要进行灌装等一系列流程,因此生防菌制剂从工厂抵达消费者手中需要经历较长的周期。而生防菌制剂中生防菌的活性会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而下降,这会致使生防菌制剂存在因存储时间过长而导致生防菌活性下降,导致生防菌制剂实际应用过程中防效下降甚至无效。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需要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方案如下:
[0006]一种便携式生防菌发酵袋,用于制备生防菌制剂,包括:
[0007]袋体,袋体内具有发酵腔,发酵腔用于制备生防菌制剂;
[0008]透气部,透气部连接在袋体的上端,并用于连通发酵腔和外部氧气;
[0009]其中,袋体内设置有分隔层,发酵腔被分隔层分为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
[0010]第一腔体内存放有干剂;
[0011]第二腔体内存放有水剂。
[0012]第一腔体中设置有菌种袋,菌种袋用于盛装生防菌菌种块;
[0013]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培养基袋,培养基袋用于盛装培养基块。
[0014]透气部包括:
[0015]透气管,透气管的一端连接袋体、另一端朝向袋体外延伸;
[0016]透气口,透气口位于透气管远离袋体的一端上;
[0017]防水透气膜,防水透气膜覆盖于透气口上;
[0018]以及密封盖,密封盖与透气管可拆卸连接,并用于保护防水透气膜。
[0019]可选地,袋体上还设置有提手。
[0020]可选地,菌种袋由水溶性材料制成,培养基袋由水溶性材料制成。
[0021]可选地,水剂为无菌水。
[0022]可选地,所述袋体底部设置有凸起。
[0023]可选地,密封盖与透气管螺纹连接。
[0024]本技术所能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利用袋体为生防菌的繁殖提供了无菌环境,袋内的干剂与水剂通过分隔层彼此分离,需要制备生防菌制剂时,只需打破分隔层即可将干剂与水剂混合,进行发酵作业,即可实现生防菌制剂的制备。通过现用现配,能够为使用人员提供新鲜、活性高的生防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生防菌制剂因储存时间过长而导致生防菌制剂效力下降的问题。此外,袋体内的干剂与水剂彼此分离也极大地延长了干剂与水剂的保存时间,干剂与水剂提前按照比例配备好,使用者只需将二者混合即可制备生防菌制剂,操作简便,省事省力。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生防菌发酵袋的装配图;
[002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袋体的剖面图;
[0031]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防菌菌种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防菌菌种的剖面图;
[0033]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培养基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培养基的剖面图;
[0035]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隔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6]10、袋体;11、透气部;111、透气管;1111、第一连接部;112、透气口;113、防水透气膜;114、密封盖;1141、第二连接部;12、发酵腔;121、第一腔体;122、第二腔体;13、分隔层;131、塑料薄膜;132、虚焊部;14、凸起;20、干剂;21、生防菌菌种;211、菌种袋;212、生防菌菌种块;22、培养基;221、培养基袋;222、培养基块;30、水剂;31、无菌水;40、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8]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9]市面上现有的生防菌制剂一般由工厂集中生产。生防菌的繁殖需要无菌环境,因此,使用人员一般不具备自行制备生防菌制剂的条件。但是,生防菌制剂需要经理菌种繁殖、封装、运输、分销等多个环节才能到达使用人员手中,所需的时间较长,而生防菌的活性会随着存储时间的增长而下降,这将导致生防菌制剂实际应用过程中防效下降甚至无效。
[004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生防菌发酵袋,用于制备生防菌制剂。
[0041]请参阅图1与图5,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生防菌发酵袋包括:袋体10,袋体10是便携式生防菌发酵袋的主要组成部分,袋体10由耐高温的塑料薄膜131制成,为生防菌的繁殖提供了无菌环境。易于想到的是,袋体10的底部可以设置为方形,方便袋体10被放置在地面上时保持直立。其中,袋体10具体包括:透气部11,透气部11位于袋体10的上端,能够为袋体10内的发酵作业提供氧气,并组织外界的杂菌进入到袋体10内;以及发酵腔12,发酵腔12设置在袋体10的内部,并被分隔层13分为第一腔体121与第二腔体122,第一腔体121位于第二腔体122的上端,第一腔体121与第二腔体122中分别存放有干剂20与水剂30,其中,干剂20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生防菌发酵袋,用于制备生防菌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内具有发酵腔,所述发酵腔用于制备生防菌制剂;透气部,所述透气部连接在所述袋体的上端,并用于连通所述发酵腔和外部氧气;其中,所述袋体内设置有分隔层,所述发酵腔被所述分隔层分为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存放有干剂;所述第二腔体内存放有水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生防菌发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中设置有菌种袋,所述菌种袋用于盛装生防菌菌种块;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培养基袋,所述培养基袋用于盛装培养基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生防菌发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部包括:透气管,所述透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袋体、另一端朝向所述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威李幸怡陈锋陈俊鹏苏文瑾杨婷婷陈润丽徐宗余桑松干华磊李东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江益农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