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形融合的空管航路航线RVSM区域自动生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3164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基于图形融合的空管航路航线RVSM区域自动生成方法,依次读取一条航线的过点信息,将该航线中的点依次存入数组中,将数组中的点按照“线的旋转生成方法”,两端的点按照“点的旋转生成算法”,即可得到一条航线RVSM区域;将特定空域范围内所有航线RVSM区域融合形成该空域范围内的RVSM区域,最后在显示器上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数据库中航路航线情况自动生成航路航线RVSM区域,有利于实施增加飞行高度层和空域容量,减轻空中交通管制指挥的工作负荷,有利于管制员调配飞行冲突,提高空中飞行安全减轻空中交通管制指挥的工作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图形融合的空管航路航线RVSM区域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依次读取一条航线的过点信息,将该航线中的点依次存入数组中,将数组中的点按照“线的旋转生成算法”,两端的点按照“点的旋转生成算法”,即可得到一条航线RVSM区域;将特定空域范围内所有航线RVSM区域融合形成该空域范围内的RVSM区域,最后在显示器上显示,上述“点的旋转生成算法”是由缓冲半径绕点目标旋转,求得用于近似表示点缓冲区边界的内接正n边形的各顶点的坐标,从而,得到点缓冲区边界多边形;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在A点所在平面上任取一点B,连接A、B两点构成向量AB且模|AB|等于缓冲半径r,设向量AB绕A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到x轴正半轴所扫过的角度为α,于是,已知圆心A(x↓[A],y↓[A]),由向量AB绕A点逆时针方向旋转角度φ,可求得圆 上一点A↑[*](x↓[A]↑[*],y↓[A]↑[*]): x↓[A]↑[*]=x↓[A]+r↑[*]sin(α+φ) y↓[A]↑[*]=y↓[A]+r↑[*]cos(α+φ) 取旋转角φ=0,γ,2γ,…,(n-1) γ,这里γ为步长,γ由正n边形的边数决定(γ=2π/n),就可依次得到用于近似表示点缓区边界(圆)的内接正n边形的各顶点的坐标; 上述“线的旋转生成算法”是通过缓冲半径分别绕构成轴线的各点旋转,求得各点在线缓冲区边界线上的所有对应结点 ;最终得到线缓冲区边界多边形;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1)沿轴线前进方向,先作首端点的右侧缓冲区:连接轴线上的首端点即第0点与下一个结点即第1点构成向量AB,按上述点缓冲区半径旋转法,只是旋转角φ从π开始,按步长γ=π/6逆时针递取点π ,π+γ,π+2γ,…,直到φ等于3π/2,对应首端点0生成了线缓冲区边界多边形上0至3共4个点; (2)作轴线上第k个拐点B的右侧缓冲区:首先,判断拐点的凹凸性,按轴线方向再取第k-1点A,k+1个点C,并连接A、B和B、C分别构成 向量AB和BC,设两向量叉积为L,由矢量代数可知,计算叉积时,遵循右手法则;当L>0时,拇指朝上A、B和C三点为逆时针方向,拐点B为凸点;当L<0时,拇指朝下,A、B和C三点为顺时针方向,拐点B为凹点;当L=0时,A、B和C三点共线;设向量BC绕B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到x轴正半轴所扫过的角为α,向量AB和BC的夹角为σ;如果拐点为凸点,则该点对应的缓冲区边界用缓冲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光熊运余吴鹏唐飞杨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