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判定机场航班计划时刻容量的方法的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机场容量评估中主要是确定机场的最大容量和实际容量。其中,最大容量是指在指定时间内,在持续理想的服务请求条件下(也即总有飞机请求进入或离开机场),单位时间内机场能够服务的最大飞行架次,但在机场实际运行中,通常的服务请求都不是"理想的",因此最大容量又被称为理论最大容量;实际容量是指机场在实际条件下,在指定延误限度内,单位时间内机场能够服务的飞行架次。分析可知,最大容量以"理想的服务请求"为假设,其评估结果仅可为机场战略发展作参考,并不能直接指导机场运营单位安排航班计划。同样地,实际容量由于考虑了航班延误情况,这种流量强度在短时间内是可以接受的,但航班延误值会随着时间增长而累积增大,因而该评估结果也不能指导机场安排航班计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往机场容量评估方法的缺陷,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机场航班计划容量"概念及其判定方法。机场航班计划容量是指机场在航班延误不累积增大的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以1小时计算)能够安排进离场的最大航班数量。与前面提及的机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场航班计划容量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通过机场终端区空域与地面联合仿真方法或机场空管中心信息系统进行航班运行数据采集,得到机场进离场航班需求和流量数据; b、根据a步采集得到的机场进离场航班需求和流量数据,采用数据统计处理软件SPSS,确定出进离场航班需求和流量的关系,得到实际流量线(103); c、根据机场流量按航班需求1∶1增长的关系,确定标准流量线(102); d、对比确定实际流量线(103)和标准流量线(102)的分离点,由分离点对应的进离场航班需求来确定机场的航班计划容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松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