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身的开孔定位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80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改装领域,具体的说,一种用于车身的开孔定位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基板,作用在外车身上,所述开孔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安装在外车身内部,第一定位件上设有第一辅助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件位于外车身外部,第二定位件上设有第二辅助定位孔,第二辅助定位孔位置与第一辅助定位孔匹配,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相背的一侧均为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划线定位打孔带来误差的问题,使得车身定位更精准。位更精准。位更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身的开孔定位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基板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改装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车身的开孔定位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基板。

技术介绍

[0002]大部分车身钣金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平面,通常是由各种曲面组成,甚至是双曲面,当需要在车身钣金上进行定位时,相比于平面或单曲面,测量基准点较难寻找,同时曲面的导线不容易精准测量。传统的测量划线打孔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巨大的误差,当进行汽车改装或者安装配件时,这种大误差容易导致某些结构无法安装,甚至车身钣金存在过大的孔裸露在外面,影响车身美观度。当需要安装配件时,比如对于那些需要精确安装的传感器来说,本身就需要精准的在规定位置安装,较大的误差必然是无法接受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车身的开孔定位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基板,解决了传统划线定位打孔带来误差的问题,使得车身定位更精准。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车身的开孔定位组件,作用在外车身上,所述开孔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安装在外车身内部,第一定位件上设有第一辅助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件位于外车身外部,第二定位件上设有第二辅助定位孔,第二辅助定位孔位置与第一辅助定位孔匹配,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相向的一侧为与定位所在位置外车身内外面形状匹配的形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相背的一侧均为平面。
[0005]在本技术方案中,外车身为曲面或双曲面,当需要进行定位开孔时,先将第一定位件固定在外车身内部,采用第二螺栓依次穿过第二辅助定位孔、外车身及第一辅助定位孔,将第二定位件固定与外车身及第一定位件固定。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相向的一侧为与定位所在位置外车身内外面形状匹配的形状,使得固定之后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能够紧贴外车身内外面,保证了结构安装的稳定性,给接下来的操作提供可靠的基础,保证定位的精度。具体的形状可以根据不同的定位位置,加工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相向一侧的面的形状,比如对于多数外车身的钣金结构来说,第一定位件为凸出的曲面,第二定位件为内凹的曲面。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形状的,比如平面、台阶面,甚至是异形面等等。由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相背的一侧均为平面,操作员可以在平面上标记基准点后,根据需要从外向内,或者从内向外进行打孔,最终在外车身上找到所需要的基准点位置。随后将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拆除,以外车身上的基准点、辅助需要安装的配件空间在外车身上完成配件打孔过程,通过将曲面转化成平面定位,解决了传统划线定位打孔带来误差的问题,使得车身定位更精准。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相向一侧均为曲面,为了更好的贴合外车身的曲面,可以通过拓模的方式,将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相向一侧设置为与外车
身内外面完全贴合的曲面,提升开孔定位组件安装后的稳定性。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辅助定位孔和第二辅助定位孔均设有两个,所述外车身上安装配件的开口最小尺寸为D,所述第二辅助定位孔直径为d,两个所述第二辅助定位孔的圆心间距为L,其关系满足:D≥L+d。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当找到基准点后,拆除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后,外车身上为了固定第二定位件而产生的孔落在安装配件的开口尺寸内,最后随着安装配件的孔消失,避免遗留在配安装孔外,影响外车身美观,也避免修补。
[0008]本技术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板,使用前文所述的开孔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位于基板与外车身之间,所述外车身包括带固定孔的钣金,基板通过固定孔固定在外车身上。
[0009]在本技术方案中,外车身的内部自带若干钣金,钣金上存在自身的固定孔,利用车身钣金上的特征固定安装基板,再以基板作为开孔定位平面,将第一定位件安装在基板上,随后一起通过在固定孔上安固定螺栓,将其固定在外车身上,操作员从基板朝向外车身寻找第一辅助定位孔和第二辅助定位孔,最后在第二定位件的平面上标记基准点后,从外向内打孔,最终在外车身上找到所需要的基准点位置。随后将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拆除,以外车身上的基准点、辅助需要安装的配件空间在外车身上完成配件打孔过程,通过将曲面转化成平面定位,解决了传统划线定位打孔带来误差的问题,使得车身定位更精准。
[0010]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上设有基板安装孔,第一定位件通过基板安装孔固定在基板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上还设有定位孔,与第一辅助定位孔和第二辅助定位孔位置匹配。所述定位孔是在基板与第一定位件固定在外车身上后,根据安装配件所需要的范围,从内向外连续开孔,开孔贯穿基板、第一定位件及外车身,根据外车身上的孔,确定得到第二定位件上的第二辅助定位孔。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定位孔、第一辅助定位孔和第二辅助定位孔的孔径相同,安装之后这三个孔能够形成统一的通道,方便从内向外连续开孔时,钻头等开孔工具能够直接通过该通道从外车身的一侧贯穿至另一侧。
[0012]进一步地,所述基板远离第一定位件的一侧为平面。是为了使得开孔过程均在平面上进行,利于精准定位,也便于操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利用外车身及钣金上的特征进行定位,为配件改装时需要在车身上精确打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结构,开孔定位由曲面转化为平面操作,解决了传统划线定位打孔带来误差的问题,使得配件改装时可以更精准的安装零部件。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3为图1的右视图。
[0017]图4为图1的俯视图。
[0018]图5为外车身的左视图。
[0019]图6为第一定位件的立体图。
[0020]图7为图6的主视图。
[0021]图8为第二定位件的立体图。
[0022]图9为图8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本技术实施例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本技术中实施例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用于车身的开孔定位组件,作用在外车身1上,所述开孔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3和第二定位件4;所述第一定位件3安装在外车身1内部,第一定位件3上设有第一辅助定位孔31;所述第二定位件4位于外车身1外部,第二定位件4上设有第二辅助定位孔41,第二辅助定位孔41位置与第一辅助定位孔31匹配,所述第一定位件3和第二定位件4相背的一侧均为平面。...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身的开孔定位组件,作用在外车身(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3)和第二定位件(4);所述第一定位件(3)安装在外车身(1)内部,第一定位件(3)上设有第一辅助定位孔(31);所述第二定位件(4)位于外车身(1)外部,第二定位件(4)上设有第二辅助定位孔(41),第二辅助定位孔(41)位置与第一辅助定位孔(31)匹配,所述第一定位件(3)和第二定位件(4)相向的一侧为与定位所在位置外车身(1)内外面形状匹配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身的开孔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定位件(3)和第二定位件(4)相向一侧,第一定位件(3)为凸出的曲面,第二定位件(4)为内凹的曲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身的开孔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3)和第二定位件(4)相背的一侧均为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身的开孔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定位孔(31)和第二辅助定位孔(41)均设有两个,所述外车身(1)上安装配件的开口最小尺寸为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