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管泵集线盒及其固定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78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管泵集线盒及其固定工装,涉及医疗器械生产领域,本申请一方面通过对集线盒内部结构的调整,能够将导管泵各线管定位在集线盒的特定位置,有效防止各线管的相互缠绕同时避免了因线管的相互缠绕产生的电气故障,另外导管泵中各线管均置于特定位置,便于后续对集线盒及其内部线管的装配;另一方面在固定工装中设置于集线盒内腔形状相匹配的凸块,可以使集线盒在凸块上的位置唯一确定,能够快速将集线盒定位在凸块上,便于后续对已定位的集线盒进行激光打标处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手动固定或通过夹具固定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集线盒的快速且无损的定位。且无损的定位。且无损的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管泵集线盒及其固定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导管泵集线盒及其固定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导管泵可以辅助患者心脏功能,为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提供血流动力支持。在经皮植入心脏中后,导管泵的微型马达驱动叶轮旋转,将心室血液泵入血管系统中,为生命应用提供短期或长期支持。一方面,导管泵的运动控制和信息感测需要通过电线、光纤等线束与电源及控制器连接;另一方面,用于对抗血液流入器械中的清洗液及清洗管路被引入导管泵中。
[0003]集线盒是一种由上盖和下盖紧密扣合构成的手柄状中空结构,其一端部延伸出线路用于连接控制器,另一端部连接导管泵的中空导管,两侧臂上连接光纤管和清洗管,装配时,电线、光纤和清洗管路等线(管)束在集线盒中被集成并容纳于中空导管。水路和电路管线如何摆放,以避免相互缠绕和电气故障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集线盒由塑料材质制成,其表面可印制用于标示产品来源的LOGO。为获得清晰的印迹,现有激光打标方法需要工作对象有确定的姿态。当采用夹具固定集线盒时,集线盒受夹持力容易破裂或变形,而采用其他方式固定集线盒时,由于盒体本身的不规则形状,难以实现快速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线路有序摆放的导管泵集线盒。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导管泵集线盒,包括用于容纳线管的手柄状盒体,所述盒体由两个盒体单元围合而成,连接处的盒体上开设有供线管进入的过孔,两个所述盒体单元的腔内分别形成有相互嵌合/插接配合的凹柱和/或凸柱,并构成用于限定线管走向的区域。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盒体单元内均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于避让凹柱和/或凸柱处,其中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凹柱和/或凸柱之间形成限定线管位置的定位轨道。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个盒体单元内的限位块均形成有用于限定线管位置的凹部,且两个限位块的凹部可贴合形成穿过线管的通孔。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盒体单元的边沿呈卡扣式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管包括光纤、供清洗管路、供电气管路以及导管管路,所述过孔包括供线管进入的过孔一、供清洗管路导出的过孔二以及供光纤、供电气管路和导管管路导出的过孔三,所述过孔二和过孔三与集线盒的中心线成对称分布。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单元位于过孔一和过孔二位置处的内腔中设有限位垫。
[0012]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固定导管泵集线盒姿态的固定工装。
[0013]一种导管泵集线盒的固定工装,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凸块,所述凸块与任一
盒体单元的内腔至少部分嵌合。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块上设有与盒体单元的内腔相互嵌合/插接配合的凹腔和/或凸起件。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块的外周面与任一盒体单元内周面的嵌合程度不小于%。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块连续或间隔的与任一盒体单元的内腔嵌合。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对集线盒内部结构的调整,能够将导管泵各线管定位在集线盒的特定位置,有效防止各线管的相互缠绕同时避免了因线管的相互缠绕产生的电气故障,另外导管泵中各线管均置于特定位置,便于后续对集线盒及其内部线管的装配。
[0018]本技术通过设置与集线盒内腔结构形状相匹配的凸块,可以使集线盒在凸块上的位置唯一确定,能够快速将集线盒定位在凸块上,便于后续对已定位的集线盒进行激光打标处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手动固定或通过夹具固定的方式,本技术能够实现对集线盒的快速且无损的定位。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集线盒中两个盒体单元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一种集线盒中盒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集线盒的盒体单元与橡胶塞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集线盒固定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集线盒固定工装的俯视图;
[0024]图6为集线盒的盒体单元与固定工装的配合状态图;
[0025]图中:10

上盖、20

下盖、21

定位杆、22

定位柱、23

定位孔、24

限位块、25

凹部、26

弧形面、271

过孔一、272

过孔二、273

过孔三、28

限位垫、29

卡扣、30

橡胶塞、40

底座、41

凸块、42

第一限位孔、43

第二限位孔、44

导杆、45

定位槽、46

弧形限位面、47

棱形限位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导管泵集线盒,包括用于容纳线管的手柄状盒体,所述盒体由两个盒体单元围合而成,连接处的盒体上开设有供线管进入的过孔,两个盒体单元的腔内分别形成有相互嵌合/插接配合的凹柱和/或凸柱,并构成用于限定线管走线的区域。两个盒体单元的边沿呈卡扣29式连接,在对线束进行排列收纳完成后,两个盒体单元卡扣29相连,将其中的线束固定在集线盒内。
[0029]两个所述盒体单元上均设有压边框,两个盒体单元的相邻边框处扣合,在两个盒体单元该处结构的相互配合作用下,能够实现集线盒盒体单元的紧密固定。
[0030]两个所述盒体单元内均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于避让凹柱和/或凸柱处,其中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24,所述限位块24与凹柱和/或凸柱之间形成限定线管位置的定位轨道,各个线管经过定位轨道,使其位置固定,有效防止线管在集线盒内产生缠绕,同时线管能够位于特定位置,便于集中组装。
[0031]两个盒体单元内的限位块24均形成有用于限定线管位置的凹部25,且两个限位块24的凹部25可贴合形成穿过线管的通孔,当两个盒体单元匹配组装完成后,其内的限位块24能够相互贴合,两个限位块24的凹部25形成供线管穿过的通孔,用于对特定线束进行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管泵集线盒,包括用于容纳线管的手柄状盒体,所述盒体由两个盒体单元围合而成,连接处的盒体上开设有供线管进入的过孔,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盒体单元的腔内分别形成有相互嵌合/插接配合的凹柱和/或凸柱,并构成用于限定线管走向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管泵集线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盒体单元内均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于避让凹柱和/或凸柱处,其中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24),所述限位块(24)与凹柱和/或凸柱之间形成限定线管位置的定位轨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管泵集线盒,其特征在于,两个盒体单元内的限位块(24)均形成有用于限定线管位置的凹部(25),且两个盒体单元内的限位块凹部(25)可贴合形成穿过线管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管泵集线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盒体单元的边沿呈卡扣式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管泵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管包括光纤、供清洗管路、供电气管路以及导管管路,所述过孔包括供线管进入的过孔一(271)、供清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印云刘欢王子强冯启涛巩郑陈凯李帅康徐国阳陈祥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