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泵的冲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449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持续冲洗且体积小的血泵冲洗系统,包括输液管和设置在输液管中段的泵送单元,所述的泵送单元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输液泵,所述的输液泵为双向往复泵,包括泵壳和内部的活塞,输液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上、下游的输液管相通,活塞将泵壳内腔分隔成两个腔室,动力驱动活塞移动时,活塞一侧腔室的体积增大产生负压,产生吸力将冲洗液从上游的输液管内泵入该侧腔室,活塞另一侧腔室的体积减小产生正压将该腔室内的冲洗液泵出至下游的输液管内。输液泵为双向往复泵,在活塞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一直有冲洗液排出,排出的冲洗液不是一股一股的,而是连续不间断的,流量更加均匀,对血泵的冲洗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血泵的冲洗系统


技术介绍

1、心室辅助系统通常会包括控制系统、冲洗系统和泵送系统(血泵)等,其中冲洗系统是通过蠕动泵驱动软管内的冲洗液流动,从而使得输出的冲洗液不停的冲洗和润滑泵送系统中的泵送马达,以起到提供适当压力阻止人体中的血液进入泵送马达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心室辅助系统仍有许多不足,比如:难以持续地可控地朝血泵灌注清洗液,由于血泵内电机在运转过程中会发热,电机内轴承会有磨损、碰擦,一般需要往血泵灌注清洗液,且清洗液流经电机后直接释放在血管内,故电机远端设置为通路,为防止血液进入电机内部导致血泵损坏,血泵运行中需要保证从电机远端持续流出高压的清洗液。

2、名称为《一种可持续清洗血泵的清洗系统》(公开号为:cn115845247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驱动马达与推送装置,推送装置包括壳体、转动件、双推送部件与传递通道,其中,双推送部件包括第一推送件和第二推送件,若第一推送件推送流体进入传递通道,则第二推送件远离相应的传递通道以使流体进入第二限位管道,两者轮流推动清洗液进入传递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泵的冲洗系统,包括输液管(10)和设置在输液管(10)中段的泵送单元,所述的泵送单元包括外壳(20)和设置在外壳(20)内的输液泵(3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泵(30)为双向往复泵,包括泵壳(31)和内部的活塞(32),输液泵(30)的进液口(33)和出液口(34)分别与上、下游的输液管(10)相通,活塞(32)将泵壳(31)内腔分隔成两个腔室,动力驱动活塞(32)移动时,活塞(32)一侧腔室的体积增大产生负压,产生吸力将冲洗液从上游的输液管(10)内泵入该侧腔室,活塞(32)另一侧腔室的体积减小产生正压将该腔室内的冲洗液泵出至下游的输液管(10)内。</p>

2.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泵的冲洗系统,包括输液管(10)和设置在输液管(10)中段的泵送单元,所述的泵送单元包括外壳(20)和设置在外壳(20)内的输液泵(3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泵(30)为双向往复泵,包括泵壳(31)和内部的活塞(32),输液泵(30)的进液口(33)和出液口(34)分别与上、下游的输液管(10)相通,活塞(32)将泵壳(31)内腔分隔成两个腔室,动力驱动活塞(32)移动时,活塞(32)一侧腔室的体积增大产生负压,产生吸力将冲洗液从上游的输液管(10)内泵入该侧腔室,活塞(32)另一侧腔室的体积减小产生正压将该腔室内的冲洗液泵出至下游的输液管(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泵的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壳(31)包括套接的内腔体(311)和外腔体(312),内腔体(311)、外腔体(312)之间的腔室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形成进液腔(a)和出液腔(b),进液腔(a)对应的内腔体(311)临近两端位置处各开设有一个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第一截止阀(313)、第二截止阀(314),第一截止阀(313)、第二截止阀(314)的导通方向为自进液腔(a)向内腔体(311)内,出液腔(b)对应的内腔体(311)临近两端位置处也各开设有一个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第三截止阀(315)、第四截止阀(316),第三截止阀(315)、第四截止阀(316)的导通方向为自内腔体(311)内向出液腔(b),所述的活塞(32)在截止阀之间的区域往复运动并将内腔体(311)分割成第一储液腔(c)和第二储液腔(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泵的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壳(31)整体呈双层筒状,内腔体(311)和外腔体(312)两侧有第一端板(317)、第二端板(318),所述的进液口(33)开设在进液腔(a)对应的第一端板(317)/第二端板(318)上,出液口(34)开设在出液腔(b)对应的第一端板(317)/第二端板(318)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泵的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32)与活塞杆(35)相连,第二端板(318)上开设有供活塞杆(35)穿过的通孔,且两者密封配合,凸伸至泵壳(31)外部的活塞杆(35)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启莲杨帆洪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