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选机入料浓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258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选机入料浓度控制系统,涉及浮选机技术领域,一种浮选机入料浓度控制系统,包括浮选机主体和控制箱,所述浮选机主体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中心筒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入浆管和吸气管,所述中心筒底端活动连接有叶轮,所述蓄水箱一端靠近底部设有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启动电机,带动定子和叶轮进行转动,同时将矿浆和气体分别通过入浆管和吸气管灌输至中心筒内部空腔内,通过在浮选机主体一侧设有控制箱,通过在蓄水箱内部设有泵机和水流量控制装置,能够有效通过转动开关实现对水流量的控制,搅拌装置、输水管一端和叶轮相互靠近,对叶轮分散出来的浓稠矿浆进行兑水搅拌稀释,从而有效控制浮选机主体内部矿浆浓度。部矿浆浓度。部矿浆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选机入料浓度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浮选机
,具体是一种浮选机入料浓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浮选机是实现浮选法工艺的最重要支撑之一。浮选机是在气液固三相条件下利用矿物的疏水性和亲水性差异,实现气泡将目的矿物碰撞、黏附、输运并最终回收的一种设备。矿石比重、矿浆浓度和磨矿细度是重要工艺参数,这些参数与矿石性质、工艺流程和浮选机都有直接关系,对于一般的硫化矿分选流程来说,受限于传统的浮选机技术限制,适宜分选浓度最大一般在35%~45%之间。如果浓度过大,气泡分选难度增大,很难实现有效的气泡与目的矿物颗粒黏附和碰撞。
[0003]现有装置中,在浮选机内部进行矿浆混合搅拌时,大多仅通过叶轮转动,来使矿浆和空气相互碰撞吸附,强烈的搅拌会造成矿化气泡的脱落概率增加,矿浆浓度过大,仅通过叶轮转动无法使矿浆浓度稀释和调节浮选机入料浓度,鉴于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浮选机入料浓度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浮选机入料浓度控制系统。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选机入料浓度控制系统,包括浮选机主体和控制箱,所述浮选机主体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一侧靠近轴架,所述轴架顶端传动连接有驱动盘,且驱动盘底端中心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轴架底端固定连接有中心筒,且中心筒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入浆管和吸气管,所述中心筒底端活动连接有叶轮,所述控制箱顶端固定连接有蓄水箱,且蓄水箱一端靠近底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蓄水箱底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箱,且驱动箱一侧设有搅拌装置。
[0008]上述的,所述浮选机主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且浮选机主体顶端通过固定架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顶端转动端套接有皮带,且转动端与驱动盘通过套接皮带相互连接。
[0009]上述的,所述轴架底端穿过浮选机主体内部顶端与中心筒固定连接,且主轴底端贯穿于轴架和中心筒内部中心与叶轮固定连接。
[0010]上述的,所述中心筒内部设有空腔,且中心筒内部底端设有定子和叶轮,所述叶轮底端活动连接有假座,所述定子顶端外壁与中心筒内壁底端之间设有空隙,所述中心筒位于浮选机主体内部底端。
[0011]上述的,所述蓄水箱顶端开设有入水口,且蓄水箱内部设有泵机和水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泵机与水流量控制装置通过电源线与控制面板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表面设有显
示屏和转动开关。
[0012]上述的,所述蓄水箱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水管,且输水管一端与水流量控制装置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的浮选机主体延伸至浮选机主体内部靠近底端。
[0013]上述的,所述驱动箱内部设有电机,且电机通过转动端与搅拌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浮选机主体内部底端,且搅拌装置一端靠近叶轮和输水管底端出水口。
[0014]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浮选机入料浓度控制系统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6]一、本技术启动电机,电机顶端通过皮带带动驱动盘进行转动,主轴底端带动定子和叶轮进行转动,同时将矿浆和气体分别通过入浆管和吸气管灌输至中心筒内部空腔内,配合定子和叶轮转动,将矿浆和空气相互碰撞和黏附,进而将矿浆和空气黏附后的矿物分散至浮选机主体内部,由于叶轮是在浮选机主体内部进行转动,通过叶轮转动,实现浮选机主体内矿浆的悬浮、气泡分散和有用矿物与气泡的碰撞的矿化。
[0017]二、本技术通过在浮选机主体一侧设有控制箱,控制箱通过控制面板对蓄水箱和驱动箱进行控制,通过在蓄水箱内部设有泵机和水流量控制装置,在蓄水箱对浮选机主体内部进行输水时,能够有效通过转动开关实现对水流量的控制,配合驱动箱和搅拌装置,且搅拌装置、输水管一端和叶轮相互靠近,对叶轮分散出来的浓稠矿浆进行兑水搅拌稀释,从而有效控制浮选机主体内部矿浆浓度。
[0018]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中心筒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控制箱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浮选机主体;2、控制箱;3、电机;4、轴架;5、驱动盘;6、主轴;7、中心筒;8、入浆管;9、吸气管;10、叶轮;11、蓄水箱;12、控制面板;13、驱动箱;14、搅拌装置;15、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浮选机入料浓度控制系统,包括浮选机主体1和控制箱2,浮选机主体1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且电机3一侧靠近轴架4,轴架4顶端传动连接有驱动盘5,且驱动盘5底端中心固定连接有主轴6,轴架4底端固定连接有中心筒7,且中心筒7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入浆管8和吸气管9,中心筒7底端活动连接有叶轮
10,控制箱2顶端固定连接有蓄水箱11,且蓄水箱11一端靠近底部设有控制面板12,蓄水箱11底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箱13,且驱动箱13一侧设有搅拌装置14。
[0026]利用装置的整体结构,启动电机3,电机3顶端通过皮带带动驱动盘5进行转动,驱动盘5转动时带动主轴6在轴架4内部进行转动,且主轴6底端带动定子和叶轮10进行转动,同时将矿浆和气体分别通过入浆管8和吸气管9灌输至中心筒7内部空腔内,配合定子和叶轮10转动,将矿浆和空气相互碰撞和黏附,进而将矿浆和空气黏附后的矿物分散至浮选机主体1内部,由于叶轮10是在浮选机主体1内部进行转动,通过叶轮10转动,实现浮选机主体1内矿浆的悬浮、气泡分散和有用矿物与气泡的碰撞的矿化,通过在浮选机主体1一侧设有控制箱2,控制箱2通过控制面板12对蓄水箱11和驱动箱13进行控制,通过在蓄水箱11内部设有泵机和水流量控制装置,在蓄水箱11对浮选机主体1内部进行输水时,能够有效通过转动开关实现对水流量的控制,配合驱动箱13和搅拌装置14,且搅拌装置14、输水管15一端和叶轮10相互靠近,对叶轮10分散出来的浓稠矿浆进行兑水搅拌稀释,从而有效控制浮选机主体1内部矿浆浓度。
[0027]如图1

3所示,浮选机主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且浮选机主体1顶端通过固定架与电机3固定连接,电机3顶端转动端套接有皮带,且转动端与驱动盘5通过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选机入料浓度控制系统,包括浮选机主体(1)和控制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选机主体(1)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且电机(3)一侧靠近轴架(4),所述轴架(4)顶端传动连接有驱动盘(5),且驱动盘(5)底端中心固定连接有主轴(6),所述轴架(4)底端固定连接有中心筒(7),且中心筒(7)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入浆管(8)和吸气管(9),所述中心筒(7)底端活动连接有叶轮(10),所述控制箱(2)顶端固定连接有蓄水箱(11),且蓄水箱(11)一端靠近底部设有控制面板(12),所述蓄水箱(11)底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箱(13),且驱动箱(13)一侧设有搅拌装置(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选机入料浓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选机主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且浮选机主体(1)顶端通过固定架与电机(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顶端转动端套接有皮带,且转动端与驱动盘(5)通过套接皮带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选机入料浓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架(4)底端穿过浮选机主体(1)内部顶端与中心筒(7)固定连接,且主轴(6)底端贯穿于轴架(4)和中心筒(7)内部中心与叶轮(10)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浩高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天津洗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