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外场强化生物处理有机磷有机氯及苯污染土壤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污染土壤无害化处理
,具体为一种多外场强化生物处理有机磷、有机氯及苯系有机物污染土壤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一直以来成为困扰土壤有效利用的重大影响因素,有机磷虽作为土壤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但其大量存在使其在雨水径流作用下而易从土壤中析出,并进入周围水体,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出现,对周遭水体水质造成严重影响,有机氯化物及苯系物则由于其高毒特性而使得土壤中的作物难以成活,即使成活的作物也因食物链作用而积累大量毒性,使得有机氯化物、苯系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易经食物链积累最终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如何高效且便捷地处理有机磷、有机氯及苯系物等物质污染的土壤成为环境安全领域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以往常见的化学方法在处理此类物质时往往捉襟见拙,且大量化学物质的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此类污物质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但化学处理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在面对此类问题时,科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外场强化生物处理有机磷有机氯及苯系物污染土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混匀机构(2)、电磁驯化机构、扩大培养机构、接种搅拌机构(8);破碎混匀机构包含壳体,壳体顶部设有进料口(1),壳体内装有破碎轮(3),壳体底部设有带齿转盘Ⅰ(4);破碎混匀机构通过螺旋送料槽(5)与接种搅拌机构(8)连通;接种搅拌机构(8)内设有由步进机(6)驱动的搅拌桨(9),搅拌桨(9)下端活动设置在搅拌轴支架(10)上,接种搅拌机构(8)内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器(7),喷淋器(7)通过输送泵Ⅰ(12)与扩大培养罐(14)连通,接种搅拌机构(8)顶部开有废气排出口(11),接种搅拌机构底部设有物料出口Ⅰ(13);扩大培养机构包括培养基配置罐(15)、扩大培养罐(14),培养基配置罐(15)上开有溶剂进口Ⅰ(18)、溶质进口Ⅰ(25),培养基配置罐底部出口通过输送泵Ⅱ(17)与扩大培养罐(14)连接,扩大培养罐(14)顶部通过输送泵Ⅲ(16)与电磁驯化箱(19)相连接,培养基配置罐(15)与扩大培养罐(14)内均设有由步进电机驱动的螺旋搅拌器;电磁驯化机构包括电磁驯化箱(19)、干扰物质配置罐(22),干扰物质配置罐(22)上设有溶剂进口Ⅱ(23)、溶质进口Ⅱ(24),电磁驯化箱内两侧设有磁性电极板(20),磁性电极板分别与电源(28)正负极相连接,电磁驯化箱底部设有倾斜的带齿转盘Ⅱ(26),电磁驯化箱底部开有物料出口Ⅱ(27),带齿转盘Ⅱ(26)与物料出口Ⅱ(27)相接邻,干扰物质配制罐(22)通过输送泵Ⅳ(21)与电磁驯化箱(19)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外场强化生物处理有机磷有机氯及苯系物污染土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种搅拌罐(8)中的喷淋器(7)的喷淋角度为15
°
~180
°
,喷淋流量为0.2~15L/min,喷淋出的液体培养液经搅拌桨(9)搅拌作用后与物料充分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外场强化生物处理有机磷有机氯及苯系物污染土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磁性电极板是将导电材料研磨至粒径小于300目,将粉碎的导电材料置于质量浓度15%~60%的乙醇溶液中制得0.1~0.4g/mL导电材料
‑
乙醇混合物,在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广飞,何敏杰,淡悦,张婷,刘欣欣,吴丰辉,杨杰倩,张雲,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