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玉琦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化分拣处理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278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分拣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化分拣处理流水线,包括支撑架、判断部件、输送部件、拿取部件、传送部件和一号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二号齿轮带动一号连接件以及拿取部件的间歇移动,判断部件判断出物品的所属种类并传递给一号控制器,拿取部件将待分拣物品从放置台上取走,将待分拣物品放置在对应的一号传送带上,进而实现待分拣物品的分类处理;拿取部件只携带一个物品,且拿取部件与物品之间保持相对静止,进而避免物品与设备之间以及物品之间发生磕碰;对待分拣物品进行放置的时候一号传送带处于静止状态,进而降低待分拣物品损坏的几率;一号传送带的外壁将物品的下端包裹起来,进而增加待分拣物品的稳定性。进而增加待分拣物品的稳定性。进而增加待分拣物品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分拣处理流水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分拣
,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化分拣处理流水线。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化分拣处理流水线使按照特定的方法对物品的特征(重量、几何尺寸、轮廓等)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将该物品输送到特定的地点进行后续处理,一般在采用人工或者机械将待分拣物品放置在流水线的始端,流水线对物品进行输送,并在输送的过程将物品输送到特定的地点。
[0003]目前的自动化分拣流水线将物品直接放置在流水线的始端,流水线带动物品移动的过程中物品容易发生倾倒,增加物品与设备之间、以及物品与物品之间发生磕碰的几率,增加物品损坏的几率(特别是玻璃、陶瓷等易碎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化分拣处理流水线。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因目前的流水线带动物品移动时容易发生倾倒,增加物品与设备之间、以及物品与物品之间发生磕碰的几率,增加物品损坏几率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分拣处理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判断部件(2)、输送部件(3)、拿取部件(5)、传送部件(7)和一号控制器;所述支撑架(1)上设有一号支撑座(11);所述一号支撑座(11)与所述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支撑座(11)上设有放置台(12);所述放置台(12)与所述一号支撑座(11)连接;所述一号支撑座(11)上连接所述判断部件(2);所述判断部件(2)用于对待分拣物品的所属种类进行识别;所述输送部件(3)包括一号连接件(31)、一号铰接轴(32)、一号转动件(33)、一号导向件(34)、二号导向件(35)、一号齿条(36)、一号转动轴(37)、一号齿轮(38)、二号齿轮(39)、三号齿轮(41)和一号电机(42);多个所述一号连接件(31)首尾相邻形成链状结构;所述链状结构的首尾两端通过所述一号铰接轴(32)铰接;相邻两个所述一号连接件(31)之间通过所述一号铰接轴(32)铰接;所述支撑架(1)的两端对称设置所述一号转动件(33);所述一号转动件(33)与所述支撑架(1)转动连接;所述链状结构套在两个所述一号转动件(33)的外侧;所述支撑架(1)的上端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一号导向件(34);所述一号导向件(34)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一号导向件(34)的两端均与所述支撑架(1)的侧板转动连接;所述一号导向件(34)设置在所述链状结构的内侧;所述一号导向件(34)上方的所述一号连接件(31)的下表面与所述一号导向件(34)的外圆柱面相抵触;每个所述一号导向件(34)的上方均设置所述二号导向件(35);所述二号导向件(35)对称设置在所述一号导向件(34)的两端;所述二号导向件(35)与所述支撑架(1)的侧板转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一号导向件(34)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一号连接件(31)长度的一半;所述一号连接件(31)的两端对称设有一号安装槽;所述一号安装槽设置在所述链状结构的内侧;所述一号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齿条(36);所述支撑架(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转动轴(37);所述一号转动轴(3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齿轮(38);靠近所述一号齿轮(38)的所述一号齿条(36)与所述一号齿轮(38)啮合;所述支撑架(1)的侧板上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电机(42);所述一号电机(42)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齿轮(39);所述二号齿轮(39)为不完全齿轮;所述一号转动轴(37)上固定连接所述三号齿轮(41);所述三号齿轮(41)与所述二号齿轮(39)啮合;每个所述一号连接件(31)上均设置所述拿取部件(5);所述拿取部件(5)设置在所述链状结构的外侧;所述拿取部件(5)用于对物品进行拿取和放置;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设置所述传送部件(7);所述传送部件(7)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传送部件(7)包括连接架(71)、二号连接轴(72)、二号转动件(73)、三号连接轴(74)、三号转动件(75)、一号连接轴(76)、一号传送带(77)和四号连接轴(78);所述连接架(71)与所述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71)远离所述支撑架(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三号连接轴(74);所述三号连接轴(74)上转动连接所述三号转动件(75);所述连接架(71)靠近所述支撑架(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二号连接轴(72);所述二号连接轴(72)上下间隔设置;所述二号连接轴(72)上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转动件(73);两个所述二号转动件(73)和所述三号转动件(75)之间通过所述一号传送带(77)连接;所述一号传送带(77)为中空的密封结构;所述一号传送带(77)的内圈以及两侧为非弹性材料制成;所述一号传送带(77)的外圈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一号传送带(77)的内腔力充满惰性气体;上面一个所述二号连接轴(72)和所述三号连接轴(74)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一号连接轴(76);所述一号连接轴(76)的两端均与所述连接架(7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四号连接轴(78);下面一个所述二号连接轴(72)与所述四号连接轴(78)之间通过二号传动组件(79)传动;所述四号连接轴(78)与所述一号转动轴(37)之间通过一号传动组件
(43)传动;所述支撑架(1)上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控制器;所述一号电机(42)、所述判断部件(2)和所述拿取部件(5)均与所述一号控制器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分拣处理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拿取部件(5)包括基座(51)、一号连接座(52)、一号气动滑台(53)、二号连接件(54)、一号滑动块(55)、二号气动滑台(56)、一号铰接板(57)、二号铰接板(58)、二号铰接轴(61)、滑动柱(62)、止付螺丝(63)、夹紧件(64)、一号连接管(65)、二号连接管(66)、三号连接管、四号连接管、一号开关阀(67)、二号开关阀(68)和一号传感器(69);所述一号连接件(31)上设置所述基座(51);所述基座(51)设置在所述链状结构的外侧;所述基座(51)上设置所述一号连接座(52);所述一号连接座(52)的两端对称设置所述一号气动滑台(53);所述一号气动滑台(53)设置在所述基座(51)和所述一号连接座(52)之间;所述一号气动滑台(53)的固定部分与所述基座(51)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气动滑台(53)的滑台本体与所述一号连接座(52)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连接座(52)的两端对称设有一号连接部(521);所述一号连接部(521)设置在远离所述基座(51)的一侧;所述一号连接座(52)的两端对称设置所述二号连接件(54);两个所述二号连接件(54)设置在两个所述一号连接部(521)之间;两个所述二号连接件(54)相互远离的侧面上均设有一号导向结构(541)和二号铰接结构(542);所述一号导向结构(541)上滑动连接所述一号滑动块(55);两个所述一号连接部(521)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均设有一号铰接结构(522);两个所述一号连接部(521)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均设置所述二号气动滑台(56);所述二号气动滑台(56)的固定部分与所述一号连接部(521)固定连接;相互靠近的所述一号连接部(521)和所述二号连接件(54)之间通过所述一号铰接板(57)和所述二号铰接板(58)连接;所述一号铰接板(57)对称设置在所述一号铰接结构(522)的上下两侧;所述一号铰接板(57)的一端与所述一号铰接结构(522)铰接;所述一号铰接板(57)的另一端与所述一号滑动块(55)铰接;所述二号铰接板(58)对称设置在所述二号气动滑台(56)的上下两侧;所述二号铰接板(58)的一端与所述二号气动滑台(56)的滑台本体铰接;所述二号铰接板(58)的另一端与所述二号铰接结构(542)铰接;所述一号铰接板(57)和所述二号铰接板(58)之间通过所述二号铰接轴(61)铰接;所述二号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琦
申请(专利权)人:王玉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