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开关组件的自动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59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性开关组件的自动组装机,通过本体进料装置、本体转移装置、第一支撑平台、切换片组装装置、切换片进料装置、本体转移装置、第二支撑平台、弹性件限位装置、弹性件进料装置、弹性件组装装置、开关子组装装置、开关子进料装置组成的弹性开关组件的自动组装机,实现了弹性开关组件的自动化组装全流程,大大地提高了组装效率和降低了人工成本。大大地提高了组装效率和降低了人工成本。大大地提高了组装效率和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开关组件的自动组装机


[0001]本技术涉及弹性开关组件的组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弹性开关组件的自动组装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弹性开关组件由本体、切换片、弹性件和开关子组成,其中弹性件的两端具有反向的安装杆部,并且由于弹性开关组件的体积较小,对应的切换片、弹性件和开关子的体积比本体更小,所以在人工组装的时候需要额外小心,造成组装难度较大,组装效率较低,人员成本较高,并且特别在装配弹性件的时候需要对准位置限位结构,且由于弹性件具有弹性而容易出现松动而脱离预设摆向位置,从而造成开关子装配失败。
[0003]因此,上述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目前缺少自动化设备对弹性开关组件进行自动化的组装,手工组装难度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弹性开关组件的自动组装机,实现自动化组装,提高组装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性开关组件的自动组装机,用于组装由本体、切换片、弹性件和开关子组成的弹性开关组件,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开关组件的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用于组装由本体(1)、切换片(2)、弹性件(3)和开关子(4)组成的弹性开关组件,其中,所述弹性件(3)的两端具有反向的安装杆部,包括:本体进料装置(10),用于将本体(1)逐个输送至第一组装工位(34);第一支撑平台(12),衔接于所述本体进料装置(10)的输出端,具有所述第一组装工位(34),用于在组装切换片(2)之前定位本体(1);切换片组装装置(1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12)与切换片进料装置(15)之间,用于将切换片(2)逐个输送至所述第一组装工位(34)中且通过本体(1)与切换片(2)之间自带的第一限位结构(7)组装至本体(1)的表面;本体转移装置(1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12)的旁侧,用于将已装配切换片(2)的本体(1)转移输送至第二组装工位(43);第二支撑平台(17),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12)的旁侧,具有所述第二组装工位(43),用于在组装弹性件(3)和开关子(4)之前定位本体(1);弹性件限位装置(18),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17)与弹性件(3)进料装置(19)之间,用于将弹性件(3)逐个以预设摆向进行限位;弹性件组装装置(20),设置于所述弹性件限位装置(18)和第二支撑平台(17)之间,用于将已限位的弹性件(3)以保持限位状态的方式逐个输送至所述第二组装工位(43),且通过本体(1)与弹性件(3)之间自带的第二限位结构(8)组装至本体(1)的表面;开关子组装装置(22),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17)与开关子进料装置(23)之间,用于将开关子(4)逐个输送至所述第二组装工位(43)且通过本体(1)、弹性件(3)与开关子(4)之间自带的第三限位结构(9)组装至本体(1)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开关组件的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衔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12)的待转移平台(16),所述待转移平台(16)用于暂存若干个已装配切换片(2)的本体(1)且通过第一定位装置(36)逐个将已装配切换片(2)的本体(1)送至所述待转移平台(16)上的待转移位(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新石景友叶义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有新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