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新型氨基烷基氨基葡糖苷4
‑
磷酸酯衍生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免疫刺激作用的新型化合物。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增强疫苗或过敏原免疫疗法等的药效的新型氨基烷基氨基葡糖苷4
‑
磷酸酯衍生物。
技术介绍
[0002]感染用疫苗中一直来使用减毒病毒或灭活病毒,就规格和安全性而言,通过提高疫苗制剂中抗原的纯度,开发出安全性问题较少的疫苗制剂。然而,这引起了免疫原性降低的新问题,导致为了增强疫苗的药效而添加佐剂(非专利文献1)。
[0003]1892年发现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外膜的内毒素现被认为是脂多糖(LPS),并已知为诱导休克症状或全身性炎症反应的物质。另一方面,还已知少量内毒素对某些疾病具有治疗效果。在疫苗研究中,自从1800年代以来,已知内毒素能够增强疫苗效果的可能性(非专利文献2)。
[0004]1989年提出了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的受体的存在(非专利文献3)。该概念得到了哺乳动物Toll样受体(TLRs)的发现的支持,并且在1998年发现了LPS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式1]其中,X表示氧原子或CH2,Y表示CH2或C=O,Z表示卤素原子或OR1,R1表示卤素原子或下述式(II):[式2]其中,R2表示卤素原子或羧基,R3表示卤素原子、羟基或乙酰氨基,R4表示卤素原子或下述式(III):[式3]
R5表示卤素原子或磷酸基团,和R6表示羟基甲基、甲基磷酸酯基团、羧基或(1S)
‑
1,2
‑
二羟基乙基,和n表示0或1,条件式排除化合物,其中X表示氧原子,n表示0,Z表示OR1,和R1表示卤素原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在式(I)中,X表示氧原子或CH2,Y表示C=O,Z表示下述式(IV):[式4]其中,R7表示卤素原子或式(III),和n表示0或1,条件是排除化合物,其中,X表示CH2,n表示1,和R7表示式(III)。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在式(I)中,X表示氧原子,Y表示C=O,Z表示下述式(V),[式5]其中,R8表示羟基或乙酰氨基,R9表示卤素原子或磷酸基团,和R
10
表示羟基甲基、甲基磷酸酯基团或羧基,和n表示0。4.选自下述组中的任一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3R)
‑3‑
{[(3R)
‑3‑
(癸酰氧基)十四烷酰基]氨基}
‑4‑
({3
‑
O
‑
[(3R)
‑3‑
(癸酰氧基)十四烷酰基]
‑2‑
{[(3R)
‑3‑
(癸酰氧基)十四烷酰基]氨基}
‑2‑
脱氧
‑6‑
O
‑
(3
‑
脱氧
‑
α
‑
D
‑
甘露
‑
辛
‑
2
‑
酮吡喃糖基)
‑4‑
O
‑
膦酰基
‑
β
‑
D
‑
吡喃葡萄糖基}氧基)丁酸,(2S)
‑2‑
{[(3R)
‑3‑
(癸酰氧基)十四烷酰基]氨基}
‑3‑
{[3
‑
脱氧
‑
α
‑
D
‑
甘露
‑
辛
‑2‑
酮吡喃糖基
‑
(2
→
4)
‑3‑
脱氧
‑
α
‑
D
‑
甘露
‑
辛
‑2‑
酮吡喃糖基
‑
(2
→
6)
‑3‑
O
‑
[(3R)
‑3‑
(癸酰氧基)十四烷酰基]
‑2‑
{[(3R)
‑3‑
(癸酰氧基)十四烷酰基]氨基}
‑2‑
脱氧
‑4‑
O
‑
膦酰基
‑
β
‑
D
‑
吡喃葡萄糖基]氧基}丙酸,(2S)
‑2‑
{[(3R)
‑3‑
(癸酰氧基)十四烷酰基]氨基}
‑3‑
({3
‑
O
‑
[(3R)
‑3‑
(癸酰氧基)十四烷酰基]
‑2‑
{[(3R)
‑3‑
(癸酰氧基)十四烷酰基]氨基}
‑2‑
脱氧
‑6‑
O
‑
D
‑
吡喃葡萄糖醛酸
‑4‑
O
‑
膦酰基
‑
β
‑
D
‑
吡喃葡萄糖基}氧基)丙酸,6,10
‑
脱水
‑8‑
O
‑
[(3R)
‑3‑
(癸酰氧基)十四烷酰基]
‑
3,7
‑
双{[(3R)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宏行,冈龙也,福山贺子,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三共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