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窑相变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126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窑相变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热管余热回收装置、风机、高置膨胀水箱、高温风阀一、高温风阀二和泵组和空气余热系统;热管余热回收装置的出风口设置风机,风机连接废气管道,热管余热回收装置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道连接隧道窑排烟管和烟囱;热管余热回收装置连接;热管余热回收装置通过泵组和高置膨胀水箱与空气余热系统连接;进风管道上设置高温风阀一;烟囱的进风口设置高温风阀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改造隧道窑的进气预热系统,利用余热能源给进气预热,可节约能源。可节约能源。可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窑相变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窑相变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窑是由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和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的在内装有窑车等运载工具的与隧道相似的窑炉,是现代化的连续式烧成的热工设备,广泛用于陶瓷产品的焙烧生产,在磨料等冶金行业中也有应用。
[0003]燃烧设备设在隧道窑的中部两侧,构成了固定的高温带
‑‑
烧成带,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方向流动,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这一段构成了隧道窑的预热带。
[0004]现有的隧道窑排放窑内热气时,大多采用直接排放,且不能对余热产生一定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隧道窑相变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用于改造隧道窑的进气预热系统,利用余热能源给进气预热,可节约能源。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窑相变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热管余热回收装置、风机、高置膨胀水箱、高温风阀一、高温风阀二和泵组和空气预热系统;所述热管余热回收装置的出风口设置风机,风机连接废气管道,热管余热回收装置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道连接隧道窑排烟管和烟囱;所述的热管余热回收装置连接;所述的热管余热回收装置通过泵组和高置膨胀水箱与空气预热系统连接;所述的进风管道上设置高温风阀一;所述烟囱的进风口设置高温风阀二。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外壳和冷凝器;所述的外壳内通过内管板安装若干热管;热管水平设置;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冷凝器进出口连接的通孔;所述的外壳内设置相变介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两端设置变径段。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顶部安装两个冷凝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空气预热系统为热管式空气换热器。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高置膨胀水箱连接车间空气暖风机组,车间空气暖风机组通过泵组与热管余热回收装置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本技术采用热管余热回收装置,通过相变传热,其单位体积能携带的热量远大于液相吸热温升的热量。这样热管锅炉的体积相对较小,重量也随之减轻。
[0014]2)采用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其吸热管与气流方向平行,所形成的背压远小于盘管式,同时无背流面,不易产生积灰的问题。
[0015]3)本实新型将机把隧道窑排热管内剩余的热量用于改造隧道窑的进气预热系统,利用余热能源给进气预热,可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热管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热管余热回收装置支管段示意图。
[0020]图4为排烟管道压力示意图
[0021]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参考图1和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隧道窑相变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热管余热回收装置1、风机2、高置膨胀水箱3、高温风阀一4、高温风阀二5和泵组和空气预热系统6。
[0024]隧道窑排烟管道内的高温烟气进入热管余热回收装置1进行换热,热量进入热管余热回收装置1的冷凝器内,泵组泵入水源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高温烟气的热量转移至水源后泵入空气预热系统6进行重复利用。
[0025]热管余热回收装置1的出风口设置风机2,风机2连接废气管道7,热管余热回收装置1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道8连接隧道窑排烟管9和烟囱10;热管余热回收装置1的冷凝器连接高置膨胀水箱3;高置膨胀水箱3连接空气预热系统6,热管余热回收装置1通过泵组与空气预热系统6连接;所述的进风管道8上设置高温风阀一4;所述烟囱10的进风口设置高温风阀二5。
[0026]本技术的高置水箱,作为系统中热水循环的缓冲及稳压的设备。
[0027]相变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在正常使用时,尤其是热量需求的稳定情况下,热管余热回收装置的出风量(Va)为固定输出(如图3所示),该路支管产生的压力P1稳定,总管路的需要的压力为P2≈300~400Pa(如图4所示),开始使用时,打开高温风阀一4及风机,P1稳定后通过调节高温风阀二5的开度可保证P2的稳定,随后的使用过程中,烟囱压力的稳定性只随隧道窑总管的压力变化而变化。
[0028]夏天不用,或热量需求过少且间断性使用,不建议开启热管余热回收装置,需要将高温风阀一4关闭。
[0029]如夏季有少量热量需求,且持续需要输出,系统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及风机的风量大小来保证输出量。基本做到,需要多少热量就输出多少热量。
[0030]本技术的热管余热回收装置1包括外壳11和冷凝器12;所述的外壳11两端设置变径段17, 变径段17与外壳11内腔连通,外壳11内通过内管板13安装若干热管14;热管两端俄日进口和出口;所述外壳11的顶部安装端盖15;所述端盖15上设置有与冷凝器进出口连接的通孔16。
[0031]本技术的外壳11顶部安装两个冷凝器12。
[0032]本技术的蒸发端采用针型管,一方面强化传热另一方面减少了烟气阻力,当
250℃烟气流经热管14部分时,通过翅片管将热量传递至壳体内部工质,壳体内部工质吸收热量后汽化。汽化的工质在压差的推动下经蒸发管路流向冷凝器。冷凝器采用列管式换热器,对汽态工质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工质在重力作用下经冷凝管路回至蒸发端,冷凝器吸收的热量,冷凝器吸收热量后所加热的热水流经空气预热器,加热炉前空气温度,提高热效率,起到节能的作用。
实施例
[0033]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高置膨胀水箱连接车间空气暖风机组20,车间空气暖风机组通过泵组与热管余热回收装置连接。主要满足面盆生产线的车间供暖条件,满足车间日常40℃温度下产品烘干。
[0034]在寒冷的冬季,可利用余热能源给办公室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工作环境。
[0035]还可以利用余热能量所加热的热水可供坯料制作中的需求,也可作为日用暖水使用。
[003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窑相变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管余热回收装置(1)、风机(2)、高置膨胀水箱(3)、高温风阀一(4)、高温风阀二(5)、泵组和空气预热系统(6);所述热管余热回收装置(1)的出风口设置风机(2),风机(2)连接废气管道(7),热管余热回收装置(1)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道(8)连接隧道窑排烟管(9)和烟囱(10);所述的热管余热回收装置(1)通过泵组和高置膨胀水箱(3)与空气预热系统(6)连接;所述的进风管道(8)上设置高温风阀一(4);所述烟囱(10)的进风口设置高温风阀二(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窑相变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管余热回收装置(1)包括外壳(11)和冷凝器(12);所述的外壳(11)内通过内管板(13)安装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丹童葛慧钰程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通申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