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隧洞海生物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086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电隧洞海生物收集装置,包括移动模块、与移动模块连接且收集模块以及浮动安装于移动模块的前端的输送模块;收集模块包括第一侧翼组件和可折叠的第二侧翼组件,第一侧翼组件和第二侧翼组件分别连接于移动模块的相对两侧;第一侧翼组件和第二侧翼组件可朝向移动模块的前端开合,并在折叠状态下收容于移动模块的前端;收集模块在移动模块的带动下沿隧洞的轴线水平移动,将海生物向输送模块聚拢,输送模块将海生物输送至与移动模块的前进方向相反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侧翼组件和第二侧翼组件可朝向移动模块的前端开合,可高效对隧洞圆弧内壁残留的海生物进行清理,而且第二侧翼组件可进行折叠,使得整体外部尺寸变小,转移便捷。转移便捷。转移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隧洞海生物收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站隧洞清理
,尤其涉及一种核电隧洞海生物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底取水隧洞在长期使用后,隧洞内壁会生长出大量的海生物,过多的海生物会减少取水隧洞的取水面积,进而对隧洞的取水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海底取水隧洞内海生物体量庞大、且杂物较多(如钢筋、石块等),在进行隧洞清理后,海生物大量堆积于隧洞内壁弧面及中间平面。
[0003]由于隧洞结构限制,隧洞内壁弧面上的海生物难以彻底清理干净,往往存在海生物残余;同时隧洞底部湿滑,通道狭窄,大型设备通行受限,隧洞同时应尽量较小局部应力避免造成内部裂缝。同时,装置因处于隧洞中行驶,地面情况复杂,同时进入场地时的路况复杂,故对装置的非工作状态通过性、工作状态时对底盘偏移需要有一定适应性要求,故装置需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位置矫正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核电隧洞海生物收集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核电隧洞海生物收集装置,包括移动模块、与所述移动模块连接且随所述移动模块移动的收集模块以及浮动安装于所述移动模块的前端的输送模块;
[0006]所述收集模块包括第一侧翼组件和可折叠的第二侧翼组件,所述第一侧翼组件和所述第二侧翼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移动模块的相对两侧;
[0007]所述第一侧翼组件和所述第二侧翼组件可朝向所述移动模块的前端开合,并在折叠状态下收容于所述移动模块的前端;
[0008]所述收集模块在所述移动模块的带动下沿所述隧洞的轴线水平移动,将位于所述隧洞内的海生物向所述输送模块聚拢,所述输送模块将所述海生物输送至与所述移动模块的前进方向相反的一侧。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翼组件及所述第二侧翼组件通过驱动组件与所述移动模块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侧翼组件连接的第一侧翼驱动件以及与所述第二侧翼组件连接的第二侧翼驱动件;
[0010]所述第一侧翼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侧翼组件开合运动,所述第二侧翼驱动件驱动第二侧翼组件开合运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翼组件包括侧翼支架以及与所述侧翼支架相连的侧翼连接架;
[0012]所述侧翼连接架包括连接立梁、第一铰接架以及驱动座,所述连接立梁固定于所述移动模块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铰接架和驱动座分别设置于连接立梁上,所述第一铰接架
与所述侧翼支架连接,所述驱动座与所述第一侧翼驱动件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架设置于所述连接立梁与所述移动模块相连一端的邻侧上,且位于所述移动模块的前端,所述驱动座设置于所述立梁与所述移动模块相连一端的对侧上。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翼组件包括固定翼、折叠翼、连接组件以及固定于所述固定翼上的第二铰接架,所述固定翼与所述折叠翼通过所述连接组件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架与所述固定翼铰接。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的第二支架以及支架驱动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翼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折叠翼上;
[0016]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通过固定件铰接;
[0017]所述支架驱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翼上,所述支架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在所述支架驱动件驱动下带动所述折叠翼向所述固定翼折叠。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叠翼可相对所述固定翼开合,且开合角度为0~180
°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所述第二侧翼组件上设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可贴合于所述隧洞的内壁滚动。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翼组件和所述第二侧翼组件上设有至少一组螺旋输送组件,所述螺旋输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侧翼组件的部分与所述螺旋输送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侧翼组件的部分旋向相反。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旋输送组件的设置数量为两组,且该两组螺旋输送组件上下并排设置,位于上侧的一组螺旋输送组件的总长度大于位于下侧的一组螺旋输送组件的总长度。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上侧的一组所述螺旋输送组件的尾部置于所述输送组件的上方,位于下侧的一组所述螺旋输送组件的尾部布置于所述输送模块的外侧。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所述螺旋输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翼组件上的第一螺旋输送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翼组件上的第二螺旋输送器以及第三螺旋输送器,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与所述第三螺旋输送器联轴。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翼支架内设有第一固定板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螺旋驱动件,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螺旋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旋转。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翼支架内设有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平行布置的吊板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二螺旋驱动件,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螺旋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和所述第三螺旋输送器旋转。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通过自动联轴组件与所述第三螺旋输送器传动连接,所述自动联轴组件包括两个半联轴器、两个轴承以及两个弹性件;
[0027]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以及所述第三螺旋输送器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半联轴器上,两个所述轴承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及所述第三螺旋输送器上,两个所述弹性件分别套接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的轴头以及所述第三螺旋输送器的轴头;
[0028]每个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轴承的轴肩,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半联轴器的端面,所述半联轴器在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轴承配合下嵌合。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模块包括输送机架、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架前端以及后端的链耙被动轴系与链耙主动轴系;所述输送机架与所述隧洞底面呈夹角设置,且延伸至所述收集模块的输出端之间;所述链耙主动轴系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模块连接,输送机架绕链耙主动轴系的轴心摆动。
[0030]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核电隧洞海生物收集装置的收集模块包括第一侧翼组件和可折叠的第二侧翼组件,第一侧翼组件和第二侧翼组件可朝向移动模块的前端开合,可高效对隧洞圆弧内壁残留的海生物进行清理,而且第二侧翼组件可进行折叠,使得整体外部尺寸变小,转移便捷。
附图说明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核电隧洞海生物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核电隧洞海生物收集装置的俯视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隧洞海生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模块(1)、与所述移动模块(1)连接且随所述移动模块(1)移动的收集模块(2)以及浮动安装于所述移动模块(1)的前端的输送模块(3);所述收集模块(2)包括第一侧翼组件(21)和可折叠的第二侧翼组件(22),所述第一侧翼组件(21)和所述第二侧翼组件(22)分别连接于所述移动模块(1)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侧翼组件(21)和所述第二侧翼组件(22)可朝向所述移动模块(1)的前端开合,并在折叠状态下收容于所述移动模块(1)的前端;所述收集模块(2)在所述移动模块(1)的带动下沿所述隧洞的轴线水平移动,将位于所述隧洞内的海生物向所述输送模块(3)聚拢,所述输送模块(3)将所述海生物输送至与所述移动模块(1)的前进方向相反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隧洞海生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翼组件(21)及所述第二侧翼组件(22)通过驱动组件(23)与所述移动模块(1)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3)包括与所述第一侧翼组件(21)连接的第一侧翼驱动件(231)以及与所述第二侧翼组件(22)连接的第二侧翼驱动件(232);所述第一侧翼驱动件(231)驱动所述第一侧翼组件(21)开合运动,所述第二侧翼驱动件(232)驱动第二侧翼组件(22)开合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隧洞海生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翼组件(21)包括侧翼支架(211)以及与所述侧翼支架(211)相连的侧翼连接架(212);所述侧翼连接架(212)包括连接立梁(2121)、第一铰接架(2122)以及驱动座(2123),所述连接立梁(2121)固定于所述移动模块(1)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铰接架(2122)和驱动座(2123)分别设置于连接立梁(2121)上,所述第一铰接架(2122)与所述侧翼支架(211)连接,所述驱动座(2123)与所述第一侧翼驱动件(23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隧洞海生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架(2122)设置于所述连接立梁(2121)与所述移动模块(1)相连一端的邻侧上,且位于所述移动模块(1)的前端,所述驱动座(2123)设置于所述立梁与所述移动模块(1)相连一端的对侧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隧洞海生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翼组件(22)包括固定翼(221)、折叠翼(222)、连接组件(223)以及固定于所述固定翼(221)上的第二铰接架(224),所述固定翼(221)与所述折叠翼(222)通过所述连接组件(223)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架(224)与所述固定翼(221)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电隧洞海生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23)包括第一连接件(2231)、第二连接件(2232)、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231)连接的第一支架(2233)、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232)连接的第二支架(2234)以及支架驱动件(2235);所述第一连接件(2231)设置于所述固定翼(221)上,所述第二连接件(2232)设置于所述折叠翼(222)上;所述第一支架(223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231)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架(223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2234)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架(223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232)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架(223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2234)的第二端通过固定件铰接;
所述支架驱动件(223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翼(221)上,所述支架驱动件(2235)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233)和所述第二支架(2234)在所述支架驱动件(2235)驱动下带动所述折叠翼(222)向所述固定翼(221)折叠。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河刘帅周国丰毛冰滟王华刚余冰王海张美玲王超吴凤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