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0658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原烟气通过第一GGH与待脱硝烟气换热降温后进行脱硫,脱硫后烟气通过第二GGH与脱硝后烟气换热初步升温,然后再进入第一GGH与原烟气换热再次升温后进行脱硝,脱硝后烟气通过第二GGH与脱硫后烟气换热降温后排放至大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两个GGH进行换热,脱硫后的烟气先通过第二GGH然后再进入第一GGH的管程,这样能够提高第一GGH中的换热管壁温,避免露点,没有水产生,尘不会变成泥附着在管外壁,避免堵塞。同时,第二GGH的管程和壳程均为不含尘烟气,也不会出现堵塞问题。也不会出现堵塞问题。也不会出现堵塞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尾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铅酸电池作为汽车电源的广泛应用,其低成本、高可用性的特点使其需求量迅速增加。这些铅酸电池的铅和含铅化合物的污染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因此,不当的铅酸电池处理会导致有毒金属污染土壤和水,继而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对铅酸电池的有效回收和管理是科学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目前,消除或减少铅酸电池的铅污染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0003]完整的废蓄电池通常由液态的电解液和固态的有机物、金属铅、铅膏或渣泥组成。其回收利用是为了回收铅、硫酸以及聚丙烯塑料外壳。在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中会产生大量的含尘烟气,该烟气需要经过净化后才能排放大气。针对废铅酸蓄电池回收过程中产生烟气的处理,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以下几种技术方案:
[0004]参考文献1:专利公开号为CN111992020A的中国专利文献。
[0005]参考文献1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回收用尾气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于铅回收企业的所有工序排放出来的粉尘,应经过收集和处理后排放,根据污染治理程度的要求,采用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旋风除尘器、陶瓷过滤器或湿式除尘器,收集好的粉尘可以直接返回铅回收生产系统;对于SO2,其消除可采用干式、半干式、半湿和湿式等方法。采用先进成熟的脱硫技术和设备进行。
[0006]参考文献2:专利公开号为CN112271350A的中国专利文献。
[0007]参考文献2公开了一种废旧电池回收制取再生铅的方法,废旧铅酸电池进入全自动破碎分选,分别分离成铅膏,铅栅,各类塑料,铅膏通过碳酸氢铵进行预脱硫处理,脱硫制得脱硫铅膏与硫酸铵副产物,脱硫铅膏通过低温转炉冶炼制成还原铅锭,铅渣以及低SO2含量冶炼尾气,冶炼烟气进入冶炼尾气处理系统沉降室与表冷器进行冷却降温与烟尘沉淀后进入后方布袋,通过布袋将微小的烟尘进行过滤,过滤后烟尘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过滤以及沉淀的烟尘作为烟道灰会用至转炉冶炼系统进行配料,烟气后方通过喷淋后,除去其中残留的少量SO2后,达到排放标准,从烟囱排出系统。
[0008]参考文献1和2中的烟气处理方法均没有进行余热利用,导致其尾气处理工艺的热量利用效率较低,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铅酸蓄电池回收用尾气处理时,热量利用效率低、处理能耗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
[0011]原烟气通过第一GGH与待脱硝烟气换热降温后进行脱硫;
[0012]脱硫后烟气通过第二GGH与脱硝后烟气换热初步升温,然后再进入第一GGH与原烟气换热再次升温后进行脱硝;
[0013]脱硝后烟气通过第二GGH与脱硫后烟气换热降温后排放至大气。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原烟气为经过电除尘处理后的烟气,原烟气的含尘量为400

1000mg/m3。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脱硫后烟气通过第二GGH与脱硝后烟气换热升温至130℃以上再进入第一GGH。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脱硫后烟气进入第一GGH与原烟气换热升温至230℃以上再进行脱硝。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脱硫后烟气进入第一GGH与原烟气换热升温至280℃以上再进行脱硝。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GGH包括换热器壳体、换热管模块以及吹灰机构,原烟气进口设置在换热器壳体的上端,原烟气出口设置在换热器壳体的下端侧壁,待脱硝烟气的进出口均设置在换热器壳体的侧壁;
[0019]吹灰机构包括压差传感器以及吹灰器,压差传感器的两个采压口分别连接至原烟气进口区域及出口区域,吹灰器设置在原烟气进口区域内并与压差传感器电连接。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换热器壳体的下端还设置有卸灰口,换热器壳体的侧壁位于卸灰口的上方设置有松动口。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GGH还包括旁路调节机构,旁路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原烟气出口区域的温度传感器以及连通至待脱硝烟气通道的旁路阀。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换热管模块的上方设置有不参与换热的防磨管,或位于上部的换热管采用厚壁管。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的进一步优化:位于下部的换热管的管入口处设置有隔热套管。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GGH包括换热器壳体以及设置在换热器壳体内的换热管模块,脱硝烟气进口设置在换热器壳体的上端,脱硝烟气出口设置在换热器壳体的下端侧壁,脱硫烟气进口设置在换热器壳体的下端侧壁,脱硫烟气进口设置在换热器壳体的上端侧壁;
[0025]位于换热器壳体上部的换热管两端均罩设有将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处和脱硝烟气通道隔离的隔热板。
[0026]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的尾气处理方法中利用两个GGH进行换热,脱硫后的烟气先通过第二GGH然后再进入第一GGH的管程,这样能够提高第一GGH中的换热管壁温,避免露点,没有水产生,尘不会变成泥附着在管外壁,避免堵塞。同时,第二GGH的管程和壳程均为不含尘烟气,也不会出现堵塞问题。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GGH的外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GGH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GGH的外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GGH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第一GGH;2、第二GGH;101、换热器壳体;102、吹灰机构;1021、压差传感器;1022、吹灰器;103、卸灰口;104、松动口;105、旁路调节机构;1051、温度传感器;1052、旁路阀;106、导流罩;107、导流板;108、换热管模块;201、换热器壳体;202、换热管模块;203、隔热板;204、导流罩;205、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原烟气通过第一GGH与待脱硝烟气换热降温后进行脱硫;脱硫后烟气通过第二GGH与脱硝后烟气换热初步升温,然后再进入第一GGH与原烟气换热再次升温后进行脱硝;脱硝后烟气通过第二GGH与脱硫后烟气换热降温后排放至大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烟气为经过电除尘处理后的烟气,原烟气的含尘量为400

1000mg/m3。3.如权利要求1所述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后烟气通过第二GGH与脱硝后烟气换热升温至130℃以上再进入第一GGH。4.如权利要求3所述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后烟气进入第一GGH与原烟气换热升温至230℃以上再进行脱硝;优选地,所述脱硫后烟气进入第一GGH与原烟气换热升温至280℃以上再进行脱硝。5.如权利要求1所述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系统尾气的双GGH节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GGH包括换热器壳体、换热管模块以及吹灰机构,原烟气进口设置在换热器壳体的上端,原烟气出口设置在换热器壳体的下端侧壁,待脱硝烟气的进出口均设置在换热器壳体的侧壁;吹灰机构包括压差传感器以及吹灰器,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聚园杨福高邵松李谦程虎薛松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