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囱除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739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囱除冰系统,包括设置在烟囱内筒内的第一换热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烟囱外筒顶部第二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与通过所述烟囱内筒内的烟气进行热量交换,提升所述第一换热器内的换热介质的温度,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换热介质流动到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热量释放,对设置在所述烟囱外筒顶部上伞型挡板加热实现除冰操作。通过设置在烟囱内筒内的第一换热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烟囱外筒顶部的第二换热器,烟气对第一换热器内的换热介质加热,换热介质流动到第二换热器进行热量释放,对所述烟囱外筒顶部伞型挡板加热实现除冰操作,结构简单。结构简单。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囱除冰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及动力工程
,涉及一种烟囱除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火力发电企业中,烟气脱硫大多数采用“石灰石

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烟气经过湿法脱硫处理后通过烟囱排放至大气中。净化后的烟气中含水量高达14%左右,若除雾器效果较差,烟气中含水量更高。
[0003]在冬季北方严寒地区,因烟囱排口位置较高、大气温度极低,烟气中的水分极易在下风向烟囱顶部排口外沿处形成结冰。因烟囱高度一般在180m至220m之间,高度较高,无法采用人力进行除冰;当大气温度上升时,积冰融化容易造成冰块断裂坠落,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影响机组检修及电力安全生产。
[0004]因此,需要解决烟囱顶部结冰的问题,保障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囱除冰系统,解决烟囱顶部结冰的问题,保障安全生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烟囱除冰系统,包括设置在烟囱内筒内的第一换热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烟囱外筒顶部第二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与通过所述烟囱内筒内的烟气进行热量交换,提升所述第一换热器内的换热介质的温度,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换热介质流动到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热量释放,对设置在所述烟囱外筒顶部上伞型挡板加热实现除冰操作。
[0008]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为螺旋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0009]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烟囱内筒内的所述第一换热器上部的风车以及与所述风车连接的水泵,所述风车用于带动所述水泵驱动所述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流动。
[0010]其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的换热直管,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换热直管,用于驱动所述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流动。
[0011]其中,所述伞型挡板由内向外倾斜,顶部直径与所述烟囱内筒外壁直径比为1.03~1.1,底部直径与所述烟囱外筒外壁直径比为1.05~1.1,所述伞型挡板高度与所述烟囱内筒高出所述烟囱外筒的高出外部高度比为0.9~1.0,用于将烟气中冷凝降落至烟气挡板上的水滴蒸发,防止烟囱结冰。
[0012]其中,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烟囱外筒上部、所述伞型挡板下部,平行并紧贴所述伞型挡板,进口、出口与所述换热直管连接。
[0013]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直径与所述烟囱内筒内壁直径比为0.8~0.95,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度为3m~5m。
[0014]其中,所述换热直管的长度为3m~10m。
[0015]其中,所述第二换热器为换热盘管或S型翅片换热管。
[0016]其中,所述S型翅片换热管中的管间距为0.1m~0.3m。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介绍内容,上述烟囱除冰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0018]所述烟囱除冰系统,通过设置在烟囱内筒内的第一换热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烟囱外筒顶部的第二换热器,烟气对第一换热器内的换热介质加热,换热介质流动到第二换热器进行热量释放,对所述烟囱外筒顶部伞型挡板加热实现除冰操作,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囱除冰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囱除冰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

第一换热器,2

换热直管,3

水泵,4

风车,5

第二换热器,6

伞型挡板,7

烟囱内筒,8

烟囱外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囱除冰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囱除冰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5]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烟囱除冰系统,包括设置在烟囱内筒7内的第一换热器1以及设置在所述烟囱外筒8顶部第二换热器5,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1用于与通过所述烟囱内筒7内的烟气进行热量交换,提升所述第一换热器1内的换热介质的温度,所述第一换热器1与所述第二换热器5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所述换热介质流动到所述第二换热器5进行热量释放,对设置在所述烟囱外筒8顶部上伞型挡板6加热实现除冰操作。
[0026]通过设置在烟囱内筒7内的第一换热器1以及设置在所述烟囱外筒8顶部的第二换热器5,烟气对第一换热器1内的换热介质加热,换热介质流动到第二换热器5进行热量释放,对所述烟囱外筒8顶部伞型挡板6加热实现除冰操作,结构简单。
[0027]本申请对于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5的形状、结构以及尺寸不做限定,所述第一换热器1为螺旋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或者其它形状的第一换热器1,而为了提高对于热量的吸收,一个实施例中采用螺旋换热器。
[0028]为了推动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流动,提高所述第一换热
器和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囱除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烟囱内筒7内的所述第一换热器1上部的风车4以及与所述风车4连接的水泵3,所述风车4用于带动所述水泵3驱动所述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换热器1、所述第二换热器5之间流动。
[0029]通过所述水泵3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所述第二换热器5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换热介质流动,提高了热量的传递效率,通过风车4驱动水泵3,无需外部设置电源驱动,降低了结构难度。
[0030]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包括但是不局限于风车4驱动水泵3做功控制换热介质流动,还可以采用其它的装置驱动水泵,以及用其它装置控制换热介质的流动。
[0031]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介质流动的通畅性,同时方便水泵3的安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囱除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所述第二换热器5连接的换热直管2,所述水泵3设置在所述换热直管2,用于驱动所述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换热器1、所述第二换热器5之间流动。
[0032]通过设置换热直管2,实现对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所述第二换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囱除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烟囱内筒内的第一换热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烟囱外筒顶部第二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与通过所述烟囱内筒内的烟气进行热量交换,提升所述第一换热器内的换热介质的温度,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换热介质流动到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热量释放,对设置在所述烟囱外筒顶部上伞型挡板加热实现除冰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烟囱除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为螺旋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烟囱除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烟囱内筒内的所述第一换热器上部的风车以及与所述风车连接的水泵,所述风车用于带动所述水泵驱动所述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流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烟囱除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的换热直管,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换热直管,用于驱动所述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流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烟囱除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贤福廖永浩马彦斌杨军张晓玲陈路昊潘好伟罗彦波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