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脱模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064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脱模的辅助装置,包括面板、正激线圈、反激线圈、底板、驱动电路、控制器、电源模组,所述正激线圈和惯性片粘贴在面板背面,成棋盘式阵列分布,所述反激线圈位于底板上,成棋盘状阵列分布,与正激线圈一一对应,所述正激线圈、反激线圈的阵列中的每个单元的出线接入驱动电路中,再接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电源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防止混凝土与面板粘结,减低了拆模阻力,减轻人员劳动,保护混凝土表面;避免了特别是油性脱模剂对混凝土的有害效果,如表面回弹值偏低等。如表面回弹值偏低等。如表面回弹值偏低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混凝土脱模的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脱模装置,尤其是一种混凝土脱模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混凝土脱模使用机械外力使模板与混凝土脱开,比如用撬棍或者用油缸顶拔等方式。即便在模板上喷涂脱模剂,在某些特殊工况如在地墙等水下构件的砼浇筑施工中,混凝土与接头箱(相当于模板)粘结后起拔力很大,且缺乏高效简便的辅助工具辅助拆除。
[0003]如何在砼浇筑过程中,怎样使模板表面和砼表面不产生粘结,使模板拆除变得容易是一个臻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混凝土脱模的辅助装置,能够在砼浇筑施工中,使混凝土与模板之间不产生粘结,使模板拆除变得容易。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脱模的辅助装置,包括面板、正激线圈、反激线圈、底板、驱动电路、控制器、电源模组,所述正激线圈和惯性片粘贴在面板背面,成棋盘式阵列分布,所述反激线圈位于底板上,成棋盘状阵列分布,与正激线圈一一对应,所述正激线圈、反激线圈的阵列中的每个单元的出线接入驱动电路中,再接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电源模组。
[0006]进一步,所述面板的材质为冷轧镀锌钢板,厚度为0.5

1.5mm,其表面光洁。
[0007]进一步,所述底板一侧的四周与面板固定,另一侧与模板接触固定,或作为模板的本体结构。
[0008]进一步,所述正激线圈采用扁平纯铜线成螺旋盘绕形式,构成扁平状盘型结构,其中心连接有惯性片。
[0009]进一步,所述惯性片的材质为金属,外形为圆形片体。
[0010]进一步,所述反激线圈采用扁平纯铜线成螺旋盘绕形式,构成扁平状盘型结构。
[0011]进一步,所述电源模组包括可充电电池组、外接电源接头,可充电电池作为无拖线工况下使用,外接电源接头作为可拖线工况下使用。
[0012]进一步,所述控制器采用单片机,分别控制正激线圈、反激线圈的阵列的电路,同时向正激线圈、反激线圈的阵列的电路发送相位相反或时序相反的交变电信号。
[0013]进一步,所述正激线圈、反激线圈接收电信号后,产生相反的磁场,面板在正激线圈的带动下运动。通过控制阵列的电信号,使面板产生从下而上的波形振动产生高频微振幅,在混凝土初凝过程中使之无法粘结在面板上。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通过防止混凝土与面板粘结,减低了拆模阻力,减轻人员劳动,保护混凝土表面。
[0016](2)避免了特别是油性脱模剂对混凝土的有害效果,如表面回弹值偏低等。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混凝土脱模的辅助装置截面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混凝土脱模的辅助装置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20]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混凝土脱模的辅助装置,包括:面板1、正激线圈2、反激线圈3、惯性片4、底板5、驱动电路6、控制器7、电源模组8。
[0021]如图1、2所示,正激线圈2和惯性片4粘贴在面板1背面,成棋盘式阵列分布。反激线圈3位于底板5上,成棋盘状阵列分布,与正激线圈2一一对应。正激线圈2、反激线圈3的阵列中的每个单元的出线接入驱动电路6中,再接入控制器7。电源模组8与控制器7电连接。
[0022]面板1是与混泥土接触的表面,材质优选冷轧镀锌钢板等金属板材,厚度优选0.5

1.5mm。其表面光洁。
[0023]底板5一侧的四周与面板固定,另一侧与模板接触固定,或作为模板的本体结构。
[0024]正激线圈2采用扁平纯铜线成螺旋盘绕形式,构成扁平状盘型结构,其中心连接有惯性片4。惯性片4的材质是金属(如铅等),外形是圆形片体。
[0025]反激线圈3采用扁平纯铜线成螺旋盘绕形式,构成扁平状盘型结构。
[0026]电源模组8包括可充电电池组,作为无拖线工况下使用;包括外接电源接头,作为可拖线工况下使用。
[0027]控制器7采用单片机,分别控制正激线圈2、反激线圈3的阵列的电路。同时向这两部件发送相位相反或时序相反的交变电信号。
[0028]正激线圈2、反激线圈3接收电信号后,产生相反的磁场,面板1在正激线圈2的带动下运动。通过控制阵列的电信号,使面板1产生从下而上的波形振动(高频微振幅),在混凝土初凝过程中使之无法粘结在面板上。
[0029]按正常模板施工运作,在混凝土浇筑后或过程中,在临近初凝的时间点,打开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混凝土脱模的辅助装置。控制器7按预编程序或手动控制,分别向正激线圈2、反激线圈3的阵列发送时序相反/电位相反的电信号。正激线圈2、反激线圈3分别产生磁极不同的磁场。当二者间磁极相同时,正激线圈2向外运动;当二者间磁极相反时,正激线圈2向向运动。在电信号控制下按时序改变正激线圈2、反激线圈3的产生的磁极方向和磁通量大小,使正激线圈2产生交替运动,带动面板1产生波动振动。该波形振动在混凝土初凝过程中破坏了混凝土与面板1的粘结,使混凝土无法粘结在面板1上,大大减低了拆模阻力。同时,改变交变电信号在线圈阵列中不同行(或列)之间的时分控制,如正弦波形控制,使整个阵列产生近似波浪式运动,进一步增强破坏混凝土与面板1的粘结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脱模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正激线圈、反激线圈、底板、驱动电路、控制器、电源模组,所述正激线圈和惯性片粘贴在面板背面,成棋盘式阵列分布,所述反激线圈位于底板上,成棋盘状阵列分布,与正激线圈一一对应,所述正激线圈、反激线圈的阵列中的每个单元的出线接入驱动电路中,再接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电源模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脱模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材质为冷轧镀锌钢板,厚度为0.5

1.5mm,其表面光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脱模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一侧的四周与面板固定,另一侧与模板接触固定,或作为模板的本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脱模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激线圈采用扁平纯铜线成螺旋盘绕形式,构成扁平状盘型结构,其中心连接有惯性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脱模的辅助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斌龚妍李耀良张云海罗云峰王海俊杨子松张哲彬钮思宜顾蓓瑛王栢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