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模具及恒温模具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40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恒温模具及恒温模具组件。所述恒温模具包括:外模板,所述外模板的第一表面具有容纳槽;内模板,扣置于所述外模板的第一表面;恒温管组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固定于所述外模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恒温模具中,通过在所述外模板和所述内模板之间设置恒温管组件,在所述恒温管组件内需要先注入水、蒸汽或其他可加热介质,在所述恒温模具中浇注混凝土后,可以实现对混凝土进行带模养护,既能避免水分蒸发,进行能量回收,又可以实现控温保湿作用,避免起皮、掉渣或表面严重脱水,从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温模具及恒温模具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恒温模具及恒温模具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基于模具浇注后,由于模具无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
[0003]综上所述,基于现有的模具浇注后,由于多种不利因素易造成混凝土塔筒环片起皮、掉渣,表面严重脱水,严重的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塔架整体的稳定性,容易造成二次施工,安全性降低,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模具及恒温模具组件,所述恒温模具中,通过在所述外模板和所述内模板之间设置恒温管组件,在所述恒温模具中浇注混凝土后,可以实现对混凝土进行带模养护,既能避免水分蒸发,进行能量回收,又可以实现控温保湿作用,避免起皮、掉渣或表面严重脱水,从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恒温模具,所述恒温模具包括:
[0006]外模板,所述外模板的第一表面具有容纳槽;
[0007]内模板,扣置于所述外模板的第一表面;
[0008]恒温管组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固定于所述外模板上。
[0009]可选地,所述恒温管组件包括:
[0010]多个平行间隔排布的竖直管;
[0011]多个连接组件,分别位于相邻所述竖直管之间,以将多个所述竖直管依次首尾连接。
[0012]可选地,多个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0013]第一连接组件,位于相邻所述竖直管之间,一端与一所述竖直管的顶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另一所述竖直管的顶端相连通;
[0014]第二连接组件,位于相邻所述竖直管之间,且位于所述竖直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与一所述竖直管的底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另一所述竖直管的底端相连通;
[0015]第三连接组件,与最外侧的所述竖直管的底端相连通;
[0016]第四连接组件,与远离所述第三连接组件的最外侧的所述竖直管的底端相连通。
[0017]可选地,多个所述竖直管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排布;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0018]第一水平管,沿第二方向延伸,一端与一所述竖直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方向
与所述竖直管的延伸方向及所述第一方向均相垂直;
[0019]第二水平管,与所述第一水平管平行间隔排布,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一端与另一所述竖直管的顶端相连通;
[0020]第三水平管,位于所述第一水平管与所述第二水平管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水平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管远离所述竖直管的一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水平管远离所述竖直管的一端相连通。
[0021]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
[0022]第四水平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一端与一所述竖直管的底端相连通;
[0023]第五水平管,与所述第四水平管平行间隔排布,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一端与另一所述竖直管的底端相连通;
[0024]第六水平管,位于所述第四水平管与所述第五水平管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六水平管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水平管远离所述竖直管的一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水平管远离所述竖直管的一端相连通;
[0025]第一异径三通,设置于与所述第六水平管上;
[0026]第一水龙头,与所述第一异径三通相连接。
[0027]可选地,所述第四连接组件包括:
[0028]第七水平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一端与远离所述第三连接组件的最外侧的所述竖直管的底端相连通;
[0029]第八水平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一端与所述第七水平管远离所述竖直管的一端相连通;
[0030]第二异径三通,与所述第八水平管远离所述第七水平管的一端相连接;
[0031]第二水龙头,与所述第二异径三通相连接;
[0032]扳把式快速接头,与所述第二异径三通远离所述第八水平管的一端相连接。
[0033]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多个弯头管,所述弯头管位于所述竖直管与所述第一水平管之间、所述竖直管与所述第二水平管之间、所述第三水平管与所述第一水平管之间,所述第三水平管与所述第二水平管之间、所述竖直管与所述第四水平管之间、所述竖直管与所述第五水平管之间、所述第六水平管与所述第四水平管之间、所述第六水平管与所述第五水平管之间、所述第七水平管与所述竖直管之间及所述第八水平管与所述第七水平管之间。
[0034]可选地,所述弯头管包括金属软管。
[0035]可选地,所述恒温模具还包括:
[0036]第一隔热板,位于所述外模板远离所述内模板的表面;
[0037]第二隔热板,位于所述内模板远离所述外模板的表面。
[003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恒温模具组件,所述恒温模具组件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恒温模具,相邻所述恒温模具相连接,且相邻所述恒温模具中的所述恒温组件相连通。
[0039]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恒温模具及恒温模具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恒温模具中,通过在所述外模板和所述内模板之间设置恒温管组件,在所述恒温管组件内需要先注入水、蒸汽或其他可加热介质,在所述恒温模具中浇注混凝土后,可以实现对混凝土进
行带模养护,既能避免水分蒸发,进行能量回收,又可以实现控温保湿作用,避免起皮、掉渣或表面严重脱水,从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个恒温模具中的外模板与恒温管组件组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恒温模具中的恒温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标号说明:1、外模板;2、容纳槽;3、定位工装;4、恒温管组件;41、竖直管;421、第一连接组件;4211、第一水平管;4212、第二水平管;4213、第三水平管;422、第二连接组件;4221、第四水平管;4222、第五水平管;4223、第六水平管;4224、第一异径三通;4225、第一水龙头;423、第三连接组件;424、第四连接组件;4241、第七水平管;4242、第八水平管;4243、第二异径三通;4244、第二水龙头;4245、扳把式快速接头;425、弯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4]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板,所述外模板的第一表面具有容纳槽;内模板,扣置于所述外模板的第一表面;恒温管组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固定于所述外模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管组件包括:多个平行间隔排布的竖直管;多个连接组件,分别位于相邻所述竖直管之间,以将多个所述竖直管依次首尾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位于相邻所述竖直管之间,一端与一所述竖直管的顶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另一所述竖直管的顶端相连通;第二连接组件,位于相邻所述竖直管之间,且位于所述竖直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与一所述竖直管的底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另一所述竖直管的底端相连通;第三连接组件,与最外侧的所述竖直管的底端相连通;第四连接组件,与远离所述第三连接组件的最外侧的所述竖直管的底端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竖直管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排布;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水平管,沿第二方向延伸,一端与一所述竖直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竖直管的延伸方向及所述第一方向均相垂直;第二水平管,与所述第一水平管平行间隔排布,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一端与另一所述竖直管的顶端相连通;第三水平管,位于所述第一水平管与所述第二水平管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水平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管远离所述竖直管的一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水平管远离所述竖直管的一端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四水平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一端与一所述竖直管的底端相连通;第五水平管,与所述第四水平管平行间隔排布,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一端与另一所述竖直管的底端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后禅徐伟郑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研砼木垒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