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稠环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稠环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作为自发光型器件,与以往的器件相比,不仅视角宽且对比度优秀,而且应答时间快,亮度、驱动电压及应答速度特性优秀,还能够彩色化。
[0003]根据一例,有机发光器件可以包含阳极、阴极及介于于上述阳极与阴极之间的包含发光层的有机层。在上述阳极与发光层之间可以具有空穴传输区域,在上述发光层与阴极之间可以具有电子传输区域。从上述阳极注入的空穴经由空穴传输区域向发光层移动,从阴极注入的电子经由电子传输区域向发光层移动。上述空穴与电子在发光层区域重新结合来生成激子(exciton)。该激子从激发态变为基态的过程中发出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稠环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体地,提供具有窄幅的发光光谱及高色纯度并发出蓝色光的新型稠环化合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化学式1:在上述化学式1中,Ar
11
、Ar
12
、Ar
13
及Ar
14
各自独立地为从成环原子数为6以上且18以下的芳香烃环衍生的基团或从成环原子数为5以上且18以下的芳香族杂环衍生的基团,Ar
15
为从苯环衍生的基团或从成环原子数为5或6的芳香族杂环衍生的基团,X
11
为
‑
O
‑
、
‑
S
‑
、
‑
Se
‑
、
‑
Te
‑
、
‑
NR
X11
‑
或单键,R
X11
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烷基,在此情况下,R
X11
能够通过连接基团与相邻的Ar
11
及Ar
12
中的至少一个结合,Y
11
及Y
12
各自独立地为
‑
O
‑
、
‑
S
‑
、
‑
Se
‑
、
‑
Te
‑
、
‑
NR
Y11
‑
、
‑
CR
Y12
R
Y13
‑
或
‑
SiR
Y14
R
Y15
‑
,R
Y11
、R
Y12
、R
Y13
、R
Y14
及R
Y15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烷基,在此情况下,R
Y11
、R
Y12
、R
Y13
、R
Y14
及R
Y15
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各自独立地通过连接基团与相邻的Ar
15
结合,R
Y11
、R
Y12
、R
Y13
、R
Y14
及R
Y15
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各自独立地通过单键与相邻的Ar
13
及A
r14
中的至少一个结合,R
11
、R
12
、R
13
、R
14
及R
15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氘原子、卤素原子、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杂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杂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硫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烷基,m11及m12各自独立地为0、1、2或3,m13及m14各自独立地为0、1、2、3或4,
m15为0或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
11
、Ar
12
、Ar
13
及Ar
14
各自独立地为如下环:苯环、并环戊二烯环、茚环、萘环、蒽环、薁环、庚搭烯环、苊环、非那烯环、芴环、菲环、联苯环、三联苯环、三亚苯环、芘环、环或苯并(a)蒽环(tetraphene ring);或者吡啶环、吡嗪环、哒嗪环、嘧啶环、三嗪环、喹啉环、异喹啉环、喹喔啉环、喹唑啉环、萘啶环、吖啶环、酚嗪环、苯并喹啉环、苯并异喹啉环、菲啶环(Phenanthridine)、菲罗啉环、苯醌环、香豆素环、蒽醌环、芴酮环、呋喃环、噻吩环、苯并呋喃环、苯并噻吩环、二苯并呋喃环、二苯并噻吩环、吡咯环、吲哚环、咔唑环、咪唑环、苯并咪唑环、吡唑环、吲唑环、恶唑环、异恶唑环、苯并恶唑环、苯并异恶唑环、噻唑环、异噻唑环、苯并噻唑环、苯并异噻唑环、咪唑啉酮环、苯并咪唑啉酮环、咪唑并吡啶环、咪唑并嘧啶环、咪唑并菲啶环(Imidazole phenanthridine)、氮杂二苯并呋喃环、氮杂咔唑环、二氮杂二苯并呋喃环、二氮杂咔唑环、二氮杂二苯并噻吩环、氧杂蒽酮环或噻吨酮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化学式2表示,化学式2:在上述化学式2中,X
11
为
‑
O
‑
、
‑
S
‑
、
‑
Se
‑
或
‑
Te
‑
,除Ar
13
、Ar
14
及Ar
15
为苯环以外,Y
11
及Y
12
与化学式1中的定义相同,R
11
、R
12
、R
13
、R
14
、R
15
、m11、m12、m13、m14及m15与化学式1中的定义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
11
、R
12
、R
13
、R
14
及R
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田胜则,宫碕荣吾,广瀬智哉,今村敦,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