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盘磨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029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磨碎机和精磨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双盘磨浆机,所述第一磨盘和所述第二磨盘上都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磨纹组件,所述第一磨盘包括盘体,所述磨纹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盘体上的多组长度不同且环形阵列的磨纹,所述磨纹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盘体的径向方向不共线,所述磨纹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阻尼柱,任一所述磨纹上的所述阻尼柱的布置间距沿所述磨纹远离所述盘体轴心方向线性或非线性减少。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阻尼柱取代传统的凹袋,且阻尼柱的密集程度较高时,能够延长浆料的研磨时间并增加浆料在接收研磨过程中接收到的内能,达到升高温度灭活除菌的效果。菌的效果。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盘磨浆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磨碎机和精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双盘磨浆机。

技术介绍

[0002]盘磨机问世时,主要用于磨木粗渣的再磨,设备简单,精度不高。近年来,由于对盘磨机的机械结构和盘磨齿纹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用途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的发展非常迅速,现在国内使用的盘磨机处理的浆料已经扩展到了除麻浆以外的所有各种植物纤维浆料,生产出各种工业用纸、文化用纸、纸板、双面胶板、卫生纸、不透明纸、耐水纸、打字纸等几十个品种,更进一步地,卷烟行业目前正在研究投产的加热不燃烧卷烟也使用到了盘磨机研磨的竹枝粉作为卷烟材料。
[0003]现有的盘磨机在使用时,一般采用环形阵列铺设的在轴向方向上带有锯齿形的磨纹对磨浆材料进行研磨,浆料在高速转盘的巨大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磨盘中心向周围方向泵出,为了使浆料在磨盘内的时间延长并得到均一处理,会在磨面上设置封闭圈或在磨纹之间的沟槽内设置有挡坝,从而配合磨纹形成凹袋达到防止浆料快速泵出的效果,通过上述方案形成的凹袋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阻挡浆料泵出,但是,浆料容易填附在凹袋内以至于不能在磨面上移动从而充分研磨,当凹袋填满时还会导致磨纹被填充失效,导致后续的浆料快速从磨盘内被甩出,没有得到研磨或研磨程度不佳,进一步地,凹袋对浆料在第一磨盘和第二磨盘之间的移动趋势进行了限制,使得浆料不能充分在磨盘之间移动和研磨,因此函待一种能够限制浆料快速泵出又能防止浆料堵塞凹袋导致后续浆料研磨精度和研磨效果不佳的盘磨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盘磨浆机,用来解决现有盘磨机凹袋导致的浆料研磨不佳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双盘磨浆机,包括铰接的第一磨盘和第二磨盘,所述第一磨盘和所述第二磨盘上都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磨纹组件,所述第一磨盘包括盘体,所述磨纹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盘体上的多组长度不同且环形阵列的磨纹,所述磨纹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盘体的径向方向不共线,所述磨纹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阻尼柱,任一所述磨纹上的所述阻尼柱的布置间距沿所述磨纹远离所述盘体轴心方向线性或非线性减少。本申请取消传统的布置在磨纹之间的挡坝或密封圈,使用布置在磨纹上的凸起的阻尼柱对处于离心力和泵驱动力的驱动下沿磨纹之间的沟槽向外移动浆料的移动趋势进行部分限制,且磨纹之间的沟槽内并不会对存在横向遮挡造成浆料阻隔,达到了限制浆料快速泵出又能防止浆料在磨盘间的移动幅度较低导致后续研磨精度和研磨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7]进一步,所述磨纹包括长度依次减少的第一磨纹、第二磨纹和第三磨纹,所述第一磨纹、所述第二磨纹和所述第三磨纹远离所述第一磨盘的一端共圆,所述第一磨纹、所述第
二磨纹和所述第三磨纹的数量保持一致和/或逐级递增。本申请设置多组长度不同的磨纹,能够将泵入磨浆机内的浆料在离心力作用下沿相邻磨纹间的凹槽逐级引导至第三磨纹处,传递效率高且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浆料进行帚化以利于研磨
[0008]进一步,所述阻尼柱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磨纹上的第一阻尼柱、设置在所述第二磨纹上的第二阻尼柱和设置在所述第三磨纹上的第三阻尼柱,所述第一阻尼柱、所述第二阻尼柱和所述第三阻尼柱的直径依次减少。本申请分别为尽可能增加用于执行主要工作的第三磨纹的数量和强化对应的防止浆料快速泵出的功能,通过减少阻尼柱大小的方式增加第三磨纹的布置密度,浆料在沿磨纹凹槽移动时受阻尼住限制能够具有更高的混乱度和研磨效率。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磨盘还包括中心盘,所述盘体套设在所述中心盘周侧,所述中心盘上贯穿设置有多个泵入口,所述中心盘对应所述泵入口位置设置有与所述中心盘转轴连接的泵入盘,所述泵入盘上设置有匹配所述泵入口的连通孔,所述泵入盘相对于所述中心盘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条,所述驱动条为弧形驱动条,所述驱动条环形阵列在所述泵入盘上。本申请采用中心盘上的泵入口作为浆料的泵入位置,并设置有能够相对于中心盘旋转泵入盘,泵入盘旋转时能够间歇式地联通泵入口和连通孔,通过控制泵入盘的旋转速率就能对浆料的泵入速度进行控制,进一步地,从连通孔进入的浆料会在弧形驱动盘的引导下进入盘体进行研磨,传递效率高。
[0010]进一步,所述磨纹沿所述盘体的轴向上的高度从靠近所述泵入盘端到远离所述泵入盘端线性或非线性增加。本申请将磨纹阶梯式设计,在第一磨盘和第二磨盘配合时,能够在磨盘中部位置预留出浆料泵入空间,进一步地,允许颗粒大小更小的浆料进入第三磨纹区域完成研磨泵出,浆料颗粒大的需要在靠近第一磨盘和第二盘体中部完成碾压降低颗粒直径后才能进入第三磨纹区域完成研磨。
[0011]进一步,所述磨纹一侧与盘体连接,所述磨纹相对于所述盘体的另一侧有磨齿。参考现有技术,需要将磨纹设计得浅而密,凹槽在完成浆料引导后需要由磨纹上的磨齿对浆料进行研磨,优选地,磨齿为锥形齿。
[0012]进一步,所述第二磨盘对应所述泵入盘处设置有凹槽。本申请设置凹槽撇撇泵入盘,为泵入盘预留安装空间一共泵入盘安装和旋转。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申请取消传统的布置在磨纹之间的挡坝或密封圈,使用布置在磨纹上的凸起的阻尼柱对处于离心力和泵驱动力的驱动下沿磨纹之间的沟槽向外移动浆料的移动趋势进行部分限制,且磨纹之间的沟槽内并不会对存在横向遮挡导致浆料吸附,达到了限制浆料快速泵出又能防止浆料堵塞导致后续研磨精度和研磨效果不佳的问题。进一步地,将阻尼柱设置为远离盘体轴心方向布置密度增加使得在主要用于研磨的远离盘体轴心处的磨纹密集区域设置更多的阻尼柱,当浆料沿磨纹间的凹槽沿远离盘体圆心方向移动时,移动速度随着沟槽内阻尼柱数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使得浆料能够更持久地停留在磨纹密集区域且阻尼柱布置密度较高区域,从而充分完成研磨,一定程度上,通过控制磨纹密集区域的阻尼柱的密集程度,能够控制浆料在磨纹密集区域的研磨时间。当阻尼柱的密集程度较高时,能够延长浆料的研磨时间并增加浆料在接收研磨过程中接收到的内能,达到升高温度灭活除菌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双盘磨浆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磨盘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磨盘装配示意图;
[0018]其中,
[0019]100、第一磨盘;110、磨纹;111、第一磨纹;112、第二磨纹;113、第三磨纹;120、阻尼柱;121、第一阻尼柱;122、第二阻尼柱;123、第三阻尼柱;130、泵入口;140、盘体;150、泵入盘;151、连通孔;152、驱动条;160、中心盘;200、第二磨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盘磨浆机,包括铰接的第一磨盘(100)和第二磨盘(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盘(100)和所述第二磨盘(20)上都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磨纹组件,所述第一磨盘(100)包括盘体(140),所述磨纹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盘体(140)上的多组长度不同且环形阵列的磨纹(110),所述磨纹(11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盘体(140)的径向方向不共线,所述磨纹(110)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阻尼柱(120),任一所述磨纹(110)上的所述阻尼柱(120)的布置间距沿所述磨纹(110)远离所述盘体(140)轴心方向线性或非线性减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盘磨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纹(110)包括长度依次减少的第一磨纹(111)、第二磨纹(112)和第三磨纹(113),所述第一磨纹(111)、所述第二磨纹(112)和所述第三磨纹(113)远离所述第一磨盘(100)的一端共圆,所述第一磨纹(111)、所述第二磨纹(112)和所述第三磨纹(113)的数量保持一致和/或逐级递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盘磨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柱(12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磨纹(111)上的第一阻尼柱(121)、设置在所述第二磨纹(112)上的第二阻尼柱(122)和设置在所述第三磨纹(113)上的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凤黄治汪长国刘华陈昆燕周学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