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直驱数控立式转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0107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精度直驱数控立式转台,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包括:主控制台,所述主控制台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仓,所述驱动仓远离主控制台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环片,所述驱动仓包括腔体、定子绕组铁芯、第二轴承座、前腔环、内腔室和光栅固定环,所述驱动仓外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压缩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定子绕组铁芯、第二轴承座、转轴的配合,对转轴的转速进行调节,转轴启动的反应速度更快,机械损耗更小,噪音更小,为一种更加可靠的传动机构,通过直驱方式在,精度、速度、传动效率方向进行优化,由于没有传动链环节,直驱技术在精度、速度、传动效率等方面都有大幅提高。传动效率等方面都有大幅提高。传动效率等方面都有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直驱数控立式转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车床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直驱数控立式转台。

技术介绍

[0002]高精度直驱数控立式转台是一种数控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比如机械加工、自动化生产、检测测试、医疗设备等,它可以精确控制旋转角度和速度,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和要求。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高精度直驱数控立式转台的结构设计对其稳定性和精度影响很大,以此提高其转动稳定性以及精确度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直驱双轴转台,CN113070694A,包括四轴组件、前防水板、动力输出环、五轴组件及工作台,四轴壳体与四轴电机之间形成有第一冷却通道,前防水板套设于四轴转轴的一端的外侧壁且固定于四轴壳体的一端,动力输出环设置于四轴转轴的一端,前防水板与四轴转轴之间形成有第二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与第一冷却通道相连通,五轴壳体与五轴电机之间形成有第三冷却通道,第三冷却通道与第二冷却通道相连通。将四轴电机和五轴电机中的线圈产生的热量、五轴转轴摩擦生热及五轴电机传递至五轴转轴上的热量带走,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且第一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和第三冷却通道串联连通,使得整个直驱双轴转台结构布局紧凑。
[0004]虽然上述方案具有如上的优势,但是上述方案的劣势在于:传统的数控转台采用伺服电机和齿轮传动或蜗轮蜗杆或滚珠丝杠相结合的驱动模式,但是由于机械传动链的存在,此种驱动方式虽然具有良好的静刚度,但在启动、加减速、变向和刹停等场合,产生的弹性变形、摩擦、反向间隙等问题会造成机械振动、响应滞后、动态刚度差以及其他一些非线性误差,因此,它们实现高速度、高精度加工是很困难,这也是目前传统数控转台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转台通过伺服电机和齿轮传动或蜗轮蜗杆或滚珠丝杠相结合的驱动模式,会产生弹性变形、摩擦、反向间隙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直驱数控立式转台,包括:主控制台,所述主控制台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仓,所述驱动仓远离主控制台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环片,所述驱动仓包括壳体、定子绕组铁芯、第二轴承座、前腔环、内腔室和光栅固定环,所述驱动仓外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压缩接口,所述驱动仓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停驻压缩接口,所述定子绕组铁芯、第二轴承座、前腔环、内腔室和光栅固定环均固定嵌设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转动压缩通道和停驻压缩通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座,所述定子绕组铁芯的内部设置有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永磁磁体,所述转子铁芯和多个永磁磁体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底座,所述转子铁芯的内部固定嵌设有内套,所述内套的内部设置有
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内套的内部固定嵌设有内连接环,所述内连接环远离永磁磁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连接环,所述外连接环的外表面转动套设有深沟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转动嵌设在第二轴承座的内部,所述外连接环的内部固定嵌设有转轴,所述圆锥滚子轴承转动套设在转轴的外表面,所述圆锥滚子轴承转动嵌设在第一轴承座的内部,多个所述环片的内部转动嵌设有平面螺纹环,所述平面螺纹环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大锥齿轮,所述驱动仓远离主控制台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转杆,所述调节转杆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轴座,所述轴座固定安装在主控制台的外表面,所述调节转杆靠近平面螺纹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小锥齿轮,所述小锥齿轮与大锥齿轮啮合连接,多个所述环片的内部均滑动嵌设有卡爪,多个所述卡爪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多个所述卡爪靠近平面螺纹环的一侧均设置有底齿,所述底齿和平面螺纹环相配合。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轴远离主控制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刹车环,所述前腔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腔环。
[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刹车环为转动时的制动提供移动方向,而内腔环则配合第一弹簧对前腔活塞进行复位,以此提高制动稳定性。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腔室的内壁固定嵌设有中腔环,所述中腔环靠近环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腔套筒。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中腔环和前腔套筒配合内腔室组成前腔活塞的滑动腔,提高转轴转动时的制动流畅度。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腔室的内壁滑动嵌设有前腔活塞,所述前腔活塞滑动套设在前腔套筒的外表面。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前腔活塞在外部压缩空气注入配合下可对转轴提供制动效果。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腔活塞靠近环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刹车垫,所述前腔活塞靠近环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刹车垫配合刹车环通过挤压对转轴进行制动。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安装在内腔环外表面的一侧,所述前腔套筒外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盈环。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防盈环可对前腔活塞进行限位,防盈环的设置可防止前腔活塞过度挤压刹车垫,提高制动时的稳定性。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腔室的内部固定嵌设有后腔环筒,所述后腔环筒靠近环片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由内腔室、后腔环筒、后腔活塞组成停滞壳体,为后腔活塞提供移动空间。
[001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腔室的内壁滑动嵌设有后腔活塞,所述后腔活塞滑动套设在后腔环筒的外表面。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后腔活塞的滑动保证制动时的流畅度。
[002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后腔活塞靠近环片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环销,所述环销靠近环片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销头。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环销进行推动后,可将销头推入销孔的内部,防止转轴转动,以此保证非工作状态时,转轴不会出现空转,避免不必要的机械损耗。
[002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停驻环,所述停驻环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销孔,所述转轴外表面的一端固定套设有光栅盘,所述光栅盘和光栅固定环相配合。
[00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光栅盘与转轴同速旋转,光栅盘内部包括发光二极管检测装置,由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若干脉冲信号,而光栅固定环内部包括编码器以及数据输出装置,通过计算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检测当前转轴的转速,以及将数据进行传输,继而配合侧边的光栅固定环和光栅盘对转速进行实时监控。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26]1.本专利技术,通过定子绕组铁芯、第二轴承座、转轴的配合,对转轴的转速进行调节,由于不存在机械传动链不会出现在启动、加减速、变向和刹停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摩擦、反向间隙,转轴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直驱数控立式转台,包括:主控制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台(1)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仓(2),所述驱动仓(2)远离主控制台(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环片(3),所述驱动仓(2)包括壳体(5)、定子绕组铁芯(6)、第二轴承座(7)、前腔环(8)、内腔室(9)和光栅固定环(10),所述驱动仓(2)外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压缩接口(201),所述驱动仓(2)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停驻压缩接口(202),所述定子绕组铁芯(6)、第二轴承座(7)、前腔环(8)、内腔室(9)和光栅固定环(10)均固定嵌设在壳体(5)的内部,所述壳体(5)的内部开设有转动压缩通道(502)和停驻压缩通道(503),所述壳体(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座(501),所述定子绕组铁芯(6)的内部设置有转子铁芯(601),所述转子铁芯(60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永磁磁体(611),所述转子铁芯(601)和多个永磁磁体(611)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底座(612),所述转子铁芯(601)的内部固定嵌设有内套(613),所述内套(613)的内部设置有圆锥滚子轴承(614),所述内套(613)的内部固定嵌设有内连接环(615),所述内连接环(615)远离永磁磁体(6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连接环(616),所述外连接环(616)的外表面转动套设有深沟球轴承(701),所述深沟球轴承(701)转动嵌设在第二轴承座(7)的内部,所述外连接环(616)的内部固定嵌设有转轴(11),所述圆锥滚子轴承(614)转动套设在转轴(11)的外表面,所述圆锥滚子轴承(614)转动嵌设在第一轴承座(501)的内部,多个所述环片(3)的内部转动嵌设有平面螺纹环(4),所述平面螺纹环(4)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大锥齿轮,所述驱动仓(2)远离主控制台(1)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转杆(403),所述调节转杆(403)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轴座,所述轴座固定安装在主控制台(1)的外表面,所述调节转杆(403)靠近平面螺纹环(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小锥齿轮,所述小锥齿轮与大锥齿轮啮合连接,多个所述环片(3)的内部均滑动嵌设有卡爪(401),多个所述卡爪(401)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402),多个所述卡爪(401)靠近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欧荣李志刚李培艮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达峰荣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