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束干燥机的使用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991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粮食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束干燥机的使用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管束干燥机、摆动组件、驱动组件、热动力组件、回收组件,管束干燥机包括卧式罩壳、空心转轴、干燥管、空心圆盘和刮板,卧式罩壳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卧式罩壳内部设有圆柱形状的干燥腔,卧式罩壳的两端均同轴且动密封式地转动连接有空心转轴,空心转轴位于干燥腔中的端部均同轴式地设有空心圆盘,两个空心圆盘之间通过一组分布均匀的干燥管连接,并且两个空心圆盘的外侧壁还通过一组分布均匀的刮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能耗高和干燥效果不佳等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束干燥机的使用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粮食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低能耗管束干燥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管束干燥机包括卧式的筒状机壳,机壳由上下半周合围而成,机壳内腔安装有管束转子,管束转子的两端分别设有封头,封头的中心分别设有转子轴,转子轴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管束转子旋转,物料由机壳一端加入机体内,落在旋转管束上,受到管束内热介质的间接加热,再通过热空气对流使物料除去水分进而干燥,热空气被水蒸汽饱和后从机壳顶部的排气口排出并由抽风机抽走;管束转子上装有抄板,使物料均匀受热并向出料口方向移动。蒸汽从出料一端的旋转接头进入出料端转子轴,从出料端转子轴到达出料端封头内腔,然后进入各管束内放热,冷凝水从管束另一端排出进入进料端封头,然后进入进料端转子轴,从进料端转子轴的旋转接头排出,冷凝水出口处安装有疏水器。
[0003]在申请号为:CN201520639630.3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便于检修的管束干燥机,包括筒状机壳,机壳由半圆形的上半壳和下半壳合围而成,机壳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将其封闭的端板,机壳内腔设有与机壳共轴线的管束转子,管束转子的两端中心分别设有转子轴,上半壳顶部连接有排气口,上半壳前后方向的一侧下部设有沿机壳轴线方向延伸的窗口,窗口处覆盖有可拆卸的分体壳,分体壳的弧面形状与窗口部位的弧面形状相一致。分体壳相对于机壳轴线的圆心角为45
°
。分体壳的下边沿与下半壳的上边沿相对接。分体壳的长度与上半壳的长度等长,分体壳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端板相对接。机壳两端的端板上分别设有大检修门,沿分体壳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小检修门。该管束干燥机在更换转子角钢时省时省力。
[0004]但是,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能耗高,因为其上述对比文件中的装置所用的热源为高温生蒸汽,这使得其势必需要更多的能量;此外,其对物料进行干燥的过程中主要还设有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而热辐射的利用率较为低下。
[0005]第二,干燥效果不佳,因为上述对比文件中的装置是在常压下对湿物料进行干燥,这就使得被干燥的物料经常因温度过高而发生焦糊现象,从而导致被干燥的物料品质的下降(即造成部分物料的热变性,尤其是含湿量高的浓缩蛋白等物料);此外,干燥湿物料产生的废蒸汽中含有焦糊气味和总杂质颗粒,若直接排入大气,则会造成空气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能耗管束干燥机,包括管束干燥机,所述管束干燥机包括卧式罩壳、空心转轴、干燥管、空心圆盘和刮板,所述卧式罩壳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卧式罩壳内部设有圆柱形状的干燥腔,所述卧式罩壳的两端均
同轴且动密封式地转动连接有空心转轴,所述空心转轴位于干燥腔中的端部均同轴式地设有空心圆盘,两个所述空心圆盘之间通过一组分布均匀的干燥管连接,并且两个所述空心圆盘的外侧壁还通过一组分布均匀的刮板连接;所述管束干燥机上还设有与之配合的驱动组件、热动力组件和回收组件。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干燥腔的内壁上还设有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所述干燥腔的内壁和干燥管的外壁上均镀有镜面反射层,并且所述镜面反射层的表面还设有一层透明的耐磨层。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驱动电机和传动箱,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设置在传动箱的输入端,所述传动箱的输出端设置在对应的空心转轴上。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与之配合的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连接座、转动座、转动块、电控液压杆和铰座,所述连接座固定在底板一端的底部,并且所述连接座与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底板另一端的端部还对称地转动连接有一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均设有电控液压杆,所述电控液压杆的末端分别与固定设置在地面上对应的铰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转动块和铰座的旋转轴相互平行且垂直空心转轴的中轴线,所述电控液压杆之间还固定设有联结臂。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卧式罩壳上还设有检修窗、入料斗、排料管和排气管,所述入料斗和排气管均设置在卧式罩壳沿其轴向上的同一端,所述排料管设置在卧式罩壳另一端底壁的底部,并且所述入料斗和排料管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热动力组件包括蒸发箱、输送泵、半导体制冷装置、板式散热件和制冷风扇,所述蒸发腔内部分为上、下相互隔绝的蒸发腔、制冷腔,所述蒸发腔和制冷腔中均设有板式散热件,两个所述板式散热件之间设有半导体制冷装置,并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的热端、冷端分别与蒸发腔中的板式散热件、制冷腔中的板式散热件贴合式接触,所述制冷风扇设置在制冷腔中并且送风方向朝下,所述蒸发箱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导通制冷腔的进气槽,所述蒸发箱的顶部还设有导通蒸发腔的蒸汽管,所述蒸汽管的另一端与远离入料斗的空心转轴之间旋转动密封式地连接,所述输送泵设置在蒸汽管上;所述回收组件包括淋洗箱、冷凝器、负压泵、导热夹板、过滤器、回收箱、回收泵、循环泵和储液箱,所述淋洗箱、冷凝器和负压泵之间通过导管依次连接,所述淋洗箱的输入端与排气管之间通过负压管连接,所述导热夹板设置在淋洗箱的外壁上,所述导热夹板内部蜿蜒式地开设有导液槽,所述导热夹板上还设有两个分别与导液槽对应端部槽口连通的返回管,其中一个所述返回管连接在蒸发箱的顶部并导通蒸发腔,另一个所述返回管与另一个空心转轴之间通过旋转动密封的方式转动连接,所述淋洗箱的底部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依次连通过滤器和回收箱,所述冷凝器上的入液管和回液管之间通过循环管连接,所述循环管上串联有循环泵和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上还设有冷气管,所述冷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在蒸发箱的底部并导通制冷腔,所述回收泵的输入端、输出端均设有回收管,所述回收泵输入端的回收管设置在冷凝器输出端下端的排水口处,所述回收泵输出端的回收管与淋洗箱上的雾化喷头连接。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蒸发箱上的返回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蒸发腔中预充有超导液;所述蒸发箱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封闭进气槽的圈罩,所述圈罩上设有导通其
内、外侧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连通在负压泵输出端的负压管上;两个所述板式散热件之间非半导体制冷装置接触的部分通过隔热垫填充并隔绝热量交换;所述储液箱中预充有冷却液;所述回收泵的输入端与回收箱之间还设有补水管,并且所述回收泵输入端的回收管和补水管上均设有流量阀;所述淋洗箱内部的底壁呈输出端低且输入端高的斜坡状。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卧式罩壳上还设有与之配合的混料组件,所述混料组件包括脉冲阀、导气管和脉冲泵,所述卧式罩壳沿其轴向均匀地分布有一组导通干燥腔的脉冲阀,并且所述脉冲阀的喷射方向均沿干燥腔的径向,所述脉冲阀通过导气管连接至脉冲泵的输出端。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脉冲泵的输入端连接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热交换部分与空心转轴和导热夹板之间的返回管热传导式接触。
[0015]一种低能耗管束干燥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者向外部控制器写入指定的控制程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束干燥机,包括管束干燥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干燥机(100)包括卧式罩壳(101)、空心转轴(102)、干燥管(103)、空心圆盘(104)和刮板(105),所述卧式罩壳(101)固定安装在底板(106)上,所述卧式罩壳(101)内部设有圆柱形状的干燥腔,所述卧式罩壳(101)的两端均同轴且动密封式地转动连接有空心转轴(102),所述空心转轴(102)位于干燥腔中的端部均同轴式地设有空心圆盘(104),两个所述空心圆盘(104)之间通过一组分布均匀的干燥管(103)连接,并且两个所述空心圆盘(104)的外侧壁还通过一组分布均匀的刮板(105)连接;所述管束干燥机(100)上还设有与之配合的驱动组件(200)、热动力组件(300)和回收组件(400);所述卧式罩壳(101)上还设有检修窗(111)、入料斗(112)、排料管(113)和排气管(114),所述入料斗(112)和排气管(114)均设置在卧式罩壳(101)沿其轴向上的同一端,所述排料管(113)设置在卧式罩壳(101)另一端底壁的底部,并且所述入料斗(112)和排料管(113)上均设有电磁阀(115);所述热动力组件(300)包括蒸发箱(301)、输送泵(302)、半导体制冷装置(303)、板式散热件(304)和制冷风扇(305),所述蒸发箱内部分为上、下相互隔绝的蒸发腔、制冷腔,所述蒸发腔和制冷腔中均设有板式散热件(304),两个所述板式散热件(304)之间设有半导体制冷装置(303),并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的热端、冷端分别与蒸发腔中的板式散热件(304)、制冷腔中的板式散热件(304)贴合式接触,所述制冷风扇(305)设置在制冷腔中并且送风方向朝下,所述蒸发箱(30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导通制冷腔的进气槽(306),所述蒸发箱(301)的顶部还设有导通蒸发腔的蒸汽管(307),所述蒸汽管(307)的另一端与远离入料斗(112)的空心转轴(102)之间旋转动密封式地连接,所述输送泵(302)设置在蒸汽管(307)上;所述回收组件(400)包括淋洗箱(401)、冷凝器(402)、负压泵(403)、导热夹板(404)、过滤器(405)、回收箱(406)、回收泵(407)、循环泵(408)和储液箱(409),所述淋洗箱(401)、冷凝器(402)和负压泵(403)之间通过导管(410)依次连接,所述淋洗箱(401)的输入端与排气管(114)之间通过负压管(411)连接,所述导热夹板(404)设置在淋洗箱(401)的外壁上,所述导热夹板(404)内部蜿蜒式地开设有导液槽(412),所述导热夹板(404)上还设有两个分别与导液槽(412)对应端部槽口连通的返回管(413),其中一个所述返回管(413)连接在蒸发箱(301)的顶部并导通蒸发腔,另一个所述返回管(413)与另一个空心转轴(102)之间通过旋转动密封的方式转动连接,所述淋洗箱(401)的底部设有排液管(414),所述排液管(414)依次连通过滤器(405)和回收箱(406),所述冷凝器(402)上的入液管(415)和回液管(416)之间通过循环管(417)连接,所述循环管(417)上串联有循环泵(408)和储液箱(409),所述储液箱(409)上还设有冷气管(418),所述冷气管(418)的另一端设置在蒸发箱(301)的底部并导通制冷腔,所述回收泵(407)的输入端、输出端均设有回收管(419),所述回收泵(407)输入端的回收管(419)设置在冷凝器(402)输出端下端的排水口处,所述回收泵(407)输出端的回收管(419)与淋洗箱(401)上的雾化喷头(420)连接;所述干燥腔的内壁上还设有湿度传感器(107)和气压传感器(108),所述干燥腔的内壁和干燥管(103)的外壁上均镀有镜面反射层(109),并且所述镜面反射层(109)的表面还设有一层透明的耐磨层(110);所述驱动组件(200)包括设置在底板(106)上的驱动电机(201)和传动箱(202),所述驱动电机(201)的电机轴设置在传动箱(202)的输入端,所述传动箱(202)的输出端设置在对
应的空心转轴(10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束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6)上还设有与之配合的摆动组件(500),所述摆动组件(500)包括连接座(501)、转动座(502)、转动块(503)、电控液压杆(504)和铰座(505),所述连接座(501)固定在底板(106)一端的底部,并且所述连接座(501)与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转动座(502)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06)另一端的端部还对称地转动连接有一组转动块(503),所述转动块(503)上均设有电控液压杆(504),所述电控液压杆(504)的末端分别与固定设置在地面上对应的铰座(50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502)、转动块(503)和铰座(505)的旋转轴相互平行且垂直空心转轴(102)的中轴线,所述电控液压杆(504)之间还固定设有联结臂(506)。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明彭锋张文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格兰特干燥浓缩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