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RC预制柱-RC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983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RC预制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RC预制柱

RC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RC预制柱

RC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装配式建筑已经发展了七十多年,从最初的手工作业到机械化生产,从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到能够自主创新,期间经历过高潮也有过低谷。
[0003]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现浇建筑模式的优势已逐渐消失,装配式建筑成为未来我国建筑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同时,过去五年间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关键性的政策开始大力推行发展装配式建筑。而RC(Reinforce Concrete)柱作为装配式建筑中一个及其重要的竖向支撑构件,RC梁作为装配式建筑中主要的受弯构件,对梁柱节点进行深入研究,对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000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节点是上下RC柱、RC梁和楼板交叉结合的地方,在结构设计过程中一般要加强配筋,因此框架结构节点的钢筋纵横交错十分密集,作为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RC预制柱、RC预制梁、预制楼板等构件均设有预留钢筋,如何使这些钢筋集合在一处,无相互碰撞,且承载力合理是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也是工厂预制加工,现场吊运装配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节点区钢筋密集,RC预制柱纵筋于节点内通过套筒灌浆的方式实现单根柱纵筋逐根连接时往往存在施工空间小、连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装配式RC预制柱

RC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RC预制柱

RC梁连接节点,包括上连接钢筒、下连接钢筒、RC预制柱和RC梁,所述上连接钢筒和下连接钢筒的截面形状均与RC预制柱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上连接钢筒的筒体内部固定有上钢筋锚板,且上钢筋锚板将上连接钢筒内部分为上下两个筒腔,上钢筋锚板上方筒腔的筒壁上固定有若干栓钉,上钢筋锚板上方的上连接钢筒套设在梁柱核心区上方RC预制柱底端,RC预制柱内柱纵筋贯穿上钢筋锚板并通过螺母锁定,且上钢筋锚板上方的栓钉埋设在RC预制柱中;所述下连接钢筒底端对应设置于梁柱核心区顶端,其筒体内部固定有下钢筋锚板,且下钢筋锚板将下连接钢筒内部分为上下两个筒腔,下钢筋锚板下方筒腔的筒壁上固定有若干栓钉,梁柱核心区下方RC预制柱内柱纵筋竖向贯穿梁柱核心区及下钢筋锚板并通过螺母锁定;所述RC预制柱末端以及梁柱核心区的柱箍筋均加密设置,且位于梁柱核心区内的柱纵筋之间固定设置有斜撑钢筋;
上连接钢筒下口和下连接钢筒上口竖向对齐拼合在一起并于接缝处焊接封闭,且上连接钢筒、下连接钢筒和梁柱核心区内部空间通过灌浆组件满灌混凝土。
[0007]优选地,所述灌浆组件包括注浆管、排气管和过浆孔,所述注浆管和排气管均以预埋的方式布置在梁柱核心区上部RC预制柱内,二者管体一端贯穿上钢筋锚板延伸至上连接钢筒下部筒腔中,另一端延伸至RC预制柱外侧,且注浆管和排气管将上连接钢筒下部筒腔与外界连通,所述过浆孔设置于下钢筋锚板上,且过浆孔将下钢筋锚板上下两侧的下连接钢筒筒腔连通。
[0008]优选地,所述柱箍筋加密段的长度不小于RC预制柱截面的长边尺寸。
[0009]优选地,所述注浆管和排气管设置于上钢筋锚板的同一条对角线上,且注浆管和排气管分别设置于上钢筋锚板中心位置两侧。
[0010]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一种装配式RC预制柱

RC梁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作RC预制柱,并在柱纵筋末端提前固定斜撑钢筋、上连接钢筒和下连接钢筒;步骤二,将梁柱核心区下部的RC预制柱安装就位;步骤三,施工RC梁;步骤四,将梁柱核心区上部的RC预制柱吊装就位,使上连接钢筒与下连接钢筒竖向对齐;步骤五,复核梁柱核心区上部的RC预制柱位置,并将上连接钢筒与下连接钢筒于二者接缝处焊接固定;步骤六,支设梁柱核心区模板;步骤七,通过灌浆组件向上连接钢筒、下连接钢筒和梁柱核心区内部空间灌注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步骤八,待梁柱核心区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后拆模,并进行下一根RC预制柱吊装施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焊接相连的上连接钢筒和下连接钢筒实现梁柱核心区上下实心预制柱柱纵筋的有效连接,既能够使柱纵筋的连接错开梁柱核心区,避免在施工空间狭小的梁柱核心区内进行柱纵筋的逐根连接,又可以保证梁柱核心区柱纵筋的贯通设置,上连接钢筒和下连接钢筒的封闭腹腔与梁柱核心区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方式实现整体灌浆,施工方便高效,连接质量可靠。
附图说明
[0012]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装配式RC预制柱

RC梁连接节点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装配式RC预制柱

RC梁连接节点去除部分结构之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1、RC预制柱;101、柱纵筋;102、柱箍筋;2、RC梁;201、梁主筋;202、梁箍筋;3、上连接钢筒;4、上钢筋锚板;5、下连接钢筒;6、下钢筋锚板;7、栓钉;8、灌浆组件;801、
注浆管;802、排气管;803、过浆孔;9、斜撑钢筋;1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RC预制柱

RC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及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顶”、“底”、“上”、“下”、“内”、“外”、“横”、“纵”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6]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RC预制柱

RC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钢筒(3)、下连接钢筒(5)、RC预制柱(1)和RC梁(2),所述上连接钢筒(3)和下连接钢筒(5)的截面形状均与RC预制柱(1)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上连接钢筒(3)的筒体内部固定有上钢筋锚板(4),且上钢筋锚板(4)将上连接钢筒(3)内部分为上下两个筒腔,上钢筋锚板(4)上方筒腔的筒壁上固定有若干栓钉(7),上钢筋锚板(4)上方的上连接钢筒(3)套设在梁柱核心区上方RC预制柱(1)底端,RC预制柱(1)内柱纵筋(101)贯穿上钢筋锚板(4)并通过螺母(10)锁定,且上钢筋锚板(4)上方的栓钉(7)埋设在RC预制柱(1)中;所述下连接钢筒(5)底端对应设置于梁柱核心区顶端,其筒体内部固定有下钢筋锚板(6),且下钢筋锚板(6)将下连接钢筒(5)内部分为上下两个筒腔,下钢筋锚板(6)下方筒腔的筒壁上固定有若干栓钉(7),梁柱核心区下方RC预制柱(1)内柱纵筋(101)竖向贯穿梁柱核心区及下钢筋锚板(6)并通过螺母(10)锁定;所述RC预制柱(1)末端以及梁柱核心区的柱箍筋(102)均加密设置,且位于梁柱核心区内的柱纵筋(101)之间固定设置有斜撑钢筋(9);上连接钢筒(3)下口和下连接钢筒(5)上口竖向对齐拼合在一起并于接缝处焊接封闭,且上连接钢筒(3)、下连接钢筒(5)和梁柱核心区内部空间通过灌浆组件(8)满灌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RC预制柱

RC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组件(8)包括注浆管(801)、排气管(802)和过浆孔(803),所述注浆管(801)和排气管(802)均以预埋的方式布置在梁柱核心区上部RC预制柱(1)内,二者管体一端贯穿上钢筋锚板(4)延伸至上连接钢筒(3)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付前旺雷拓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