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耐折叠铰链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922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耐折叠铰链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和通过铰接模块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的第二安装板,缺口,紧固螺栓,铰接模块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板的底部两侧的第一连接筒,第二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与两个第一连接筒相适配的第二连接筒,两个第一连接筒与第二连接筒之间穿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卡挡块,卡挡块上设置有第一拧杆,连接轴的另一端还设置有连接螺纹,连接轴的端部通过连接螺纹设置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上还设置有第二拧杆。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携式耐折叠铰链连接结构,不仅能够满足铰接的连接需求,而且还能方便地进行徒手安装和拆卸,十分地方便。十分地方便。十分地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耐折叠铰链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铰接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耐折叠铰链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折叠铰链,是一种常用的铰接结构连接件,在包装箱、门窗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地应用。
[0003]现有的折叠铰链,虽然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用户却不能方便地对其进行徒手安装和拆卸,需要借助于专门的工具才能实现拆卸和安装,是以会给人们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耐折叠铰链连接结构,不仅能够满足铰接的连接需求,而且还能方便地进行徒手安装和拆卸,十分地方便。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耐折叠铰链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和通过铰接模块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的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安装板相适配的缺口,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还分别设置有紧固螺栓,铰接模块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板的底部两侧的第一连接筒,第二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与两个第一连接筒相适配的第二连接筒,两个第一连接筒与第二连接筒之间穿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卡挡块,卡挡块上设置有第一拧杆,连接轴的另一端还设置有连接螺纹,连接轴的端部通过连接螺纹设置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上还设置有第二拧杆。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安装板能够通过缺口与第一安装板卡接固定到一起。通过缺口,使得第二安装板发生转动后能够与第一安装板卡接固定到一起,可以减小整个装置占用的空间,从而提高装置的便携性。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紧固螺栓上还设置有第三拧杆。通过第三拧杆,用户能够方便地对紧固螺栓进行螺旋调节,从而方便地实现或解除紧固螺栓对第一安装板与包装箱的连接处的连接固定,实现或解除紧固螺栓对第二安装板与包装箱的连接处的连接固定。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拧杆、第三拧杆为U型,第二拧杆为燕尾型。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对第一拧杆、第二拧杆和第三拧杆进行操作,且第二拧杆的这种结构不会影响到限位螺母在连接轴的螺纹端的移动。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限位螺母上还设置有防脱落模块。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防脱落模块包括设置在连接轴的螺纹端的螺纹紧固孔,螺纹紧固孔上还设置有卡挡螺栓,卡挡螺栓上还设置有第四拧杆,第四拧杆为U型。卡挡螺栓能够通过螺纹紧固孔与连接轴螺纹连接,从而对限位螺母进行卡挡防护,避免限位螺母从连接轴的螺纹端脱落。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拧杆与卡挡块焊接固定,第二拧杆与限位螺
母焊接固定,第三拧杆与紧固螺栓焊接固定,第四拧杆与卡挡螺栓焊接固定。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只需使得第二连接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筒相对齐,之后便可使得连接轴穿过一个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和另一个连接筒,之后便可使得限位螺母通过连接螺纹与连接轴的螺纹端相连接,从而使得限位螺母抵在另一个一连接筒的侧端,从而实现对连接轴与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的连接,使得第二安装板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第一安装板、的第二安装板的铰接。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轴、卡挡块、连接螺纹、螺纹紧固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限位螺母、第二拧杆、卡挡螺栓、第四拧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01、第一安装板;102、第二安装板;103、紧固螺栓;104、缺口;201、第一连接筒;202、第二连接筒;203、连接轴;204、卡挡块;205、第一拧杆;206、连接螺纹;207、限位螺母;208、第二拧杆;209、第三拧杆;301、螺纹紧固孔;302、卡挡螺栓;303、第四拧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0020]如图1、2所示,一种便携式耐折叠铰链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101和通过铰接模块与第一安装板101相连接的第二安装板102,第一安装板101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安装板102相适配的缺口104,第一安装板101和第二安装板102上还分别设置有紧固螺栓103,铰接模块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01的底部两侧的第一连接筒201,第二安装板102的顶部设置有与两个第一连接筒201相适配的第二连接筒202,两个第一连接筒201与第二连接筒202之间穿设有连接轴203,连接轴203的一端设置有卡挡块204,卡挡块204上设置有第一拧杆205,连接轴203的另一端还设置有连接螺纹206,连接轴203的端部通过连接螺纹206设置有限位螺母207,限位螺母207上还设置有第二拧杆208。
[0021]如图1、2所示,紧固螺栓103上还设置有第三拧杆209。第一拧杆205、第三拧杆209为U型,第二拧杆208为燕尾型。第一拧杆205与卡挡块204焊接固定,第二拧杆208与限位螺母207焊接固定,第三拧杆209与紧固螺栓103焊接固定。
[0022]如图1、2所示,第二安装板102能够通过缺口104与第一安装板101卡接固定到一起。通过缺口104,使得第二安装板102发生转动后能够与第一安装板101卡接固定到一起,可以减小整个装置占用的空间,从而提高装置的便携性。
[0023]只需使得第二连接筒2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筒201相对齐,之后便可使得连接轴203穿过一个第一连接筒201、第二连接筒202和另一个连接筒,之后便可通过第一拧
杆205避免连接轴203发生转动、通过第二拧杆208使得限位螺母207发生转动,从而使得限位螺母207与连接轴203的螺纹端连接到一起,从而使得限位螺母207抵在另一个一连接筒的侧端,从而实现对连接轴203与第一连接筒201、第二连接筒202的连接,使得第二安装板102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第一安装板101、的第二安装板102的铰接。
[0024]之后,可以通过第三拧杆209,对第一安装板101上的紧固螺栓103进行螺旋调节,从而通过紧固螺栓103实现第一安装板101与包装箱的连接固定;通过第三拧杆209,对第二安装板102上的紧固螺栓103进行拧转调节,从而实现第二安装板102与包装箱的连接的固定,从而将本申请的折叠铰链固定到包装箱上。
[0025]需要实现折叠铰链与包装箱的拆卸时,可以使得第一安装板101上的紧固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耐折叠铰链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101)和通过铰接模块与第一安装板(101)相连接的第二安装板(102),第一安装板(101)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安装板(102)相适配的缺口(104),所述第一安装板(101)和第二安装板(102)上还分别设置有紧固螺栓(103),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模块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01)的底部两侧的第一连接筒(201),第二安装板(102)的顶部设置有与两个第一连接筒(201)相适配的第二连接筒(202),两个第一连接筒(201)与第二连接筒(202)之间穿设有连接轴(203),所述连接轴(203)的一端设置有卡挡块(204),卡挡块(204)上设置有第一拧杆(205),所述连接轴(203)的另一端还设置有连接螺纹(206),连接轴(203)的端部通过连接螺纹(206) 设置有限位螺母(207),所述限位螺母(207)上还设置有第二拧杆(20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耐折叠铰链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02)能够通过缺口(104)与第一安装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全柱吴敏陈斌朱双权尚阿娟刘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永新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