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聚四氟乙烯复合微孔滤膜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905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叠式聚四氟乙烯复合微孔滤膜滤芯,由过滤介质层、内支撑筒和外支撑筒构成,过滤介质层折叠成翅片后围绕在内支撑筒外圆周上,外支撑筒套设在过滤介质层外,过滤介质层由核心过滤层、预过滤层和支撑层叠合构成,预过滤层设置在核心过滤层的上游侧,支撑层设置在核心过滤层的下游侧,核心过滤层由聚四氟乙烯复合膜构成,预过滤层由两层涤纶无纺布构成,支撑层由一层涤纶无纺布和一层聚丙烯网状结构物重叠构成。聚四氟乙烯复合膜作为过滤膜,其上游侧的涤纶无纺布和下游侧的涤纶无纺布及聚丙烯网状结构物保证了滤芯的机械强度,增加了滤芯的容尘纳污量,低克度涤纶无纺布和聚丙烯网状结构物优化了滤芯的流体流道,增加空气通量,流体阻力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技术,尤其涉及在空气中除细菌、除微粒的装置,特别是一种 聚四氟乙烯复合微孔滤膜折叠式滤芯。
技术介绍
制药发酵、生物工程、食品饮料、现代化工、电子工业、环境保护等行业的空气的除 菌过滤、除微粒过滤中大量使用各式过滤装置。早期的空气过滤装置中的过滤介质,多采用 棉花或玻纤棉或活性炭等,这些过滤装置存在过滤精度差、过滤效率低、使用寿命短、初始 阻力高、能耗大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在过滤装置中广泛采用折叠式膜式滤芯,折叠式膜式 滤芯采用的过滤介质主要有聚偏二氟乙烯微孔膜、聚四氟乙烯拉伸膜等高分子材料、以及 表面涂敷憎水剂的超细玻璃纤维等无机材料。上述高分子材料及涂敷憎水剂的超细玻璃纤 维或者存在憎水性弱,或者存在初阻大、压降高,或者存在机械强度差等缺点。本申请人在 ZL03129430. 8号授权专利中提出了一种聚四氟乙烯复合膜,既有强烈的疏水性能,又有较 强机械强度,还具有初阻低、压降低等优点。在现有的滤芯结构中,为了保证滤芯机械强度, 膜两侧即膜过滤的上下游侧各使用一层高克度(一般大于50g/m2)的聚丙烯长纤维无纺布 作为保护层,但是,在折叠过程中高克度聚丙烯长纤维无纺布经常造成聚四氟乙烯复合膜 损伤,并且聚丙烯支撑材料耐温性较差,滤芯耐蒸汽消毒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聚四氟乙烯复合微孔滤膜滤芯,所述的这种折 叠式聚四氟乙烯复合微孔滤膜滤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过滤膜容易损伤、支撑材料耐温性差 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这种折叠式聚四氟乙烯复合微孔滤膜滤芯由过滤介质层、内支撑筒和外 支撑筒构成,所述的过滤介质层折叠成翅片后围绕在所述的内支撑筒的外圆周上,过滤介 质层的折叠线平行于内支撑筒的轴向,所述的外支撑筒套设在过滤介质层围成的圆筒的外 侧,其中,所述的过滤介质层由一个核心过滤层、一个预过滤层和一个支撑层叠合构成,所 述的预过滤层设置在所述的核心过滤层的上游侧,所述的支撑层设置在核心过滤层的下游 侧,核心过滤层由一层聚四氟乙烯复合膜构成,预过滤层由两层涤纶无纺布重叠构成,支撑 层由一层涤纶无纺布和一层聚丙烯网状结构物重叠构成,支撑层中的涤纶无纺布与聚四氟 乙烯复合膜的下游侧膜面相邻,任意相邻的两个翅片均焊接连接,所述的内支撑筒和外支 撑筒的上端焊接有一个上端盖,内支撑筒和外支撑筒的下端焊接有一个下端盖,所述的上 端盖上焊接有一个定位三角翅片,所述的下端盖的下侧焊接有一个接口管件。进一步的,所述的接口管件的外圆周上设置有0型密封圈。进一步的,每平方米面积的所述的涤纶无纺布的质量均为30克。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焊接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或者热熔焊接工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聚四氟乙烯复合膜作为过滤膜,其上游侧的两层涤纶无纺布和下游侧的涤纶无纺布及聚丙烯网状结构物保证了滤芯的机械强度,增加了滤芯的容尘 纳污量,低克度涤纶无纺布和聚丙烯网状结构物优化了滤芯的流体流道,增加空气通量,流 体阻力小。本专利技术和已有技术相对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专利技术在聚四氟乙烯复合膜 的上游侧设置涤纶无纺布、下游侧设置涤纶无纺布和聚丙烯网状结构物,保证了滤芯的机 械强度,增加了滤芯的容尘纳污量,低克度涤纶无纺布和聚丙烯网状结构物优化了滤芯的 流体流道,增加空气通量,流体阻力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折叠式聚四氟乙烯复合微孔滤膜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折叠式聚四氟乙烯复合微孔滤膜滤芯,由过滤介质层、 内支撑筒8和外支撑筒9构成,所述的过滤介质层折叠成翅片后围绕在所述的内支撑筒8 的外圆周上,过滤介质层的折叠线平行于内支撑筒8的轴向,所述的外支撑筒9套设在过滤 介质层围成的圆筒的外侧,其中,所述的过滤介质层由一个核心过滤层5、一个预过滤层和 一个支撑层叠合构成,所述的预过滤层设置在所述的核心过滤层5的上游侧,所述的支撑 层设置在核心过滤层5的下游侧,核心过滤层5由一层聚四氟乙烯复合膜构成,预过滤层由 一层涤纶无纺布3和一层涤纶无纺布4重叠构成,支撑层由一层涤纶无纺布6和一层聚丙 烯网状结构物7重叠构成,支撑层中的涤纶无纺布6与聚四氟乙烯复合膜的下游侧膜面相 邻,任意相邻的两个翅片均焊接连接,所述的内支撑筒8和外支撑筒9的上端焊接有一个上 端盖2,内支撑筒8和外支撑筒9的下端焊接有一个下端盖10,所述的上端盖2上焊接有一 个定位三角翅片1,所述的下端盖10的下侧焊接有一个接口管件11。进一步的,所述的接口管件11的外圆周上设置有0型密封圈。进一步的,每平方米面积的涤纶无纺布3、涤纶无纺布4或者涤纶无纺布6的质量 均为30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聚四氟乙烯复合膜作为过滤膜,其上游侧的涤纶无纺布 3、涤纶无纺布4和下游侧的涤纶无纺布6及聚丙烯网状结构物7保证了滤芯的机械强度, 增加了滤芯的容尘纳污量,低克度涤纶无纺布和聚丙烯网状结构物7优化了滤芯的流体流 道,增加空气通量,流体阻力小。权利要求一种折叠式聚四氟乙烯复合微孔滤膜滤芯,由过滤介质层、内支撑筒和外支撑筒构成,所述的过滤介质层折叠成翅片后围绕在所述的内支撑筒的外圆周上,过滤介质层的折叠线平行于内支撑筒的轴向,所述的外支撑筒套设在过滤介质层围成的圆筒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介质层由一个核心过滤层、一个预过滤层和一个支撑层叠合构成,所述的预过滤层设置在所述的核心过滤层的上游侧,所述的支撑层设置在核心过滤层的下游侧,核心过滤层由一层聚四氟乙烯复合膜构成,预过滤层由两层涤纶无纺布重叠构成,支撑层由一层涤纶无纺布和一层聚丙烯网状结构物重叠构成,支撑层中的涤纶无纺布与聚四氟乙烯复合膜的下游侧膜面相邻,任意相邻的两个翅片均焊接连接,所述的内支撑筒和外支撑筒的上端焊接有一个上端盖,内支撑筒和外支撑筒的下端焊接有一个下端盖,所述的上端盖上焊接有一个定位三角翅片,所述的下端盖的下侧焊接有一个接口管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聚四氟乙烯复合微孔滤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 口管件的外圆周上设置有0型密封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聚四氟乙烯复合微孔滤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每平方米 面积的所述的涤纶无纺布的质量均为30克。全文摘要一种折叠式聚四氟乙烯复合微孔滤膜滤芯,由过滤介质层、内支撑筒和外支撑筒构成,过滤介质层折叠成翅片后围绕在内支撑筒外圆周上,外支撑筒套设在过滤介质层外,过滤介质层由核心过滤层、预过滤层和支撑层叠合构成,预过滤层设置在核心过滤层的上游侧,支撑层设置在核心过滤层的下游侧,核心过滤层由聚四氟乙烯复合膜构成,预过滤层由两层涤纶无纺布构成,支撑层由一层涤纶无纺布和一层聚丙烯网状结构物重叠构成。聚四氟乙烯复合膜作为过滤膜,其上游侧的涤纶无纺布和下游侧的涤纶无纺布及聚丙烯网状结构物保证了滤芯的机械强度,增加了滤芯的容尘纳污量,低克度涤纶无纺布和聚丙烯网状结构物优化了滤芯的流体流道,增加空气通量,流体阻力小。文档编号B01D69/10GK101961607SQ20091005524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张曰霞, 邱涛 申请人:上海过滤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聚四氟乙烯复合微孔滤膜滤芯,由过滤介质层、内支撑筒和外支撑筒构成,所述的过滤介质层折叠成翅片后围绕在所述的内支撑筒的外圆周上,过滤介质层的折叠线平行于内支撑筒的轴向,所述的外支撑筒套设在过滤介质层围成的圆筒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介质层由一个核心过滤层、一个预过滤层和一个支撑层叠合构成,所述的预过滤层设置在所述的核心过滤层的上游侧,所述的支撑层设置在核心过滤层的下游侧,核心过滤层由一层聚四氟乙烯复合膜构成,预过滤层由两层涤纶无纺布重叠构成,支撑层由一层涤纶无纺布和一层聚丙烯网状结构物重叠构成,支撑层中的涤纶无纺布与聚四氟乙烯复合膜的下游侧膜面相邻,任意相邻的两个翅片均焊接连接,所述的内支撑筒和外支撑筒的上端焊接有一个上端盖,内支撑筒和外支撑筒的下端焊接有一个下端盖,所述的上端盖上焊接有一个定位三角翅片,所述的下端盖的下侧焊接有一个接口管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曰霞邱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过滤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