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860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系统,通过发动机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结合使用可以实现独立换挡,且确保换挡过程中动力不中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动力通过变速箱传递到后桥,驱动能力强;通过发动机与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在换挡过程中实现动力互补,对换挡时间要求低,换挡可靠性高且换挡平顺性好;提供至少8种工作模式以适用于更多的运营路况,在起步、爬坡、急加速等工况下效率更高,动力性更强,在高速巡航工况下更节油。在高速巡航工况下更节油。在高速巡航工况下更节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动力车辆的
,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商用车混合动力系统多为P2和P3构型,DHT构型方案已经在乘用车成熟使用,但在商用车还未有过尝试。P2构型的混合动力系统中发动机和电机共同经过变速箱输出,换挡过程中需要同步协调发动机、发电机调速,换挡过程复杂,平顺性和可靠性较差。P3构型的混合动力系统中电机在变速箱之后,直接驱动后桥,由于电机动力不经过变速箱,其输出能力有限,纯电驱动能力弱,尤其是在起步时输出扭矩小,对驾驶感受影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
[000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合动力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005]发动机(1),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通过离合器(2)连接第一电机(3);
[0006]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输入轴(Si1);
[0007]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连接第二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发动机(1),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通过离合器(2)连接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输入轴(Si1);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连接第二输入轴(Si2);第一输入轴(Si1),所述第一输入轴(Si1)通过第一电机输入齿轮副(4)连接第一中间轴(S1);第二输入轴(Si2),所述第二输入轴(Si2)通过第二电机输入齿轮副连接动力输出轴(So);第一中间轴(S1),所述第一中间轴(S1)通过第一、第二、第三齿轮副连接第二中间轴(S2);第二中间轴(S2),所述第二中间轴(S2)通过第四齿轮副(11)连接第三中间轴(S3);第三中间轴(S3),所述第三中间轴(S3)通过第五齿轮副(13)连接动力输出轴(So);所述第一输入轴(Si1),第二中间轴(S2)及动力输出轴(So)同轴布置;第一换挡装置(6),所述第一换挡装置(6)固定于第二中间轴(S2)上且位于第一输入轴(Si1)与第一齿轮副(7)之间以选择性地将第二中间轴(S2)与第一输入轴(Si1)或第一齿轮副(7)接合;第二换挡装置(9),所述第二换挡装置(9)固定于第二中间轴(S2)上且位于第二齿轮副(8)与第三齿轮副(10)之间以选择性地与两侧齿轮接合或位于中位;第三换挡装置(12),所述第三换挡装置(12)固定于动力输出轴(So)上且位于第二中间轴(S2)与第五齿轮副(13)之间以选择性地将动力输出轴(So)与第二中间轴(S2)或第五齿轮副(13)接合;第四换挡装置(15),所述第四换挡装置(15)固定于动力输出轴(So)上且位于第二电机输入齿轮副之间以选择性地与两侧齿轮接合或位于中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输入齿轮副(4)包括对应啮合的第一电机输入主动齿轮(41)和第一电机输入从动齿轮(42),所述第一电机输入主动齿轮(41)固定设置于第一输入轴(Si1)上,所述第一电机输入从动齿轮(42)固定设置于第一中间轴(S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Si1)靠近第二中间轴(S2)的端部还固定设置有直接挡输出齿轮(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庆军许人义陆中华王琳唐凤坤徐啸天
申请(专利权)人:凯博易控车辆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