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间隙气门缓压挺柱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858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间隙气门缓压挺柱机构。它解决了现有挺柱机构设计不合理的技术问题。本无间隙气门缓压挺柱机构,包括气门和凸轮轴,所述无间隙气门缓压挺柱机构还包括:挺柱壳体,设置在所述气门与凸轮轴之间,所述挺柱壳体包括与凸轮轴接触相接的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进油室,轴向穿设在所述进油室远离凸轮轴的一端且与气门连接的大柱塞;内挺柱,设置在所述进油室中且一端穿设在大柱塞内腔。本无间隙气门缓压挺柱机构使气门与挺柱外壳之间保持无间隙连接并且实现无缝切换,整体气门封闭可靠,响应性快且无碰撞受损,同时进一步提升导向作用,增加大柱塞移动稳定性,而且避免大柱塞导向倾斜问题。且避免大柱塞导向倾斜问题。且避免大柱塞导向倾斜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间隙气门缓压挺柱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气门
,涉及一种无间隙气门缓压挺柱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气门的作用是专门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空气并排出燃烧后的废气。目前气门一般通过凸轮轴或者凸轮轴配合的驱动机构驱动,当气门与驱动机构之间采用无间隙接触时,响应性快但是热车金属件膨胀后导致气门封闭不严;当气门与驱动机构存有间隙时,冷车启动时会导致凸轮轴驱动响应性差且部件产生撞击造成异响及磨损。
[0003]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消除气门间隙的新型气门挺柱机构[201410328413.2],包括挺柱壳体、活塞、活塞弹簧、活塞杆、气门弹簧及气门体,气门体设置在挺柱壳体正下方,活塞设置在活塞杆底端,并位于挺柱壳体的内腔中,活塞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活塞下表面上,另一端固定在挺柱壳体内腔底表面上,挺柱壳体的内部靠近底部设有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由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工作状态控制其通断电,挺柱壳体的内腔中还装有磁流变液。该结构实现了机构的柔刚性切换,通过机构的刚性实现了配气定时控制,通过机构的柔性消除了气门间隙,减小了对气门顶部的冲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间隙气门缓压挺柱机构,包括气门和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间隙气门缓压挺柱机构还包括:挺柱壳体,设置在所述气门与凸轮轴之间,所述挺柱壳体包括与凸轮轴接触相接的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进油室,轴向穿设在所述进油室远离凸轮轴的一端且与气门连接的大柱塞;内挺柱,设置在所述进油室中且一端穿设在大柱塞内腔,所述内挺柱截面呈H形且内挺柱两端分别设有连通进油室的进油腔以及连通大柱塞内腔的柱塞腔,所述进油腔与柱塞腔之间设有连接孔,所述内挺柱外壁与大柱塞内壁之间设有回油间隙;所述内挺柱位于柱塞腔的一端嵌装有抵接在内挺柱与大柱塞之间的弹簧,所述柱塞腔中设有能够封闭连接孔的单向滚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间隙气门缓压挺柱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南火魏万明陈斌姜金万袁书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维大通精锻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