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洗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822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沉式洗车设备,包括洗车槽、防护结构、多组喷头组件和供水系统;所述洗车槽为下沉式混凝土结构,其底部下凹并蓄水;所述洗车槽的前端设有排水沟,洗车槽的后端为车辆进口;所述防护结构有两组,分设于洗车槽的两侧;所述喷头组件沿护栏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喷头组件的进水口与供水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洗车槽设计为下沉式结构,其底板为下凹的弧形板,这种设计可在洗车槽内预留部分水,用于浸润车轮,能使车轮上的污泥块快速脱落,并在喷头的冲洗下冲洗干净,这一设计减少了车轮冲洗的时间,节约了用水,保证了进出车辆干净整洁出场。保证了进出车辆干净整洁出场。保证了进出车辆干净整洁出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沉式洗车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洗车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下沉式洗车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如今,绿色建造、文明施工、扬尘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建筑施工现场,多种工程车辆进出,特别是在土方开挖阶段,大量土方车出入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了改善施工环境,通常在工地大门处设置简易的洗车槽,工作人员手持高压水枪对进出的工程车进行冲洗。但现有洗车槽底部为平整结构,其上设槽,两侧设有排水沟,洗车后的污水从槽内流至两侧的排水沟内。但是,这种方式难以保证车辆全方位冲洗干净,尤其是土方车等工程车车轮污泥块多,短时间难以达到较好的冲洗效果;人工冲洗缓慢,难以满足现场施工进度要求,容易造成道路堵塞。目前,市场上有成品钢质全自动洗车机,但价格昂贵,用水量大,土方车上下钢制洗车台碰撞噪音大,且土方开挖与土方回填阶段车轮上的大块泥巴难以冲洗干净。
[000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高效、性价高的下沉式洗车设备。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沉式洗车设备,包括洗车槽、防护结构、多组喷头组件和供水系统;所述洗车槽为下沉式混凝土结构,其底部下凹并蓄水;所述洗车槽的前端设有排水沟,洗车槽的后端为车辆进口;所述防护结构有两组,分设于洗车槽的两侧;所述喷头组件沿护栏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喷头组件的进水口与供水系统相连。
[0006]按上述方案,所述洗车槽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底板为向下凹的弧形板,两个侧板分设于底板两侧,且分别与底板相连;所述排水沟设于底板的前端,底板前端高于排水沟。
[0007]按上述方案,所述排水沟设于洗车槽前端,排水沟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多个过水孔。
[0008]按上述方案,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增压泵、施工用水主管和分水管,所述增压泵的入口与施工用水主管相连,二者之间配置有电磁阀;所述增压泵的出口与分水管的入口连通;所述分水管有两根,分设于洗车槽的两个侧板上,所述分水管的长度方向与侧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喷头组件间隔安装在分水管上,分水管为各喷头组件供水。
[0009]按上述方案,每组喷头组件包括直喷头和旋转喷头,直喷头和旋转喷头在分水管上交替间隔安装。
[0010]按上述方案,所述分水管为PPR管。
[0011]按上述方案,所述防护结构包括若干防护立柱和防护栏杆,若干防护立柱沿洗车槽的侧板间隔布置,防护立柱的底部与洗车槽侧板相连;所述防护栏杆水平布置且依次连
接各立柱。
[0012]按上述方案,所述防护栏杆有两根,上下平行布置。
[0013]按上述方案,一侧防护结构上安装有光电开关传感器,光电开关传感器位于洗车槽侧板的中部位置,用于感应进入洗车槽的车辆;光电开关传感器与控制箱相连,控制箱分别与电磁阀和增压泵相连。
[0014]按上述方案,所述洗车槽1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水孔。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技术中的洗车槽设计为下沉式结构,其底板为下凹的弧形板,这种设计可在洗车槽内预留部分水,用于浸润车轮,能使车轮上的污泥块快速脱落,并在喷头的冲洗下冲洗干净,这一设计减少了车轮冲洗的时间,节约了用水,保证了进出车辆干净整洁出场;
[0017]2、本技术中采用直喷头和旋转喷头,可对车身进行全方位冲洗;
[0018]3、本技术与现有的人工手持喷枪冲洗相比,人工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设备配置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剖面图(盖板未示出)。
[0021]其中:1、洗车槽;1.1、底板;1.2、侧板;2、防护立柱;3、防护栏杆;4、分水管;5、光电开关传感器;6、控制箱;7、电磁阀;8、增压泵;9、旋转喷头;10、直喷头;11、施工用水主管;12、排水沟;13、盖板;14、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下沉式洗车设备,包括洗车槽1、防护结构、多组喷头组件和供水系统;所述洗车槽1为下沉式混凝土结构,其底部下凹并蓄水,水位为0.4~0.8m;所述洗车槽1的前端设有排水沟12,洗车槽1的后端为车辆进口;所述防护结构有两组,分设于洗车槽1的两侧;所述喷头组件沿防护结构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喷头组件的进水口与供水系统相连。
[0024]优选地,所述洗车槽1包括底板1.1和两个侧板1.2,所述底板1.1为向下凹的弧形板,两个侧板1.2分设于底板1.1两侧,且分别与底板1.1相连;所述排水沟12设于底板1.1的前端,底板1.1前端高于排水沟12。
[0025]优选地,所述洗车槽1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水孔14,具体地,出水孔14设于洗车槽1的侧板上;当洗车槽1水位过高或槽底泥浆沉淀过多时,通过洗车槽1侧面出水孔14进行抽排水至附近集水坑并清理槽底。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洗车槽1为下沉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槽底低于地面;洗车槽1经久耐用,进出无噪音,坑底蓄水,保持水位在半个车轮高度以上,用于浸泡冲洗车辆底部及轮胎上的污泥块。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沟12设于洗车槽1前端,排水沟12的截面尺寸为300
×
300mm;所述排水沟12的顶部设有盖板13,盖板13上开设有多个过水孔;车辆在开出洗车槽1时,将洗车槽1内的水带出,经盖板13上的过水孔流入排水沟12。
[0028]优选地,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增压泵8、施工用水主管11和分水管4,所述增压泵8的入口与施工用水主管11相连,二者之间配置有电磁阀7;所述增压泵8的出口与分水管4的入口连通,所述分水管4有两根,分设于洗车槽1的两个侧板1.2上,且分水管4的长度方向与侧板1.2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喷头组件间隔安装在分水管4上,分水管4为各喷头组件供水。本技术中,电磁阀7、增压泵8和喷头均为成熟设备。
[0029]优选地,每组喷头组件包括直喷头10和旋转喷头9,旋转喷头9的水流喷射口可360
°
自动旋转;直喷头10和旋转喷头9在分水管4上交替间隔安装。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水管4为PPR管,材料坚固,耐高压能力强;喷头在分水管4上的安装间距为500mm。所述旋转喷头9和直喷头10可对车身上中下进行全面冲洗,覆盖面广,保证冲洗效果。
[0031]优选地,所述防护结构包括若干防护立柱2和防护栏杆3,若干防护立柱2沿洗车槽1的侧板1.2间隔布置,防护立柱2的底部与洗车槽1侧板1.2相连;所述防护栏杆3水平布置且依次连接各立柱。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栏杆3有两根,上下平行布置;所述防护栏杆3高度为1500mm。防护立柱22的间距为1500mm,用于临边防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沉式洗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洗车槽、防护结构、多组喷头组件和供水系统;所述洗车槽为下沉式混凝土结构,其底部下凹并蓄水;所述洗车槽的前端设有排水沟,洗车槽的后端为车辆进口;所述防护结构有两组,分设于洗车槽的两侧;所述喷头组件沿护栏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喷头组件的进水口与供水系统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洗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车槽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底板为向下凹的弧形板,两个侧板分设于底板两侧,且分别与底板相连;所述排水沟设于底板的前端,底板前端高于排水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沉式洗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设于洗车槽前端,排水沟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多个过水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沉式洗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增压泵、施工用水主管和分水管,所述增压泵的入口与施工用水主管相连,二者之间配置有电磁阀;所述增压泵的出口与分水管的入口连通;所述分水管有两根,分设于洗车槽的两个侧板上,所述分水管的长度方向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志周佑祥桂运全李江波王欢蓝元海蒋艺成肖宇彭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