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821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包括内桩和外套板。有益效果:吊装内桩打入到外套板之间,内桩在穿过斜口时逐渐给挤压板施压,给挤压板及外套板向外的压力,致使塑料连杆断裂,内桩不断挤压挤压板,推动外套板挤压桩孔内壁的土壤,使凸点压入到桩孔内壁土壤中,并使外套板紧密的贴合桩孔内壁土壤,此时,内桩与挤压板紧密贴合,外套板与桩孔内壁土壤紧密贴合,不留缝隙,进而减少了晃动的产生,通过挤压板与内桩之间的摩擦力和外套板与桩孔内壁土壤之间的摩擦力提供额外的摩擦阻力,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本装置无需在内桩表面开孔,避免了开孔对内桩承载力的影响,方便了内桩的生产制造。生产制造。生产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础桩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桩基础是通过承台把若干根桩的顶部联结成整体,共同承受动静荷载的一种深基础,而桩是设置于土中的竖直或倾斜的基础构件,其作用在于穿越软弱的高压缩性土层或水,将桩所承受的荷载传递到更硬、更密实或压缩性较小的地基持力层上,我们通常将桩基础中的桩称为基桩。
[0003]经过检索后发现,公开号为CN215669639U,名称为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该申请提出了现有的基础桩在进行施工时,基础桩与周围土层之间会存有空隙,容易导致基础桩发生晃动,可能会造成基础桩整体发生偏移的问题,通过设置的导向杆,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使得导向块运动时,能够带动下连接杆运动,从而使得限位插杆插入至土地中,这样能够对基础桩外壳进行固定,从而减少基础桩外壳与周围土层之间存有空隙的情况发生,进而可减少基础桩外壳发生晃动的情况,但是,该申请中的基础桩外壳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与桩孔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其缝隙依然存在,只不过通过个数有限的限位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桩(1)和外套板(2),所述外套板(2)之间通过塑料连杆(5)固定连接,且外套板(2)外壁开设有凸点(4),并且外套板(2)等角度分布在内桩(1)的外侧,所述外套板(2)内壁一体式连接有挤压板(3),且挤压板(3)顶口开设有斜口(7),并且斜口(7)顶面内径大于内桩(1)外径,且斜口(7)底面内径小于内桩(1)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口(7)经过抛光处理,且斜口(7)角度不大于3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3)内侧表面经过拉毛处理,且挤压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曹端全符恩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欣峰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