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工程建筑地基强夯施工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强夯机是一种在建筑工程中对松土进行压实处理的机器,它的种类繁多,各种样式的强夯机都是通过强夯座对松土进行撞击压实的方式完成压实处理的。
2、强夯法即强力夯实法,又称动力固结法。对土进行强力夯实,迅速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及压缩模量,形成比较均匀的、密实的地基,在地基一定深度内改变了地基土的孔隙分布;强夯法施工已广泛运用到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核电站、大工业区、港口填海等基础加固工程。优点工期短、效果好、造价低。
3、现有的工程建筑地基施工采用的强夯方式在使用时多为单点施工,而建筑地基施工时场地较大,导致强夯设备的工作效率不佳,且在进行地基强夯作业时,单次强夯间隔时间较长,导致强夯设备的连续作业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工程建筑地基强夯施工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工程建筑地基施工采用的强夯方式在使用时多为单点施工,而建筑地基施工时场地较大,导致强夯设备的工作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建筑地基强夯施工装置,包括设备框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框座(5)的底部设有四个强夯座(1),且设备框座(5)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基座(3),所述设备框座(5)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支架(2),且两个固定支架(2)的内部与设备框座(5)的外部设置有扬尘处理模块(4),所述设备框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基座(9),安装基座(9)的顶部设置有连续施工模块(8),且连续施工模块(8)包括安装立柱(810),安装立柱(810)固定连接于安装基座(9)的顶部,所述安装立柱(8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顶座(802),且安装顶座(802)的顶部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建筑地基强夯施工装置,包括设备框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框座(5)的底部设有四个强夯座(1),且设备框座(5)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基座(3),所述设备框座(5)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支架(2),且两个固定支架(2)的内部与设备框座(5)的外部设置有扬尘处理模块(4),所述设备框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基座(9),安装基座(9)的顶部设置有连续施工模块(8),且连续施工模块(8)包括安装立柱(810),安装立柱(810)固定连接于安装基座(9)的顶部,所述安装立柱(8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顶座(802),且安装顶座(80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框架(10),固定框架(10)上设置有照明模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筑地基强夯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立柱(810)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件(811),固定件(8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12),驱动电机(81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齿轮(813),且安装基座(9)的顶部设有齿轮环(814),安装立柱(810)位于齿轮环(814)的内部,驱动齿轮(813)与齿轮环(814)相啮合,齿轮环(8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架(809),环形架(809)上设有两个抬升轮(8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建筑地基强夯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顶座(802)的外壁开设有四个安装口,四个安装口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框架(807),四个引导框架(807)的内壁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件(806),且四个限位板件(806)的底端分别与四个引导框架(807)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四个限位板件(806)的外壁均活动连接有升降臂(801),四个升降臂(801)的外壁分别与四个引导框架(807)的内壁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程建筑地基强夯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升降臂(80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筋(803),四个连接筋(80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强夯锤(804),设备框座(5)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强夯口,四个强夯锤(804)分别位于四个强夯口的内部,且四个升降臂(801)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导架(805),两个抬升轮(808)的外壁与其中两个弧形导架(805)的内壁相接触,设备框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框架(6),四个限位框架(6)分别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端全,金爱萍,曹远泽,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欣峰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